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 要:在美術鑒賞課中開展“五感教學法”實踐,是小學階段特殊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素質教育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的要求,也是小學階段學生客體的學習要求。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上,我們通過發(fā)揮眼的洞察發(fā)現(xiàn),耳的諦聽接受,口的表述獲得,手的實踐創(chuàng)造以及心的體悟升華實現(xiàn)了對“五感教學法”的完美實踐,其取得的實踐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關鍵詞:“五感教學法”;小學美術;美術鑒賞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81-1
本著全面發(fā)展的考慮,我們在小學美術鑒賞課堂中引入了“五感教學法”。
“五感教學法”是指從“眼、耳、手、口、心”五個方面入手,對所學的學科內容進行感知,以獲得有效學習效果的過程。這種教學法更多地強調基于多樣感官去“感受”和“享受”,適應了小學階段特殊的教學環(huán)境要求。
一、在眼的洞察中發(fā)現(xiàn)美
為了讓學生欣賞美術作品中形式構成的基本要素,點、線、面、構圖、色彩、明暗、肌理、體積。通過這些基本要素來發(fā)現(xiàn)這兩幅畫中的美。我展示了兩幅作品——《下樓梯的女人》、《調整舞鞋的舞者》,讓學生以眼之所見的第一印象挑出喜歡的一幅。學生初看《下樓梯的女人》,線條凌亂,幾何塊面破碎,顏色鮮艷,毫無具體形象,但部分學生被其神秘的畫面,艷麗的顏色所吸引。而《調整舞鞋的舞者》三角形穩(wěn)定構圖、逼真細致的描繪和對動作的透徹表達,使它收到學生的喜愛??梢园l(fā)現(xiàn),學生對于畫的第一印象,大多停留在像或不像上評判,但也有少部分學生開始更重視顏色、氣質、構圖上來認識畫。
二、在耳的諦聽中接受美
美術鑒賞是一個復合型的過程,多數(shù)時候我們需要了解美術品背后的故事,這對幫助我們理解美術品的內涵和表現(xiàn)意義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性知識儲備意義。因此在美術品的鑒賞中要重視教師的講解作用。
老師的講解必不可少,新課標要求把課堂多交給學生,所以我們的目的是在引導過程中配合學生的觀察回答,讓他們多方面的去聽,接受其中的部分,促進自我鑒賞。例如小學生對于《下樓梯的女人》會產(chǎn)生很多疑問——畫面中畫的是什么?怎樣的畫家才能畫出這樣的作品?畫家生活在什么年代等等。我們首先通過觀察照片來了解作者,讓學生通過觀察作者的照片用一個詞來形容他。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的眼神,非常冷酷;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第三張照片的動作,非常有個性;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會下國際象棋,應該非常有智慧;也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的發(fā)型很時尚。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察角度,讓更多的學生去傾聽其他同學的答案,結合自己的觀察,更準確地來認識杜尚。
三、在口的表達中獲得美
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鑒賞中所見,用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口述能夠把我們思想深處的發(fā)現(xiàn)清晰的復述出來,這對加深我們的畫面理解是很有益處的。例如《調整舞鞋的舞者》,潔白的紗裙,美麗的容貌,配上修長的體型和聚精會神地系鞋帶的動作,還有遠處可見的舞者之態(tài),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位舞者起舞之美……這些都是在第一次畫面觀察中學生所要復述的內容,這種表述對學生們進一步深入的鑒賞具有重要意義。
美術的鑒賞是一個漸深的過程,口中所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鑒賞程度的高低。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畫作的背景,要向學生介紹畫作產(chǎn)生以來名家所評,以此啟迪學生們的鑒賞。例如,莫奈的《日出·印象》、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等印象畫派畫作追求光色效果,主張捕捉外界的瞬間印象,如同你看電影時看見美的畫面按下了暫停鍵一般。其構思、布局和技法運用之嫻熟都到了很高的地步,屬于印象派中的精品。
四、在手的實踐中創(chuàng)造美
再好的美不是用語言去形容,而是讓觀者身臨其境去感悟,對于未來主義和印象派的不同繪畫特點,我特意在課上設計了一個情景劇,用學生的肢體去表達。請一位同學上臺表演: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你走在大街上,遠遠的看見你的老朋友莫奈,你抬起手向他揮舞打招呼。莫奈看見了你,忽然說了句“Stop”,你愣在了那里,莫奈看見你的手,舉在空中的一瞬間非常的美,陽光揮灑在你的手臂上,讓他陶醉,莫奈決定給你的手畫一幅畫,畫中,你的手很優(yōu)雅的停在空中,非常美。畫完了,莫奈走了,你向他揮手說ByeBye,因為太激動,你的手揮得很快,再快點,手產(chǎn)生很多虛影,這時杜尚看見了,他被你揮舞的手臂所傾倒,把你晃手的動作過程畫了下來,你的手,包括虛影,從左到右一整個連續(xù)動作,仿佛畫中的手也在搖晃。杜尚對印象派說NO,把畫從靜變成了動。這就是印象派和未來主義的區(qū)別。通過情景劇,學生們非常直觀的了解了兩個畫派的不同,也很深刻的認識未來主義對于運動的表現(xiàn)方式,所以,在學習新內容的過程中,每學習一個知識點之前,我都事先組織學生親身參與體會,并進行適當?shù)囊龑?,使學生了解有關知識,自然而然的對知識點產(chǎn)生興趣,學生發(fā)現(xiàn)的內容和規(guī)律有時候可能相對較淺,或是難以用語言表達和總結,但傳遞出的是他們參與的熱情與從未有過的喜悅,因此,通過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是啟發(fā)學生思考,提升學生觀察力和審美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在“五感”的綜合運用中,我們實現(xiàn)了小學生美術鑒賞的多角度、多維度開展,在滿足了學生多樣化需求的同時,照顧了鑒賞的全面性和整體性,在程度性意識把握中,培養(yǎng)了學生全維度問題、事物的觀察、理解和領悟感受能力,這對小學生未來繼續(xù)學習,提升審美能力和情商都是非常有利的。
[參考文獻]
[1]孫廣言.如何上好小學美術鑒賞課[J].教育(文摘版),2016(01).
[2]馬麗.如何上好小學美術課,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J].教育科學,2016(02).
[3]張炎夏.讓審美之味充盈小學美術鑒賞課堂[J].內蒙古教育,2015(12).
[4]張曦.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美術鑒賞課高效模式初探[J].教育現(xiàn)代化,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