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勝男
【摘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是目前最主要的任務,因此必須要找到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用閱讀內(nèi)容豐富寫作知識,用寫作知識升華閱讀內(nèi)容。本文就是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分析了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小學教學質(zhì)量的建議,使學生在閱讀中拓寬寫作視野,尋找寫作素材,用寫作表達自己的觀點,鍛煉自己的寫作技巧以及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有效契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是以學習為主體,但不僅讓學生只限于課本中的生字文章,更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用引導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的閱讀能力,指導學生寫作,讓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起來,互相補充指導。這種方法能改善學生在寫作中的閱讀障礙,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重大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認識水平在年齡、經(jīng)歷的影響下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不能抓住閱讀材料中的重點,無法準確理解閱讀材料,這就導致在寫作中無法對人物、景物的描述和事件的發(fā)展過程進行精確的概述,這些狀況在農(nóng)村極為突出。
閱讀和寫作在教學中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在實際教學中,把兩者有效結合能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同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用實際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選擇豐富的教材,能增加學生的閱讀技巧,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提高理解能力,并在不斷的積累中找到合適的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二、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
雖然實行新課改的制度,但是一些落后的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想還是遵循過去的教育模式,依然把課本作為主體,為了迎合新課改的制度只在表面進行一些活動。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學生思維的開發(fā),只是讓學生根據(jù)題目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寫出相應的作文,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寫作內(nèi)容也沒有真實的情感,只是一味地如實敘述,更沒有寫作技巧及文采,這就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提升。
(二)學生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缺乏閱讀興趣
小學時期是一個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無法接受大量的文字敘述閱讀,更沒有坐穿板凳的毅力,將其穩(wěn)住已實屬不易,學生不能靜下心來去閱讀材料,從而導致學生寫作更加困難。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及運用的教學資料不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標準,這就使學生缺乏學生興趣,導致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效率低,從而不能使閱讀與寫作有效地契合,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學生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資料參差不齊,學生辨別能力低
目前由于市場文化越來越趨于利益化,許多的商家為了自身更大的利益,雖然只是打著文學作品的幌子,內(nèi)容卻單一粗俗,這些資料依然受到學生喜愛,這一定程度反映出文化市場存在的問題。小學生資料在此基礎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許多不健康、甚至是帶有血腥暴力的讀物涌入校園,加上一些網(wǎng)絡信息的影響,出生在農(nóng)村的學生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
三、改進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zhì)
在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轉(zhuǎn)變自己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意識到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體,營造有活力、自由、民主化的語文課堂。在這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技巧指導,讓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從而使學生在靈活運用的基礎上吸取其中的優(yōu)點,創(chuàng)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使其認識到所有的技巧都是為了表達情感服務的,因而創(chuàng)作出讓人煥然一新的作品。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能迅速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知識的更新速度,做到“授人以漁”,這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不斷加強學生的知識基礎的同時要指導學生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想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做到以下幾點:把泛讀和精讀相結合,把握閱讀時間及內(nèi)容,勾畫優(yōu)美的語句;把摘抄和仿寫結合摘抄文章中精美語句積累寫作素材,進而仿寫摘抄的語句,提高寫作思維能力;把閱讀和思考結合,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生命的價值,感悟人生的真諦,根據(jù)閱讀提出自己的理解,這樣才能不斷升華寫作。
(三)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和寫作熱情
許多學生對寫作存在著恐懼感。作文課中,學生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東拼西湊,寫出來的作文有名無實,有的甚至抄襲以獲得老師的表揚,沒有寫作熱情和動力,不懂得用寫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是在敘述過程。閱讀是寫作的靈感來源,教師要不斷拓展學生的閱讀領域,運用各種資料提升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自然、生活中的資源,豐富寫作素材,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隨筆小練,進行征文比賽,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新,展現(xiàn)自我風采,重點是有積極參與的心態(tài),從而增加學生的寫作熱情。
四、結語
在新課改的實行下,根據(jù)目前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契合狀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要徹底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改革小學語文課程的必然選擇。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在閱讀的海洋中,不斷豐富寫作素材,尋找寫作靈感,在閱讀中豐富寫作內(nèi)容,點燃自己的寫作熱情,不斷推敲,把自我情感能更好地融入閱讀和寫作中,這樣才能寫出引人注意、精確刻畫的文章。
參考文獻
[1]謝志美.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
[2]乙二春.淺析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J].課外語文,2015(9).
[3]姚金明.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新課程(上),2016(11).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