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呈義
摘 要:在我看來,對于數學這一邏輯性、技巧性為主的科目來說,課堂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課堂知識的傳授方法和模式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面,談談如何實現(xiàn)效率與質量的結合。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效率
從文明演進的角度來看,數學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統(tǒng)稱為算數,屬于六藝之一,后來才逐漸演化為數學,數學是一門以數字圖形為基礎,研究數量、結構、空間等變化為主的一門學科,也屬于科學的一種。從日常生活來看,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小到日常數字計算,大到國家經濟、軍事等領域,在人類的日?;顒舆^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隨著我國教育教學的不斷完善和成熟,數學成為學生受教育期間必須學習的一門科目,從義務教育階段起就成為主科之一,并且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不斷加深,教材中所包含的內容也逐漸向著縱深方向發(fā)展。
高中是學生各學科學習過程中起承轉合的階段,各學科成績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所以對于任何一門學科來說,教與學都要有最佳的狀態(tài)和最好的教學模式。對于大部分高中生來說,數學是他們高中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難度比較大的學科之一,尤其是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習效率和質量的高低,甚至直接決定著數學學習成績的好壞。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日常數學教學過程中首要的任務就是狠抓課堂教學,從最根本上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基礎,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為將來能夠進入更高等的學府深造,實現(xiàn)人生目標提供可能。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課堂教學中最直觀的參與對象就是教師與學生,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俗話說“教師有一桶水,才敢給學生一杯?!币虼艘雽崿F(xiàn)知識的高效性傳輸,最根本的就是教師在知識儲備和教學技能方面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更直觀、更全面的接受知識,并且以課本為基點進行知識點的延伸。所以,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來說,第一步就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首先,教師要做到通過群體性活動不斷學習。一方面,對于高中教師來說,一般都會以學科為劃分點建立教學小組,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模式、重點知識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和討論。這就給了教師們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尤其是對于教學經驗和技巧有所缺陷的教師來說,在此過程要積極的向有經驗、有想法的教師請教,思維之間的不斷碰撞會激發(fā)新的火花,從而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利用學校方面的資源。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除了教學小組之外,還可以鼓勵各類小學研討會的召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從而不斷地在討論和交流中吸收新的思想和內容,從而實現(xiàn)教學模式和方法等各方面的創(chuàng)新。
其次,在個人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通過和學生的互動吸收教學反饋,從而不斷實現(xiàn)教學上的自我調整。對于教師本身來說,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保持不斷學習的積極性,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和發(fā)展,網絡成為一種新型的學習平臺,知識的更新非常及時,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及時了解數學領域內的新成果,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另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直接和學生進行互動的個體,教學模式、方法的合適與否都能夠通過學生的上課聽講狀況反饋回來,教師要及時對教學反饋進行分析,從而找出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硬傷,然后不斷改進和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我看來,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大的動力。日常教學調查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對于某一門課程有興趣,不用教師的監(jiān)督就會不自覺地實現(xiàn)教學時間和精力方面的傾斜,反之,會因為教師不斷督促,而呈現(xiàn)學習積極性惡性循環(huán)的狀況,所以,我們在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將教學的重點放到知識的高效傳輸方面,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對高中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學習積極性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與學生互動的幾率。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從根本上說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通過角度、思維等方面的引導,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上的交流。這樣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路不斷開闊能夠帶給學生知識學習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另一方面,學生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更容易發(fā)現(xiàn)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進而激發(fā)出學生心理上對數學學科的認同感。
其次,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基本上算是最重要的工作,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渴望得到代表知識權威的教師的肯定,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表揚為主的方式,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果進行及時的肯定。一般數學課堂上經常會有問答環(huán)節(jié),或者隨堂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對學生在數學方面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從而激發(fā)學生不斷前進地動力。
三、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
首先,僅僅是對于高中數學這門課程來說,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最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就是合作探究式教學。因為對于高中生來說,義務階段的學習使他們基本上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小組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脫離教師思維的影響,實現(xiàn)學生之間思維的交流,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還會在各小組之間自然而然的形成良性競爭范圍,從而激勵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不斷進步。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結合班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和探究式教學模式相結合進行分層次教學。由于興趣、基礎方面的原因,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而在我看來要想提高班級整體的教學效果,最重要的不是長板增長,而是做好短板補齊工作,尤其是針對班級中的數學“待進生”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聚焦基礎知識,最大限度的縮小學習差距。這不論是在備課還是教學重點定位方面也會更加均衡,課堂教學的同步性也會促進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不斷提升。
在我看來,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場互動活動,因此,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也要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入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而學生則要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強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良性互動,促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