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華
[摘 要]初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人文學科,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作用不容小覷,并且根據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已成為了語文課堂中重要的內容。所以,要求語文教師及時更新教學方法,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并不斷地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力度。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9-0250-01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和點撥,讓學生的語文思維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不斷提高,能通過深入探究語文知識,來體會其中蘊涵的情感,并和作者發(fā)生共鳴。
1 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重要性分析
初中的教學與小學的教學不同,初中的教學更注重深層挖掘知識內涵,學生接觸的知識面更廣,學生需要舉一反三,才能應對書本上的各類難題,這就需要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初中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常見字的寫法,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理解各類文章內涵,鑒賞各類經典古詩詞,運用所具有的文學素養(yǎng)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文章。當然,學生要想更好的領悟這些教學內容,就必須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語文課程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感受語文課程的魅力,領悟更多的精神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除此之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大大提升了教學效果。故而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非常重要。
2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2.1 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想象力培養(yǎng)是形象思維能力的關鍵,采取何種方式將語文課本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已成為初中語文教師開展課堂教學面臨的首要難題。因此,語文教師要學會在課堂上正確引導學生發(fā)揮他們的聯想能力和想象力,根據課堂學習內容提出一些問題或與課堂知識相關的探究性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并說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見解,以此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和教學效果。
2.2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堂學習的時候要做到眼到、手到、耳到、心到,即在眼睛看、耳朵聽、用心思考的同時,還要用手做好筆記,實現語文學習的讀寫結合,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及時做好筆記,掌握課堂知識,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初中生正處于思維活躍的青春期,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已有自己的一些見解,但其見解尚未完整,還缺乏條理性,其邏輯思維能力也還不夠強。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語文閱讀和寫作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梢宰寣W生先自行閱讀本節(jié)課要將的書本內容,快速獲取文中的有效信息并加以歸納和總結,以自己的話對文章進行概括。同時,教師要有針對地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找出自己認為比較合適的答案,以此加強其判斷推理能力。
2.3 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想象力無邊無際,具有廣闊的空間,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新是推動社會發(fā)展重要驅動力,缺少了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象力,社會永遠得不到前進。創(chuàng)新思維是指大腦在對事物的形成感知認識的基礎上,再將其加以改造,形成一種理性認識,引發(fā)新靈感、新物象,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事物。學習語文就是學習怎樣去認知事物、了解事物,掌握其發(fā)展規(guī)律。在對事物的理性認識前提下突破常規(guī),標新立異,追求創(chuàng)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探討,形成自己的新思路和新觀點。
2.4 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在進行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時,必須讓學生進行自己獨立的學習,一個人在獨處時,很有可能會產生新穎的點子,對于思維能力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初中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見,不要只是依靠課本進行對講式的教學,讓學生踴躍地去發(fā)現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實際的生活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所感所想,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和探究,讓自己的思維應用能力在生活中可以得到體現。
2.5 初中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
在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在思維上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進行交流,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首先得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即就是從表象中總結出實質性的內容的能力。只有將本質性的思想旁敲側擊地滲透給學生,才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思考會帶動思考,文章里的思考首先得引起教師的思考,然后再經由教師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教師扮演著橋梁性的作用,仿佛從天神那里取得火種,傳遞給學生們,再由他們一個個地傳播給人間。所以,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只有當教育能引發(fā)思考的時候,才真正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2.6 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知識積累
要想提高思維能力僅僅依靠課堂內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求初中教師在課下經常給學生提供一些有利于他們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書刊閱覽,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進行思維能力的不斷培養(yǎng)和學習。文學作品縱橫幾千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在這些作品中肯定會有不少文學方面的知識值得我們去探索發(fā)現。在閱讀文學刊物的過程中記錄下自己的評價及想法,不要將想法扼殺在搖籃里,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增加初中學生對新型事物的認知與學習,增強他們思維能力的轉變,為祖國培育更加優(yōu)秀的綜合型人才。作為素質教育下的高中生,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而且還要有敏捷的思維能力,這也是祖國賦予初中生殷勤的希望。
結束語
綜上淺述,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營造融洽的教學氣氛,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以巧妙的發(fā)問、引導等,讓學生靈活掌握課本知識、綜合分析及想象,養(yǎng)成全方位、多層次思考的習慣、形成深刻、辯證、敏捷的思維能力。同時,在學生出錯時,教師不可粗暴打斷、批評,應為其進一步探索、創(chuàng)新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 孫曉婷.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子(上中旬).2015(23).
[2] 楊秀敏.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赤子(上中旬).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