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
(惠東縣平山蕉田小學)
摘 要: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特征進行分析,從進一步突出高效課堂教學的角度,說明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中應用的必要性,從分組合作學習應用的步驟入手對該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討論并給出相關建議,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提高提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分組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對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的文字應用能力培養(yǎng)負有直接責任,另外,語文教學還影響著學生的情感和心理發(fā)展。經(jīng)過歷次教學改革,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識字量、準確率、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但是,語文教學對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和心理教育的作用仍舊沒有完整地體現(xiàn)出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比較低,對語文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這就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概述
1.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特征
高效課堂即教學者、學習者與學習成就三個因素的最大化,傳統(tǒng)的高效課堂以教學精力投入少、教學實踐投入少、教學目標達成數(shù)量大為最基本的線性關系,符合這樣線性關系的課堂,即可稱之為高效課堂。在小學語文不斷發(fā)展和變革的過程中,高效課堂被賦予了更加積極的意義,教師應該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nèi),在達成教學目標的情況下,盡量擴展語文教學對學生的教育價值,使學生在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學習能力、情緒情感、實踐和自我意識等方面都有所發(fā)展。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生動的課堂,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課堂,是師生共同進步的課堂。
2.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分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以小組活動為核心,要求學生互助合作嘗試探索知識,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jù)。這種學習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主體性發(fā)揮非常明顯,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明確認識到主動學習的樂趣,并從同伴群體中收獲更多知識,較之傳統(tǒng)的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其對學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更全面、更明顯,因此說,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分組合作學習的應用非常必要。
二、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1.提出討論問題
分組合作學習法的切入點在于每個學習小組有一致的“問題”,這一問題來源于教學材料,是學生在了解材料后產(chǎn)生的較為普遍的、難以通過個人努力解決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要討論的問題就會浮出水面。例如,在《竊讀記》一課中,教師安排學生進行這樣的預習:通讀全文,在閱讀的過程中,記錄任何遇到的問題,先進行主動的解決并寫下解決途徑和答案。教師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通過預習大體了解文章所講述的內(nèi)容,學生總結的關于“生字學習”部分結果幾乎雷同,這一部分的學習可以直接跳過;但是對于題目中的“竊”字以及人物的心情,就很難做到完全地把握。這個問題就可以作為分組合作學習的討論話題。
2.自學解決問題
分組合作學習真正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在于學生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動腦動手嘗試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再次自學課本,教師則給予必要的提示與輔導。仍以《竊讀記》的學習為例,針對“竊讀”中主人公的心情以及文章給人帶來的精神感受進行自學,學生通過再次閱讀課文,找出主人公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如何“竊讀”,面對書店老板和店員的態(tài)度產(chǎn)生怎樣的心情、對書籍有著怎樣的感情、在“竊讀”的過程中還有哪些相關的行為等。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精讀課文,教師則可以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資料,如作者當下的生活境況、時代環(huán)境、書籍的價格、民眾普遍的受教育程度等,通過這些背景介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竊讀”的發(fā)生和作者的情感路線。
3.小組交流發(fā)表結論
在自學之后,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對兩次學習的結果進行討論,并整理成學習總結。教師事先按照學習目標,為小組討論提供幾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第一,整理課文最終的繩子;第二,劃分段落并總結段落大意;第三,找出你認為“經(jīng)典”的段落或者用詞進行賞析;第四,描述作者的情緒狀態(tài);第五,總結閱讀感悟。教師此時不再提供給學生額外的學習參考資料,而是鼓勵各小組內(nèi)部交流答案,探討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教師巡視情況,發(fā)現(xiàn)學習小組內(nèi)討論偏離問題即予以糾正;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抽取兩到三個小組,進行學習結論的發(fā)表。
4.教學總結
分組合作學習對學生最終的教學價值落腳在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總結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分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簡要的小結,肯定對的,指出不足,適當講解,并進行相應的獎勵及批評。例如,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應用了分配任務合作學習的方法,或者應用了所有問題全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方法,哪種方法更有效,更值得借鑒;哪名學生在小組討論中表現(xiàn)得更為積極,哪名學生發(fā)言不足、學習參與度不夠等;哪個小組對問題的討論最全面、哪個小組對個別問題的解決最有創(chuàng)意等。教學總結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再次全面地回顧學習過程,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得到鼓勵,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三、對分組合作學習應用的建議
1.教師應做到教學中的“多角色”扮演
分組合作教學的實施對教師賦予了不同的角色,在設計問題時應控制好問題的難度,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此時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思路,但不能打斷學生的討論,為學生的談論交流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此時教師是輔助者,教師應明確問題的解決方法,在學生解答的過程中應適當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此時教師是評價者。要使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作用,語文教師必須分清在不同教學階段的角色,并且真正擔當起這樣的角色。
2.進行合理的分組
分組合作教學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為主要任務,在分組時切實規(guī)避優(yōu)等生一組、學困生一組,必須嚴格按照優(yōu)、中、差三者結合分組,在學習及討論過程中,由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學習,學困生需以優(yōu)等生為榜樣,共同進步。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小組內(nèi)提問題時必須打破歧視心理,統(tǒng)籌兼顧,必要時盡可能多給予學困生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使其能夠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優(yōu)越感,從而樹立起自身的學習興趣,以使日后更加發(fā)憤圖強。
綜上所述,分組合作學習能夠從總體上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并使語文教學價值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展示出更多的與“考試成績”無關的學習表現(xiàn),例如學習自信心的提升、情緒情感的發(fā)展等,這些個人發(fā)展變化難以在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評價中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分組合作學習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法也應有更多的改變,關注學生學習心理方面的發(fā)展,以使該教學模式的作用更加突出。
參考文獻:
[1]韓英.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13-114.
[2]徐子寒.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考試周刊,2016(9):121-122.
[3]郝淑玲.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快樂閱讀,2016(6):125-126.
[4]朱艷茹.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6):120-121.
[5]呂翠花.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5):125-12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