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坤
一、背景描述
在筆者所教的學生中有這樣一位學生:馬某某,現年7歲,二年級,他是一位漂亮的小男孩,在班中年齡最小。他是家中的寶貝,在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寵愛,在家書包文具家長幫助收拾,家庭作業(yè)家長陪坐在旁邊看著孩子寫,每當問起作業(yè)是什么,他都會說,問我的媽媽,她知道。任何事情會有人代勞。開學的第一天居然在上課的時候說口渴了,要喝水。當時我覺得這個同學很沒規(guī)矩。在課堂上批評了他幾句。在我剛剛接觸的幾天里發(fā)現他在上課的時候坐不住,總是做小動作,而且上課的時候還要喝水,或者是上廁所。這些事情在第一次發(fā)生的時候我沒有理會,我想可能是年齡小剛開學適應不了的原因吧,我想過幾天就會好的。我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可是一連幾天都有類似的情況發(fā)生。我覺得事情有所不妙。
面對這樣的一位學生,我在教育心理學的指導下對這位學生進行教育。在一年的時間里,這位同學逐漸變成上課認真聽講,在家里自己收拾書包,獨立完成家庭作業(yè),在期末考試中各科成績全優(yōu)。還被同學們評選為小組長。
二、分析、解決過程
(一)深入家庭,取得聯系,進行家教指導,改善家庭環(huán)境,努力改變家長的教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良好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的觀點、行為對兒童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幫助他們的父母。”要想解決孩子的問題,還要從他的家庭入手。我走訪了這個家庭,通過家訪,和他們談心,我了解到 ,看到家長的這種教子觀,我決定從他父母入手,家長及時了解了孩子的情況,配合學校,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給孩子的父母一些家教的材料,有《教育孩子強化“十種意識”》,有《矯正錯位的愛》,有《關注您的孩子》等等,幫父母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使父母們掌握教育的藝術,把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家長的思想中。使兩位家長從不同方面增長了教育的知識,盲目地溺愛、明顯減少,家庭教育有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有力的支持了學校教育。
(二)家長與老師配合,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边@不僅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
對于這種行為習慣問題過多的學生進行校正,正確的選擇目標行為非常重要,目標不要太多也不要太難。基于上述兩點,我決定對該學生的行為習慣矯正首先從生活小事做起。
學生雖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與主張。故此在目標選定后,我征求了學生的意見,因為只有當學生認可所要作的事情時,他才會主動配合。我問學生:“你想改掉自己的不好的行為習慣嗎,想成為一名像陳某某一樣的學生嗎,(陳某某同學在班中成績優(yōu)異,并且在各方面表現都很好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如果想我來幫助你,我們一起來努力?!皩W生說:“想”我鼓勵她說:“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你肯定行的。我們一起來努力。”
1.學生放學后到辦公室填寫任務的完成情況表。
下表是實施第一周的情況:
2.如果能堅持一周自己收拾書包,老師就通知家長,對他進行表揚。
第一周過去了,學生提醒我:“老師,這個星期我有四天都是自己收拾書包的,我能得到你的表揚嗎?”望著學生那渴望的眼神,我對他說:“這個星期你進步很大,可以得到老師的一些表揚。不過你還得努力才行呀!”看著他的樣子我想他已經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種體驗對他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打電話告訴了家長。這是家長第一次接到老師對孩子的表揚電話。家長和老師的鼓勵使這位學生很快獨立起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生也開始考慮自己的問題,有了進步的要求。
(三)提出新的要求,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制力。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低下,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貪玩好動,愛做小動作是小學生的通病,孩子們都認識到這樣做的危害??墒歉恼饋硪膊⒉蝗菀?。上課或自習不注意聽講,不按班級安排活動,有偶然犯的,也有經常犯的;有時情節(jié)輕,有時情節(jié)重。但究其產生有主觀、也有客觀原因。有時是睡眠不足引起的,有時是多年的不良習慣作怪,有時是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等等。無論由于什么原因,都應逐步努力解決。因為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做某一件事,看似小事,實際上它是一個人通往成功的基礎,是一種重要的素質,因此對這一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很重要。針對馬玉驄的情況我們采取了一些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
首先,我們幾個老師對馬某某這個孩子做了分析,并進行了幾次家訪,知道他家中生活優(yōu)越,媽媽照管他的起居,物質生活雖然應有盡有,卻很任性,缺乏自律能力。但他有個嗜好,特別喜歡畫畫。找到了這個閃光點,我們就和美術老師聯系,并要求家長配合,開始從這里切入。做了一定工作后我們讓他擔任了美術課課代表,并和家長配合不斷地對他提出新要求,他也慢慢地看到了自己明亮的地方,把分給他的工作做得很賣力。從此他心靈的火點燃了,逐步也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他在記錄本上一次次寫道:“我今天上課和同學說話了,我一定要改”、“我今天上課不由地又說話了,我一定改”,“我已經是課代表了,今后一定和同學和睦相處,不能再罵人、再鬧事了”。
其次,老師和家長聯合著定了一個計劃讓他先從按時作息,按時完成作業(yè)做起,每天一記,每天一評,每天一結。給他準備一個記錄本,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活動情況和心理感受。兩周后他在記錄本中寫道:“形成好習慣似乎簡單,但保持好習慣卻是較難的,努力吧!”心中有目標,實踐有步驟,每天就能充滿期待去迎接一個個新的挑戰(zhàn)。給他制定的第一項計劃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堅持去晨運,鍛煉身體,養(yǎng)好精神,用最佳狀態(tài)迎接新一天的到來?!彼谟涗洷旧蠈懙溃骸敖裉煸缟衔伊c起床,下樓后跳了繩、跑了步,出了一身汗,精神很不錯。但上課時有點困,可能由于昨晚遲睡了。今后要早起,一定先得早睡?!薄敖裉煳腋械饺砩舷露妓嵬?,因此沒有下樓活動,這可能是由于經常不鍛煉的原因吧!不過,晚上我還是堅持下樓散了一會步?!薄敖裉?,盡管渾身仍然酸痛,我還是下了樓,跳繩、跑步,鍛煉了三十分鐘?!本瓦@樣堅持了兩周后,他高興地說:“這兩周我上課精神狀態(tài)很好,注意力集中。初步嘗到了鍛煉的甜頭,今后我一定要堅持每天做適當的運動,鍛煉出一副強健的體魄?!眱芍艿腻憻?,兩周的收獲,只能說是個好的開始。要真正煉出一副好體魄那是要終生堅持的。何況跑步是體育運動中比較枯燥的項目,就是成人堅持起來也不容易。為幫孩子能堅持下去,我們和家長聯手,先與孩子充分溝通,讓他真正認識跑步的意義,還動員他的父母盡量爭取陪孩子一塊跑,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由慢到快,由短到長,實施過程中多作交流,特別感到累、感到不適時多給鼓勵,不讓他產生絲毫抵觸、想放棄的心理。另外,我們還讓他多參加校內更能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一些運動項目,節(jié)假日鼓勵她和爸爸媽媽常去爬山、游泳。慢慢下來,孩子越來越嘗到運動的甜頭,體質一天天好了起來,他的參與意識,自控能力都有明顯進步。
我?guī)状握宜勗?,說作業(yè)按時認真完成可以得“★”,還會得到老師表揚,同學的夸獎,那多好?。≈?,我經常讓他面對面完成作業(yè)。那階段他作業(yè)都按時認真完成了,得到了老師、同學的好評。課上也沒有出現要喝水,上廁所等類似的事情。家長、老師、同學都說他變化很大越來越好了。
(四)允許學生反復,讓學生在反復中逐漸成長。
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采用簡單的強化方法進行教育是不夠的。孩子希望達到老師和同學的贊揚和肯定。但是他們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yǎng)成的。改正起來也需要一個過程。在進步過程中容易出現反復,這是正常現象。因為一個人的正確認識,需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完成。
三、經驗反思
學校和老師應該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鍛煉的機會,給學生一段適應的過程,在這段過程中允許學生做錯或做不好,幫助他們糾正,這樣孩子才能逐漸進步,那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得從孩子小時開始。晚上回家必須先做作業(yè),再看一會兒的少兒節(jié)目等,孩子遵守好可以帶他到公園玩或買點小禮物,來獎勵他,語言上也要表揚他,培養(yǎng)他樹立增強自制力的信心。孩子的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時,往往控制不了感情沖動,故態(tài)復萌,出現反復。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要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反復問題,抓反復,反復抓,堅持不懈地做好對孩子的培養(yǎng)轉化工作。
“清朝學者李惺認為:“攻人之過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過高,要令其可從?!痹趯W生的品德教育上,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對犯有過失的學生,不可操之過急,相逼太甚,要給予臺階,給予機會。當然,寬容決不是遷就放縱,而是給學生一種寬松自由的空間,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天空和領地,輕松快樂,健康成長!
通過長期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地意識到:對低年級的孩子我們應盡量“寬容”,給予他們充分的“溫暖”與相對的“自由”,教育孩子,不能太急躁,用耐心和信心,給孩子一份期待,一份寬容,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再小的花也有開的時候。一個學生身上“頑疾”的去除,也不是幾天的事,也需我們耐心等待。讓我們以一顆寬容之心,助孩子快樂成長!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