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摘要:當今是信息迅猛發(fā)展的時代,所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是一項重要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質已成為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作為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獲得的主要來源之一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往往限制了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忽略了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問題;解決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都看在眼里,當今社會如果不懂簡單的信息技術可以說會被稱作當今社會的文盲,而作為將來社會的建設者學生必然要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和基本的信息素養(yǎng)。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肩負著這一重任,不過,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訊息萬變,與它同步是不可能的,所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一、問題分析
1.忽視學生自學能力
單純的教,僅僅“授之以魚”,在短時間也能有一定的效果。初中生自學能力較差,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相當一部分學生受舊的教學方法的影響形成了嗷嗷待哺的學習習慣。但是,就長遠來看,一旦這種教學方式形成,學生坐等老師來傳授知識的話,恐怕是坐以待斃。當今時代知識信息的更新日益加快,特別是以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更是日新月異,對學生來說“授之以漁”更為重要,課堂教學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如何去學習知識、如何去獲得信息、如何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簡單教給學生與信息技術有關的所有內容。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能終生受益,才能體現(xiàn)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宗旨。
2.學生動手時間太短
動手是學習知識、鞏固和運用知識的最有效手段,而信息技術動手需求更強。初中生普遍存在記得快、忘得也快的特點,但是他們動手能力較強,而且樂意自己親自動手。動手不僅能鞏固他們學習的知識,還可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即使每次動手只有很小的一點收獲,他們也會有一種日見成效的感覺,隨之他的信心就會大增,學習勁頭也就更大。任何精美的課件、精彩的講解、精湛的示范都代替不了學生的親自動手實踐。
3.重視技能忽視生活
信息技術教學重視技能,但是信息技術的實用性非常的強,所以教學中我們所學的知識與技能一定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知識獲得后我們就要用,要常用,用它來處理信息,用它來解決工作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拘泥于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傳授不僅使信息技術課堂內容易陷入枯燥的境地,缺乏新意,同時也會使信息技術課程“提高全體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這一根本宗旨失去了意義。
二、“整合理念”指導課堂教學
1.整合理念引入全新的學習方式
“整合理念”給信息技術教學引入全新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開展自主發(fā)現(xiàn)、專題探究、小組合作、遠程協(xié)商等多種方式的學習。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都存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用興趣引導他們自學,用問題“強迫”他們自學。
2.“整合理念”導致學生多種新型學習行為
“整合理念”下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豐富了,知識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更加自主,運用各種媒體和各種方式進行交流,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和協(xié)商,以適當?shù)姆绞脚c他人交流。顯而易見,這些學習行為中,學生是真正的主角,教師僅僅是一個引導者,是學生的“導航標”。
3.“整合理念”引導教學目標是多元化的
目標多元化可使學生以新型的學習行為去完成學科課程教學目標的同時,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信息素養(yǎng)這一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教學內容的綜合與開放、跨章節(jié)、跨學科的整合使教師設置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任務更為方便;同時也有利于喚起學生的興趣,更靈活地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更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三、案例展示
下面我以一節(jié)日常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來展示一下整合理念下的教學設計。以第2單元第5課《實現(xiàn)圖文并茂》為例,本節(jié)課共分兩課時,教師有意識的同語文,美術學科整合。將愛好文學的學生分為一組,喜歡美術的學生分為一組,另一組為喜歡卡通片的學生,最后一組為喜歡小說的同學。第一組的制作任務為錄入自己喜歡的一首詩,編輯后按詩中的意境配插圖;第二組的制作任務為制作一幅宣傳畫,第三組的任務為制作卡通雜志的封面,最后一組的制作任務為制作故事書的封面。教師提供一個網(wǎng)站,學生可以從中獲得以下信息源:圖片素材庫,宣傳畫的制作要求,雜志的封面要求,書籍封面的設計要求,顏色搭配要求等。學生可以兩兩合作,提前準備好素材,相互交流素材、設計思想,整節(jié)課以學生的制作為主,在輕松的音樂聲中進行,教師僅講解本節(jié)課的難點,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作個別或全體點撥,另一節(jié)課由美術、語文、計算機課代表組成評審組評出優(yōu)秀作品,學生先踴躍發(fā)言說出自己意見,教師作最后總結。
這一節(jié)課的設計體現(xiàn)了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整合理念”的應用,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體現(xiàn)了工具性。另外,這個教學設計涉及了至少兩個學科語文、美術等。在這樣的學習主題單元中,各門學科的知識被融合在整個活動中。通過提前收集資料和訪問教師的網(wǎng)站,學生也學會了如何收集信息、如何處理信息,這樣一種信息素養(yǎng)對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終身學習都是有效的。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是社會的需求,它是一種工具,必將應用于學校教學的其他學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作為信息技術教育者,要注意教學中的知識整合,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