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摘要: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和探究性很強的學科,教師的生物教學和研究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該學科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嚴謹性。隨著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不斷發(fā)展變化,初中生物教師應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轉變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具備科學求實的學習態(tài)度。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學會自我反思,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合其個性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實踐性;反思
初中生物是一門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學科。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一些教師不能適應這種改變,因此在教學中就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地進行反思,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新的教學觀念無法有效的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現(xiàn)階段,雖然很多教師對新課改進行了一定的學習和交流,但是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長期以來形成的教學習慣很難進行改變,教師雖然對新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在實際的生物教學實踐活動中卻無法很好的將新的教學觀念應用到其中。很多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只是一味的向學生講授生物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這種陳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利于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開展。
2.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仍舊存在于生物課堂中。
現(xiàn)階段,高等院校仍將中考當做衡量學生綜合能力的標尺,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一定的升學目標,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初中生物課程的知識點非常繁瑣,教師在教學中通常采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師只顧講自己的課,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嚴重違背了新課改的教學要求。
3.生物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過于單一。
目前,我國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除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外,還要帶領學生進行教學要求的相關生物實驗。整個初中生物課堂的氛圍顯得枯燥乏味,教師和學生都表現(xiàn)出一種按部就班的狀態(tài),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和思路學習,生物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過于單一,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只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為了考試而去學習生物知識。
二、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反思
針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經常進行自我反省,不斷更新并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使自己的教育思想能夠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優(yōu)化生物教學模式,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將夯實學生的生物基礎知識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使學生能以科學求實的態(tài)度學習生物知識。
1.將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實踐中。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現(xiàn)代初中生物教學要求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有效的融入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內容中,并針對初中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將其貫穿到生物教學的全過程中。新課標要求初中生物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用于創(chuàng)新和自主探究的綜合能力,在初中生物課中講述“植物標本采集”時,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認識植物,還要讓學生接觸大自然,了解各種制度,弄清植物的科學研究價值。
2.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重視教學情境的營造。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初中生物教學模式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將教師放在教學的主導位置,教師應該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堅持和學生處在平等的地位,讓學生成為初中生物課堂的主人,一起為生物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獻計獻策。例如,教師在講述“生物變異”的內容時,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對其進行討論,然后讓各小組選取一個代表對討論的結果進行陳述,這樣教師才能充分了解到他們對相關知識的興趣點有哪些,教師再針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對其給予一定的引導和規(guī)范。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鼓勵學生大膽思考、質疑和探索,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感興趣,并全身心的投入到初中生物知識學習中。
3.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
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絕不能按部就班,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束縛,針對當前生物教學課堂情況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生物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除了使用板書教學以外,還要將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音頻、視頻軟件直觀的了解到生物現(xiàn)象的本質,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學習生物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述“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讓學生觀看花朵開放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才會對生物知識更感興趣,進而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4.正確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作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就要在指導方法上下功夫,方法對頭,才能走捷徑。 在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方法有多種,其中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雖然如此,但仍需要教師在方法上給予正確的引導。比如在沒有講授新課之前讓學生事先閱讀相關的課文內容,先讓學生擬定好提綱,帶著問題去閱讀,閱讀后讓學生提出質疑,指導擬定的預習提綱,縱覽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讀細讀,這樣對學生來說可加深印象,便于掌握學習的知識。例如在講授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一節(jié)時,讓學生自擬提綱,掌握新陳代謝的兩個過程是什么?明確新陳代謝的概念包含哪兩層意思?在指導學生擬定閱讀提綱時要力求懸念性、啟發(fā)性,趣味性,以激發(fā)學生的探求知識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師在教學進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全文或一個、幾個重點段落。還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生物課外參考書種類繁多,要告訴學生遵循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原則,同時做好筆記,去粗取精。課外書籍的閱讀,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和熱情,最重要的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結: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很多初中生物教師已經認識到教學問題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在生物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還是存在種種問題,許多問題的反思都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初中生物教師只有不斷進行反思,才能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目標,才能為初中生物教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尹娟.如何解決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理科考試研究.2014(18).
[2]沈敏芳.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研究[J].求知導刊.2014(09).
[3]張麗華.研究性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