龍興會
摘要:我校第十個教研活動月徐徐拉開了大幕,本次活動月的主題是"立足實踐,優(yōu)質(zhì)高效",教科處主任在活動月啟動儀式上作了重要講話,并談到一堂好課的標準:有效、開心、自主,對此我非常贊同!于是我思考著,什么樣的課才能具備這三個特點。本文探討了學案教學法的特點以及建設有效課堂的積極作用,學案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嘗試。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案教學;有效課;嘗試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046-01
《課程.教材.教法》有一篇文章指出,如果語文課不改變"講課文"為主的語文課程形態(tài),那么可以預言,再過30年我們的學生的語言能力還可能過不了關。因此,我深感隨著課改的深入,傳統(tǒng)的講授教學模式已不能完全符合新時代育人的要求,我們需要改革和創(chuàng)新。就教師個體而言,自己創(chuàng)新一種教學模式,能力有限,在課改的浪潮中選擇一種現(xiàn)行有效的教學模式學習,并根據(jù)學校情況和自身教學特點改進,不失為一種良好方法。我選擇了學案教學法。下面筆者談一談學案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嘗試情況。
1.根據(jù)學校學生特點,選擇學案教學法教學語文
例如我校是一所市級重點中學,初中學生實行劃片招生后,學生水平素質(zhì)參差不齊,但學校不能分快慢班,讓每一個孩子都在課堂上有收獲,讓每一節(jié)課都有效,孩子們能開心地學習,我覺得學案教學法會有此效果。
2.學案學法定義及特點
"學案教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為主體,教師的指導或輔導為主導,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它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提高學生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tǒng)一,發(fā)揮最大效益。
3.學案教學法的重要作用
在教學中,我深感的確會達到有效、開心、自主的效果。為什么呢?因為有效率的課就是好課,能讓學生獲得高分的課就是有效課,既不能擠占學生課余時間,又要使學生學習有效。要有效,要改變自己滿堂灌的教學行為。學案教學法使課堂有效。
3.1傳統(tǒng)講授式低效的。如下圖可知。
學案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參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享受同伴的幫助、探究的樂趣。學案教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再被動地接受,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形成獨特的體會。古人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便是這個道理。
3.2學案教學法課堂實施過程為:發(fā)放學案-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其模式為:"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精講精練"。學案學習目標明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體現(xiàn)了啟發(fā)式,討論式,探究式特點,學生學習的熱情高;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角色可以是教師,演員,辯論家……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4.學案教學法的具體操作方法
4.1學案的生成。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知識,自學能力水平和教學、考試的要求,編制出指導學生每一課時助學方案,稱之為"學案"。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①系統(tǒng)化原則。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xiàn)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知識能條理化、系統(tǒng)化和整體化,盡量一課時一個學案,以便控制學習總量,使學生明確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②啟發(fā)性原則。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有的應作適當?shù)奶崾?,知識的鏈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③層次性原則。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jù)不同學生層次,設計有梯度的題,讓人人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另外,學案可以在學生課前完成,教師評改后針對性講解,也可以放在課堂上完成,檢測課前預習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完全看學案的設計與安排。
4.2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一切學習環(huán)節(jié)的關鍵。學案教學法體現(xiàn)了教學的核心是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關鍵,而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離不開老師的指導。根據(jù)不同的知識內(nèi)容,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法,并反復練習。
如七年級上冊我就開始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4.2.1基本預習法:讀——標——查——疑。(1)讀:自選方式粗讀,整體感知課文;(2)標:圈點勾畫,批注法;(3)查:查工具書,解決生字詞,查與課文有關的內(nèi)容,如作者、作品、寫作背景等。(4)疑:學會提出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確定討論重點。
4.2.2深入預習法:(1)總攬全局:讀單元提示,閱讀提示;(2)運用步驟:分析標題——辨別體裁——熟悉作者背景——研讀課文——資料助讀——思考。
4.2.3練習。反復研讀課文,要求學生將生動句段反復閱讀,可以在旁邊闡明,作注,起疑;資料助讀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讀,了解寫作背景,中心,結構,藝術特點,語言風格等。
4.3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將學案中學生自主不能完成的題在本組內(nèi)交流。有時教師將學案中學習任務平均分到小組內(nèi),一般情況下每組只完成其中一項即可,用書面答題的方式完成,小組記分競爭。好處是學生課堂有學習目標,有學習動力,有學習樂趣,而當堂檢測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不認真的學生,督促學生的自學,由于學生基礎差,只有通過多寫,多練,才能有收獲。
4.4展示課的生成。展示課上,學生的潛能可以充分得以展現(xiàn)。這可以將一節(jié)課達到質(zhì)的飛躍。在這堂課上,學生展示交流學習成果,老師就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點撥。這個課型的好處就是能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外在訓練的就是聽說的能力。有時根據(jù)文本特點,展示課還可以是作業(yè)的反饋展示。老師真正是一個指導者,引領者,是一個興趣的激發(fā)者。
4.4.1教師作為展示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點撥者,應做到對展示有整體性的設計。如每節(jié)展示課由(老師激趣導入——學生展示,師生評價補充——師總結延伸)組成。
4.4.2學生展示時也要注意連貫性和互動性。如:(1)組內(nèi):有導入,有過渡,有小結;(2)組間:有點評,有補充,有過渡;(3)班內(nèi):師及時點評,點撥,總結。
4.4.3落實語文能力訓練,感受濃濃的語文味。
綜上,學案教學能把教師的教案,學生的預習、練習、筆記、評價等通過一種載體進行優(yōu)化組合。通過自主、合作、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獲得了知識,享受了成功,感受了快樂,學案教學法能使學生從繁多的教輔資料中解放出來,使教師從辛苦繁瑣的講解中解脫出來,獲得教育學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