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露
摘 要: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都是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教學應該是連續(xù)的、有統(tǒng)一的思想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實際上,當前不少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和初中階段的教學存在了銜接不當?shù)葐栴},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到了小學教學和初中教學的質量,影響到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F(xiàn)代教育必須要綜合考慮,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解決好銜接的問題,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學英語;實踐與思考
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最重要的兩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好處理其銜接的問題。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從學生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待和解決問題,而這是傳統(tǒng)的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最大的問題。銜接的不合適使得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會出現(xiàn)比較大的問題,這一情況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教師必須要處理好這一問題,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保駕護航。
1教師與學生情感的銜接
學生從小學升到初中,他們將面臨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新的班級、新的老師,包括新教師的教學方法、板書、講課時的聲音、言談舉止等,這都需要一個適應期。要讓學生快速適應新的環(huán)境、新的教材、新的學習,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前提,因此教師要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初中學生個性強,叛逆心理強,老師應該考慮他們的歸屬感、被需要、被尊重以及獲得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教師要多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用親切和藹的語氣,用期待的目光去感染他們,用真切的愛心去關懷他們,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做他們又敬又畏的老師。
教師還要創(chuàng)造寬松、友好、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講究教學藝術,用真誠的態(tài)度和虛心好學、嚴謹治學的行為去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獲得他們的敬佩和信賴。比如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表揚,少指責和批評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無論對優(yōu)秀生或學困生,都應該一視同仁,盡量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及時鼓勵學生的成功,耐心誘導、啟發(fā)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
2實施語音、詞匯教學前移做好銜接
大部分學生在小學六年級不能按音標拼讀生詞,初一的詞匯量很大,這勢必會影響初中英語的學習效果。因而小學要加強和鞏固國際音標的教學,尤其是對六年級的學生,要加強這方面的高度重視,并做好語音、語調(diào)、拼讀等方面的補救工作。讓小學生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個學期內(nèi)對整個小學階段所學的主要語音進行比較全面和系統(tǒng)的復習,為他們進入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更為扎實的基礎。在語音教學中,要使學生初步獲得語音、語調(diào)、句子重音、連讀、不完全爆破等技巧。學生模仿時,先讓全體學生聽清、聽懂、聽準,聽錄音材料,再讓他們反復操練、大聲模仿;并嘗試利用音標進行單詞的拼讀練習。
在承上啟下的六年級英語教學中,我們適當?shù)恼故緦嵨锘驁D片,示范動作或表情,讓學生在理解語言材料和詞義的基礎上大聲跟讀、模仿和朗讀。為讓學生進入初中做好詞匯銜接,幫助他們適應今后的中學英語學習,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樂趣。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要搞好師生關系,教師在課堂上應做到:①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做學生的朋友;②注意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年齡增長了,個性也加強了,不同的個性,其學習方法和特點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全盤考慮學生的個性特征,性格外向的學生可以多安排一些表演性質的學習活動,而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則盡量避免他們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回答問題,對不同性格的學生也應采取不同教學方式,使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愉快高效地學習。
4以活動的方式
如果教師只是要求學生機械地模仿背誦,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應該在原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情景,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能有更多的機會說英語。例如:六年級下冊Unit 3(Asking the way),在學習了對話后,我打破原文的束縛,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編有關問路的對話。有的學生設計了去泰興購物中心的情景,有的學生泰興公園的情景,有的學生還設置了去這些地方的方式、如何問路等,非常生動、真實。自由對話有時還可以再上升到自由辯論。
5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
促使中小學生產(chǎn)生外語學習動機的心理成分主要有:外語學習的態(tài)度、興趣和情緒。
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端正學生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要讓學生知道:雖然英語不像母語那樣有生存環(huán)境逼迫他去學好,但未來社會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對人才的要求日趨國際化。掌握一門甚至幾門外語的專業(yè)人才才能滿足社會需求。
保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一新生正處在身心都在成長的階段,好奇心強,興趣廣泛,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得以長期保持。
調(diào)動和調(diào)整學生積極的學習情趣:良好的心理體驗能促使學生對外語學習產(chǎn)生愉悅的情趣,反之,則產(chǎn)生厭學情緒。而這種情緒體驗又會以程度不同的焦慮反映到了學習行為上。葉克斯.多得森定律證明:只有適度的焦慮才能產(chǎn)生最好的學習效果。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以鼓勵為主,多用激勵的目光和言辭來調(diào)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學生也要學會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保持適度焦慮以達到最佳學習和應試效果。
總結:
解決小學與初中英語銜接問題,有助于我們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和內(nèi)容,推動我國英語教學的有序發(fā)展。學校、家庭和社會重視小學與初中英語的銜接。如果小學與初中英語銜接這一問題得到合理科學的處理,將會影響整個英語教學過程。在現(xiàn)代初中階段和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待學生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通過合適的方法保證學生的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wǎng)組.2011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小學英語)[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