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娟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作為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歷來被小學生所喜愛,學生對課文中的童話故事更是喜愛有加。小學語文課程中的童話教學應當結合兒童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豐富課堂講課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外獲取更豐富的童話知識。因此,文章對小學低年級語文童話教學的方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方法探析
小學語文童話課文中不僅有我國的古代童話故事.還有現(xiàn)當代的童話故事、歐美童話故事、古希臘童話故事等。在童話故事中,學生可以和童話人物對話,體會童話故事的神奇和奧妙,因此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十分重要。
一、小學語文童話題材作品的特點
1、幻想與現(xiàn)實有機結合。幻想、想象是童話作品的重要特征,也是童話區(qū)別于其他文學作品最重要的特點,同時也是童話作品運用最廣的獨特藝術手段。然而,無論童話作品中的幻想手段多么的荒誕不羈,都是作家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中獲取的創(chuàng)作靈感,結合自身的需求表達個人情感,是童話創(chuàng)作者對真實生活所進行的一種觀照和審視的成果。
2、情節(jié)簡單易懂,語言淺顯活潑,富于童趣。兒童的認知水平決定了童話的創(chuàng)作情節(jié)必須是簡單的,能夠讓不到十歲的兒童讀懂、喜歡讀。由此,大部分童話故事情節(jié)都較為簡單,情節(jié)反復出現(xiàn),關鍵詞語連續(xù)反復,有利于兒童掌握故事的大體情節(jié),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童話作品的語言風格也是非常貼近現(xiàn)實中兒童的習慣用語的,淺近、直白、生動、活潑。兒童在閱讀童話時很容易進入童話創(chuàng)設的情境,同文本進行對話,與童話作者和作品人物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
二、童話教學的有效方式
1、以學生為主體。新《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提倡童話多改寫除有利于開發(fā)兒童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陶冶兒童審美情趣外,逐步讓兒童掌握習作遣詞造句以及行文結構之法,成熟兒童寫作技巧,提高其寫作水,對有效促進小學生習作訓練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兒童具有極強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了,童話故事簡短,生動,極具奇幻色彩,那里的小狗會說話,青蛙會成為你的好朋友,小鳥會為你歌唱??倡導學生主動學習童話,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健全他們的人格。學生對童話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閱讀相關書籍,真正走進童話的世界。童話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把握學生心理,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學生的視角講解童話故事,小學生的心里充滿了好奇,教師應該時刻把握學生心理狀態(tài),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童話。
2、更新教學方法,理解童話精髓。聽、說、讀、寫對童話教學,非常重要。聽說童話,教學中可以通過表演童話,來讓學生說童話,走進童話世界。如果說聽童話是讓學生憧憬童話世界,那么讀童話就是讓學生進入美麗的童話世界中去領略童話的魅力了。讀童話,可以領略童話魅力,讀在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讀可以讓學生把口、眼、耳、腦,并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比如,在教《兩只小獅子》時,抓住懶獅子“懶洋洋地曬太陽”、“慢吞吞地說”,讓學生適時聯(lián)系實際想想:懶獅子此時是什么姿勢?這時正想些什么呢?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后,帶著自己的感悟去讀課文。這樣,通過讀去理解課文,就會更加深刻。當下小學生普遍存在動筆困難的現(xiàn)象,學生沒有素材可寫,然而,童話作為啟蒙讀物,兒童對童話作品的閱讀積累一般是比較多的,兒童腦中的童話故事既可作為小學生童話習作時的模仿對象,也可為其童話習作時提供靈感材料,兒童有話可寫。而且,小學生善于幻想,習慣用幻想解讀事物,童話習作恰恰能包容并且需要兒童的幻想,童話習作能讓兒童真正地做到“我手寫我心”,解決寫作困難問題。
3、品讀重點情節(jié),把握童話結構。教師在創(chuàng)設了童話閱讀教學的基本情境后,還要求語文教師,認真的體味,審視童話用文學的視覺來審視。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對童話的各部情節(jié)細細閱讀,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學生對童話進行分支理解,引導學生逐個把握認識經典情節(jié).然后教會學生整體把握童話故事的脈絡。力求讓學生認識,經典情節(jié)在整體結構中的價值所在。因為,從童話閱讀教學實踐證明了童話故事中的重點故事情節(jié),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串聯(lián)起來構成童話故事內容的整體的“骨架”就是文章的脈絡。教師要注重這些重點情節(jié)的教學,引領學生用心揣摩體會,童話中那些表現(xiàn)力極強的章節(jié),也可以給學生留出時間,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以提高學生閱讀童話的能力。在引導學生品味了童話內容的經典情節(jié)以后.教師接下來就是引領學生們,立足于童話故事的整體,來通篇理解童話故事的內在及其發(fā)展的方向。童話中的有關重點情節(jié),它的合理性,可欣賞性只有在童話故事的整體中才顯示出它的主體性的作用。引導學生在閱讀童話教學中學會把握童話故事的整體,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理解,把握童話故事的各個情節(jié),理解童話故事中的每一個情節(jié)都是一篇童話的完整性的不可缺少的應有要素,也為我們進行童話閱讀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提高教師素養(yǎng),優(yōu)化童話教學。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才能優(yōu)化童話教學在新課標課程指標中,“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這樣才能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理念,教師在課堂上要想發(fā)揮引導作用,必須有良好的自身素質。優(yōu)化童話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掌握了童話知識外,還要思考怎樣應用于教學中,吸引學生們的目光,比如:《烏鴉喝水》這篇童話,童話故事中,烏鴉在想喝水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喝到杯子中的水,所以,老師上課前可以先準備一杯水、石頭、海綿、沙粒等物品,讓學生體驗烏鴉是怎樣讓自己喝到水的,同時讓學生在讓學生利用其它材料喝到杯中的水,此時,同學們就會開動他們的小腦筋,有同學會說:把沙子放入瓶中,還有的同學會說:把海綿放進去后拿出來,學生的方法都可以自己實驗,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實際教學,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不僅關系著學生興趣的提高,還關系著教師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在充足的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嚴悅.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