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增菊
摘要:伴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不僅對人類的生產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是對人類的溝通交流方式以及思維方式都產生一定的影響。中學語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最基礎的學科不僅培養(yǎng)著人們的交流溝通的能力,在傳承人類的文明上也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基于信息技術的背景條件下,如何更好的開展中學語文的教學工作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學語文;教學工作;現(xiàn)狀分析;解決措施
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可以將語言以及文字、圖像等進行有效的結合。通過技術支撐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這種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能通過一定的互動,開拓學生的視野,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1]。本文主要對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我國中學語文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進而更好的促進我國中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
一、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我國中學語文的教學現(xiàn)狀
不可否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改進了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我國的中學語文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我們在認識到其帶來效果的同時,還要關注到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師多媒體的應用能力不高使得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沒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等。下文主要就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我國中學語文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
1.多媒體技術應用不嫻熟影響課堂效果
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接受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很多教師在信息技術這一方面缺乏一定的認識,再加上思想上的抵觸使得他們很難有效地使用多媒體進行中學語文的教學。即使有些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往往也會因為電腦的卡機以及畫面的突然放不出來而不知所措。一旦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課堂教學就必須終止,修理也不是一時的工夫,這樣就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進程,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得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
2.過分使用多媒體教學疏遠了師生之間的關系
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但是卻在某種程度上疏遠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過分關注如何進行操作,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學生信息的反饋沒有傾注太多的心思。對于學生而言,更多的也是對畫面的關注,甚至將教師看成是多媒體的操作者,沒有與教師進行一定的思想交流。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是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的。
3.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積極地應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感官刺激,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但是在對信息技術進行應用時也要把握一定的度。不可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如果教師一味地追求教學中的音效就很容易讓學生忽略對內容的關注。比如,教師在講述《岳陽樓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適當播放一些岳陽樓的畫面甚至可以在播放畫面的時候,適當地播放一些舒緩的背景音樂。但是這些音樂與畫面不可以太過冗雜,否則會嚴重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提升中學語文教學實踐工作的有效途徑
1.強化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的過程中,因為教師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不強,直接影響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想要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加大對教師的培訓,通過一定程度的培訓,讓教師能夠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對Flash、PowerPoint等的應用。另外,還要培養(yǎng)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技能,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熟練的使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進而保障教學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
2.轉變教學觀念,實現(xiàn)對教師角色的轉換
伴隨著信息技術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中學語文教師的角色的轉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缺乏教師的角色轉換,就無法實現(xiàn)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當今的社會是信息化的學習型的社會,語文學科作為各門學科的基礎,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要關注語文學科的新思想以及新的發(fā)展動態(tài)。要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接觸比較新的思想。教師也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通過不斷的培訓自己、鍛煉自己來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進而實現(xiàn)與社會的發(fā)展相適應。
結語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技術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于人類社會的影響是深遠的。在教育界,信息技術自然也發(fā)揮著其應有的作用。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通過使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海艷.將“美育”融入語文教學之中的當代價值——韋志成語文教育思想研究[J]. 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104-108.
[2]李長吉,李朝艷. 語文教師知識研究綜述[J].當代教師教育,2014,01:19-26.
[3]江錫晨,焦立新,張換,武利珍.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現(xiàn)狀與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5:27-31.
[4]陳虹,趙會艷,馮彥玲,馮江平.國內外中學語文教師能力素質模型研究綜述[J].基礎教育,2012,05: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