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召剛
(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近尾洲鎮(zhèn)蒸市中學)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在教學設計中加強對教學方法的實踐探索,以巧妙的方式將課堂引入高效化模式,從而激起學生的積極回應,打造出理想中的精品語文教學課堂。對于語文教學實踐的經(jīng)驗積累和提升,認為有四個法寶是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嘗試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法寶
教育是育人的工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每個語文教師都應該懷有一顆匠人的心,耐心地幫助學生,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為教學出發(fā)點,使學生最終能夠在語文素質(zhì)方面有所收獲。
我所指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四個法寶是多媒體工具的使用、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知識的匯總與整理、寫作能力的提升。
一、多媒體教學工具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以多媒體工具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突破,為建設開放型的語文教學發(fā)揮了作用。這種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的不足,為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載體,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法寶。
相比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而言,多媒體教學有內(nèi)容集中、形式具象、信息量大等特點,常以視頻、圖片、音樂或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呈現(xiàn)在課堂上,對強調(diào)課程重要內(nèi)容講解發(fā)揮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多媒體教學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學模式的一大突破,它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使教育與科技信息接軌,教師可借用多媒體進行網(wǎng)絡教學,學生可利用網(wǎng)絡進行資源整合和拓展。多媒體教學有極強的集中性和針對性,由于時間控制較好,能夠在準確的時間內(nèi)針對一個問題進行精確講授。多媒體工具的優(yōu)勢之一在于能很好地實現(xiàn)對知識體系的拆分提煉,將知識點進行精細化處理,增加了授課內(nèi)容的針對性,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二、不會閱讀就等于沒有學會語文
閱讀是語文的基本功,閱讀能力的高低可以說是衡量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高低的一把尺子。因而,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導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又一個法寶。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在整體感知文章、理解字句、理清思路、體驗情境等環(huán)節(jié)上,教師可通過各種常用的閱讀技巧來開展語文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三點,即學生與文章的對話、學生與作者的對話、學生與編者的對話。把握了這三點,學生才能真正進入閱讀的大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共同探討、強調(diào)個性的閱讀方式。初中學生受年齡、生活體驗的局限,其閱讀能力還處于開發(fā)階段,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閱讀時要有一定的開放性,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可以進入自己的閱讀情境,通過閱讀感受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情悟。
三、教學生學會整理自己腦子里的“書箱”
任何知識都是需要整理和積累的,初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整理和梳理的過程。新課標指出:“根據(jù)學習目標不斷地積累有關的語文知識,在積累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要注意取舍?!惫识?,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整理語文學習方法、能力和價值等,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這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又一個法寶。
語文知識的積累包含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顯性的知識性和事實性的積累,主要包含了字、詞、句、篇、章等知識,二是隱性的內(nèi)化知識素質(zhì)的積累,如方法、態(tài)度、情感、體驗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和積累,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努力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學習的素質(zhì)。在語文知識的整理和匯總中,可以這樣做:一是記筆記、剪報紙、記紙條。二是發(fā)聲地誦讀。邊讀邊記。三是潛心閱讀。學習語文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四是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從“要我學習”變成“我要學習”。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對知識積累和整理,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引導學生注意歸類匯總,條理清晰,不能雜亂無章。
四、沒有寫作能力的學生是紙上談兵
沒有寫作能力的學生就是紙上談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都應該耐心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寫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關心學生的情感建立,營造和諧的練筆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寫作方面有所斬獲。
初中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把目光放開、放遠,投向社會和生活,讓學生去觀察、認識社會,體驗生活,理解人生。讓學生對生活充滿興趣,這是寫出好文章的第一步。要想文章寫得好,就要充滿新鮮感和好奇心。教師要指導學生帶著想象和情感去看待生活,要指導學生用別致的眼光和獨特的角度去觀察事物。學生體驗生活的過程就是感受和接受生活的過程,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寫作時學生能使用各種生活資源,并寫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這是教師教學寫作成功的表現(xiàn)。寫作能力是一個學好語文的“法寶”,但不是最后一個,語文教學的方法和形式還有很多,只要教師認真去發(fā)現(xiàn)、去實踐,還會有更多的教學“法寶”被炮制出來,并服務于教學實踐當中。
參考文獻:
[1]徐浩.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三部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7).
[2]鄭向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之“微課教學”[J].新課程,2016(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