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云
摘要:班主任工作平凡,但絕不平庸。她是一門藝術,既要務實,又要創(chuàng)新。它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的健康成長,甚至影響著孩子們一生的發(fā)展。班主任工作雖然辛苦,但是“愛是一種責任”,我們既然選擇了方向,便要風雨兼程,做到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善擔當。
關鍵詞:愛;責任;擔當
班主任工作實踐告訴我,要成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明確班主任的任務和職責,那么,如何去教育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呢?我認為,愛是一種責任,我們既然選擇了方向,便要風雨兼程,做到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善擔當。
一、關心學生,傾其所愛
愛,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愛學生是教師、更是班主任的天職,也是當好一個班主任的奧秘所在。一切最高超的教育藝術和教育方法,都蘊藏在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之中,沒有熱愛,就沒有教育。這種愛,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我第一次擔任班主任,接到這個班級時,我首先對班上的學生進行摸底,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對于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我更是關懷備至的體貼他們,使他們重新得到關愛。那些父母早亡、父母離異的孩子心里多多少少都有陰影,往往存在性格孤僻古怪、學習興趣不濃厚、態(tài)度不端正等表現(xiàn),因為他們缺少愛,對生活失去信心,所以不能安心學習。近年來受經濟浪潮的影響,學生隊伍中又多了一個龐大的群體――留守兒童,他們的境遇甚至比單親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們失去了同齡人應得到的一切。有時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沒有保障,他們是那樣的孤獨,那樣的無助,每當遇到這樣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總是對他們多用一份心思,給他們端一杯熱水、和他們一起吃飯、聊天,引導其他同學和他們一起寫作業(yè)等,讓他們感受到,在班級這個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溫暖。愛的召喚,使孩子們有了熱情,也愿學習了。我想,什么是愛,這就是愛。而且這是更有價值的愛,這是社會的囑托,事業(yè)的期望,這種愛,正是我們教師責任心的源泉。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愛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們同樣對老師充滿愛,就會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二、潛移默化,培養(yǎng)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學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而良好的班風班貌是各種習慣養(yǎng)成的基礎,更是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應該以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為突破口,從而促進班風班貌的整體發(fā)展。
從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轉變?yōu)閷W生的服務者,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切實當好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性格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讓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個良好的開端呢?我想,空頭說教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耐心地引導。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不知道為什么學習,為誰學習,也不知道怎么學習,我就根據他們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經常講些小數(shù)學家、小文學家、小畫家等名人的故事給他們聽,用這些生動的故事把他們吸引到學習中來,小朋友一聽入了迷,我再引導他們想一想,說一說,聽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樣想的?把你們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看誰想得好,說得好。小故事,大智慧。小故事的吸引力使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熏陶和啟迪。
在孩子們有了美好的學習愿望以后,我就根據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開展學習競賽,每次競賽之前,我都發(fā)表熱情洋溢的講話,如,書法比賽之前我說:“同學們,這節(jié)寫字課,我們進行書法比賽,要求字寫得橫平、豎直,筆畫清楚,端正有力,看誰寫得最漂亮,寫得好的,我們就評他為小書法家。老師還要把寫得好的張貼再專欄里,老師還有很多的小獎品要送給大家?!边@一下,同學們可來勁兒了,一個個手握鉛筆,聚精會神,一筆一畫地認真書寫。一張張工整的作業(yè)展示在我的眼前。評出來的小書法家們,得到了獎品,心里可高興了,學習興趣自然就調動起來了。
當然,這種引導既是積極的也是具體細致的。我還要求每個學生做一個成長袋,收藏自己學習中的成果。教師的功夫貴在循循善誘,并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小朋友上進心是特別強烈的,只要我們服務周到,引導得當,他們就會沿著老師指引的方向去獲取新知,增長才干,不斷進步!
三、全面關注,細心幫扶
一個班主任要全面地關心每一個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習到游戲,從生活習慣到思想品德,都要細心地扶持,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通過全面關注,細心幫扶來體現(xiàn)的。
剛入學的孩子是什么都不懂的,我就把學習常規(guī)、生活常規(guī)、清潔衛(wèi)生常規(guī)、課間活動常規(guī)等等都編成兒歌,讓同學們天天讀,時時想,記在心,照著做,并且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來進行訓練,細心扶持,使孩子們初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之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個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們碰到的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可能就是我們還沒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機和突破口,未曾喚醒學生的人格心靈。所以,班主任除了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外,還特別要對那些頑劣兒童更細心的扶持,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正面引導,使之克服缺點,不斷進步。
四、家校攜手,共促成長
家長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最持久的教師。家校合作是當今培養(yǎng)學生的有效辦法,家庭和學校、家長和教師是家校合作的主體。學校和教師應在家校合作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只有由學校引領家庭,由教師指導家長,吸引更多的家長關心并參與學校教育工作,才能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融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促進家校合作:
第一,注重教師自身對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如:生活中我無微不至的關心每一個學生;學習中我細致的給學生講解方法等;在孩子之間出現(xiàn)矛盾時,我耐心的了解真實情況,公平的幫助他們處理問題等等。自古以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準的責任意識、擔當精神。老師對學生嚴愛分明,不僅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愛,更重要的是也看到老師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和敢于擔當,從而對老師產生信任感和認同感,也愿意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工作。
第二,教師要靈活運用與家長溝通的方法。由于教師在家校合作中起著主導作用,所以家校合作是否有成效,關鍵要看教師采取的措施是否得當。家校合作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成效。家長會是家校合作最常用的方法,它為教師了解家長、家長了解學生和家長之間相互了解和學習提供了平臺。作為一個集體活動,必須合理選擇時間,提前通知,盡量讓每一位家長都能參加。同時每次家長會都要精選主題,采取互動的方法,使家長會真正發(fā)揮作用。切忌老師說、家長聽的單一模式,使家長對家長會產生抵觸情緒。除此之外,家校溝通還有許多其他方法,如:家訪、面談、電話、微信群、QQ群等等,只有靈活地采用這些方法,才能使家校合作真正地富有成效。只要老師能真誠、熱情的、以共同促進學生成長為目的,一視同仁的耐心與每一位家長進行溝通,相信家長們也一定會感受到老師對學生和這份工作的熱愛和擔當,也會積極的與學校和老師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古人云,“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對于應負的責任,迎著風險也要干好,實踐擔當?shù)木瘢嵘龘數(shù)哪芰?,做到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善擔當。責任如陽光,能激發(fā)潛能;責任如甘露,能凈化心靈;責任如燭光,能照亮人生。勇于擔當,源于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班主任工作平凡,但絕不平庸。她是一門藝術,既要務實,又要創(chuàng)新。班主任既是學生的教育者、管理者,又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協(xié)調者。班主任工作雖然辛苦,但是我會牢記這句話“愛是一種責任”,我們既然選擇了方向,便要風雨兼程。讓我們都做教育的有心人!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參考文獻
[1]米珍.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的藝術.《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3年第16期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