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真
【摘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以學生為本”成為了新型教學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利用適當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 學習興趣 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74-01
初中階段,學習思想品德這門課程,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導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初中生正處于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最佳時期,此時教師應當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由于諸多的原因,思想品德教學一直得不到合理的重視,以至于出現課堂效率低下的情況。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氛圍,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的必要任務,也是教學過程中應當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的紐帶。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著積極地作用,既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喜愛思想品德課的老師,自然而然的對這門課程也會產生好感。因此,筆者認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要前提就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親其師,信其道”是《學記》中的一句話,這句話就有力的驗證了師生關系與學生學習狀態(tài)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初中生的訪查我們可以得知,越和藹可親的老師,他的學生就會越尊重他,對于他的課學生也會打起十分認真的精神去學習。由此可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打造實效性課堂的必要前提。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筆者認為,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認真的了解,全面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水平等等因素,以學生為本,利用合適的方式來拉近師生距離。善于分享是一個建立師生和諧關系的有效途徑,一個善于分享的教師,會得到學生的喜愛,也會得到學生的分享,分享是一種朋友之間的行為,教師向學生進行分享,把學生當作朋友,學生也會對教師產生好感,從而對思想品德這門課程產生興趣。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相親相愛一家人》時,教師主動向學生分享自己幼時與家人之間發(fā)生的趣事,可以激起學生的共鳴,此時就與家人的趣事展開交流和討論,大家互相分享故事,課堂氛圍異?;钴S,學生對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偠灾?,教師要放下架子,真心與學生交朋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有效發(fā)揮“親其師,信其道”的作用。師生關系對于課堂的實效性有著很大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提升教學質量也有著莫大的益處。
二、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教學課堂上,現代化教育手段越來越潮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接軌。多媒體教學就是課堂上常用的現代化教育手段。眾所周知,現在幾乎每個學生都會上網,從網上獲取最新的新聞消息,觀看自己喜愛的電影、電視劇,聽聽音樂,打打游戲,總的來說,網絡和計算機在學生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相信學生對此也有著很大的好感。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是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一種,也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
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板書和教材來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難免有些單調,學生也會因此降低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但是多媒體教學就不一樣了,在多媒體上展示課件、觀看視頻,以多媒體為載體的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為多媒體是學生經常接觸的事物。多媒體教學,在直觀的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帶來沖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形成豐富合理的教學結構,達到優(yōu)化教學課堂,提高實效性的目的。筆者建議,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多利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做意志堅強的人》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視頻,通過視頻,激起學生內心深處的共鳴,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了解到十大人物的堅強和正直。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沖擊,相信學生對“意志堅強”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對這一單元的內容也會產生濃濃的學習興趣。多媒體的用途還有很多,用它來展示課件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總而言之,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課堂實效性有著非凡的意義。
三、運用案例激發(fā)學生興趣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學習思想品德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生觀。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利用案例進行教學,是一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就是利用案例進行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典型案例進行思考和討論,利用學過的專業(yè)知識對案例進行詳細的分析,增強思想品德知識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利用案例來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處理好案例和教材內容的關系。教材才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案例是一種變相的輔助工具。因此,案例的選擇一定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也就是說,案例和教材要有密切的聯系,也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利用教材知識解決案例問題。在學習維護權益相關內容時,可引入這樣的案例:劉女士發(fā)現有人在偷自己的錢包,就拼命往回搶,其姐也過來幫忙,誰知又來了四、五個年輕男子,一起毆打劉氏姐妹。雙方相持五、六分鐘,有上百人圍觀,無一人幫忙,最終以劉氏姐妹受傷、錢包被搶而告終。這個反面案例引起了學生的激烈討論,經過對案例的探究,我們明白了不僅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要維護國家、集體和他人的權益,這是我們的責任。案例教學法能夠通過豐富的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共鳴,引起學生的學習情趣,應當合理利用。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教師要合理利用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更加具有時效性。
參考文獻:
[1]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起政治課教學的快樂漣漪[J].李秀麗.科技資訊.2014(12).
[2]新課程下如何教好初中思想品德課[J].崔穎超.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