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英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fā)展,推動中國教育逐步進駐了信息化技術變革中.傳統的、以黑板與粉筆為關鍵的授課方式被改革.尤其是依托互聯網搭建的微課步步滲透后,教育開始真正"輻射"到每個學生身上.為此,文章就基于微課的課程教學模式設計的可行性、原則、流程以及評價體系等幾個方面,對中職數學微課教學建設進行了探討,以增強中職數學課堂的生動性,改變中職學生學習數學比較被動的局面。
【關鍵詞】微課 中職數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047-02
布盧姆認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學條件、足夠的學習時間,絕大多數學生會掌握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獲得良好成績。在傳統教學中,教育目標的實現基本依賴于課堂上的教師,教師在課堂上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課后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回家練習。這種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師教學能力差異較大、高水平教師欠缺導致教學水平參差不齊,能學會的學生比率相對較低。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以微課為載體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通過互聯網、校園網獲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在課余時間完成知識的鞏固和學習,課堂則變成了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本文意在將微課理念融入中職數學課程教學,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進而提升中職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基于微課的數學教學設計的可行性
(1)傳統數學教學模式較為落后
當前,中職院校普遍采用多媒體教學,而中職數學的教學還主要停留在教師主講的模式上,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樣,教師教學積極性也往往不高,進而難以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以適應職業(yè)發(fā)展需要的學生。為改變現階段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微課教學不失為一種創(chuàng)新模式,必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2)微課模式的引入具有現實基礎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迅速發(fā)展,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PAD等各種移動智能設備已經成為中職院校師生校園生活的必備工具,這讓師生攜帶自己的移動智能設備到課堂學習交流成為可能。作為一種有效的移動學習方式,微課也正是借助移動智能設備供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
二、基于微課的數學教學設計原則
為增強中職數學課堂的生動性,改善中職學生學習數學比較被動的現狀,基于微課的中職數學的教學設計應遵循以下四方面原則。
(1)內容遵循短小精悍原則
微課的最大特點在于教學時間短、主題小。微課需設計者經過精心提煉相關知識點來制作教學視頻,時間一般僅為5―8分鐘,方便學習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有效學習。對于數學基礎普遍薄弱的中職學生來說,中職數學課程包含不少解題步驟較長的知識內容,如多元函數的條件極值和二重積分的計算等。為此,微課的教學設計不妨將每步解題思路對應一個視頻小片段來講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輕松許多。
(2)形式遵循務實高效原則
微課設計總是圍繞某個具體知識點展開的,講究內容精簡、目標明確與重點突出。微課不強調復雜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也不需要復雜的教學系統來實現教學,其目標只在于切實解決學生的疑難雜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因此,微課設計只要借助諸如Flash、PPT軟件等日常課件制作軟件即可,進而體現微課設計易掌握、成本低的特點。
(3)資源遵循開放共享原則
由于微課視頻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網絡共享,微課教學不再局限在課堂上,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時間進行課后學習。比如,中職數學課程習題量較大,教師不妨將部分習題講解過程拍成微視頻,便于學生課外在網絡上學習,真正實現這種課內正式學習與課外非正式學習的有機結合。
(四)對象遵循求同存異原則
傳統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講解內容,主要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為目標,而微課教學還能滿足學生在應用能力的提高等個性化需求。此外,微課視頻可以反復播放,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視頻片段學習??傊新殞W生數學水平參差不齊,微課設計應滿足學生學習水平上的差異性需求。
三、基于微課的數學教學設計流程
一旦微視頻的設計框架確立,教師課前需精心設計微課內容,再建立新的微課課堂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并做好課后微課教學補充,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有利條件提高知識傳授的有效性。
(一)課前微課設計
在設計具體的微課前,教師應明確這一節(jié)微課的意義、內容、方式是什么。對新課中許多概念性的數學知識點,教師可先以微視頻方式提前向學生展示,便于學生通過各類移動接受設備進行課前預習。當然,教師也可將微視頻上傳于微信公眾平臺,加強師生互動平臺交流。正是這種教學互動平臺的存在,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既能及時進行平臺在線解答,又能了解學生的知識疑惑點,進而有的放矢地開展課堂教學。另外,關于課前微課的設計,教師不妨利用繪制微課地圖來理順授課思路。微課地圖是指把某一學科或課程中若干個微課,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列形成的學習路徑圖[4]。
(二)課堂微課教學
在微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新課主題,制作數學史等方面的視頻作為導入材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中職數學教學應結合學生具體專業(yè),教師不妨引入相關專業(yè)知識的視頻材料,讓學生了解本節(jié)數學課的實際應用意義。中職數學課程不乏比較抽象的概念,教師可安排學生觀看微視頻,運用圖文并茂的講解方式,使學生對知識難點有更直觀的認識。比如,考慮到定積分的定義敘述較長,在引入其概念時,教師就可播放曲邊梯形面積推導過程的視頻,以動態(tài)的形式將冗長乏味的文字推導生動化,便于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此外,在微課教學中,教師還需以具體的知識點為出發(fā)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如職業(yè)行為導向教學法等,增強師生課堂互動,促進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三)課后微課補充
微課課堂的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學生往往難以深入理解本堂課的知識點,必須在課后繼續(xù)進行知識點消化。此時,教師可通過上傳教學視頻,便于學生溫習知識點,進一步鞏固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在教學課后,教師還可發(fā)布一些應用拓展性視頻供學生觀看。這些視頻可以是符號計算系統Mathematica在中職數學計算中的應用介紹、中職數學應用題等,引導學生拓寬知識面、提升應用能力。另外,教師不妨將部分中職數學課外習題的解題過程拍成微視頻,供廣大學生課外在線參考學習。當然,課后師生還應繼續(xù)通過互動平臺加強問題交流,實現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
微課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將微課引入數學課程教學當中,勢必實現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完美融合,促進學生掌握專業(yè)所需的數學課程知識。微課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步被廣大教師了解和認可。但是,實現微課教學在中職數學中的全面推廣仍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