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摘要:蒙學經典《弟子規(guī)》是依據(jù)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是先賢對做人道德、人們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總結,是待人處事的道理、具體方法。而且學習《弟子規(guī)》,對幼兒認知能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有益于孩子陶冶情操,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本文從培養(yǎng)興趣以及孩子好的行為習慣等來探討中班幼兒學習《弟子規(guī)》的好處。
關鍵詞:弟子規(guī);行為習慣;中班幼兒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良好性格養(yǎng)成的起點,0-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嬰幼兒對最初行為印象最深刻,反復幾次以后便形成心理定勢,這種心理定勢穩(wěn)固以后便成了性格?!吧倌耆籼煨?,習慣成自然”?!兜茏右?guī)》以學規(guī)、學則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學習和品德修養(yǎng)方面的指導,結合《弟子規(guī)》,日常生活中接納幼兒、引導幼兒、激勵幼兒,使幼兒在良好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中學會快樂地生活、學習、成長。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我認為以《弟子規(guī)》為載體,培養(yǎng)大班幼兒文明禮讓行為習慣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一、幼兒園的引導途徑
1、教學活動引導途徑。在教學上,我們抓住孩子的心理,通過提問結合平時做的游戲,一點點細化《弟子規(guī)》的內容,落實到孩子的生活中。根據(jù)學習內容,要求他們對長輩鞠躬行禮,端茶、放物,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很適合幼兒的教育。
根據(jù)中班幼兒的思維主要依據(jù)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對它們進行聯(lián)想這一特點,我把要教授的《弟子規(guī)》中的相應部分結合圖畫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講給幼兒聽。當孩子聽得懂小故事和明白老師解說的各種現(xiàn)象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記憶效果也顯著了。每周一教授一個新內容,其余時間把已經學過的部分適當復習,這樣幼兒就不容易忘記。
2、動畫片興趣教學。動畫片是幼兒熟悉喜愛的,每天下午的小點心后,我都會播放《弟子規(guī)》的卡通小故事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每次活動我都力求有聲有色,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弟子規(guī)》,在潛移默化中將《弟子規(guī)》的精髓印在腦海里,讓孩子們仔細慢慢地吸收它,充實自己。
3、成語接龍游戲途徑??菰餆o味的說教,對于成年人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更別說是4、5歲的中班孩子。為了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然接受《弟子規(guī)》文化的熏陶,我根據(jù)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朗誦接龍比賽。男女生分為兩隊接龍,或師幼接龍,順利接龍成功的一隊可以獲得大蘋果獎勵,提高孩子們學習積極性,也增添了樂趣。
4、評比優(yōu)秀幼兒途徑?!缎抡n程》倡導以幼兒為主體,讓孩子們學會自主探究。在我的課題研究中,這一點得到了良好的體現(xiàn)。中班孩子已經有了判斷對錯的能力,我充分發(fā)揮他們的這一能力,并結合幼兒愛說、愛表現(xiàn)自己的這一特點,讓他們在自主探究中,充分領略《弟子規(guī)》的要點,每周評選出文明幼兒。
二、影響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1、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幼兒園里,大家從小班就養(yǎng)成一日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習慣,都能做到飯后漱口、飯前便后洗手等。但是回到從小生活的家里,這些行為習慣很容易被擱置。我結合健康領域的相關內容,與孩子們開展了一次故事會。故事中健健小朋友起床了不漱口,飯前便后也不愛洗手,最后只能到醫(yī)生阿姨那里去拔牙,看肚子疼的毛病。在活動的最后,我請孩子們一起誦讀《弟子規(guī)》的相關內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并將這幾句用簡筆畫表現(xiàn)出來放在語言區(qū),讓孩子們時時都能看到,提醒自己養(yǎng)成文明的行為習慣。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F(xiàn)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缺乏愛心、不尊敬長輩、自私、合作與分享能力差等問題。而現(xiàn)代的教育,在對孩子道德品行的培養(yǎng)上嚴重缺失,學《弟子規(guī)》就是要讓他們學習待人接物,用一些好的行為去引導他們,通過不斷強化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隨著國家放寬二胎政策,整個中國邁入“二胎潮”。對于大班這些已經有點懂事的孩子們來說,突然有個弟弟妹妹會給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
在學習弟子規(guī)“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時候,我特意花了一定時間來解釋,并結合繪本故事《我又有了一個弟弟》引導幼兒理解兄弟姐妹在一起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要學會謙讓弟弟妹妹。謙讓不僅表現(xiàn)在對自己的弟弟妹妹方面,還有很多小朋友是獨生子女,他們習慣自己是唯一,遇到問題時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特別在做客過程中,孩子們之間很容易發(fā)生爭搶行為,導致不歡而散。我選擇繪本故事《做客真麻煩》,讓孩子們學習怎樣才能做到文明做客,包容謙讓其他好朋友。
3、家園共同合作,促進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家長反映孩子在家比較任性,依賴性強。在幼兒園里已養(yǎng)成良好文明的行為習慣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廢止。甚至有個別幼兒不會使用禮貌用語,見到長輩,直呼其名。因為種種現(xiàn)象,我們不得不重視幼兒文明禮讓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家長也意識到這點。班級利用家園共育、家校路路通等一系列活動,將孩子的情況、學習的《弟子規(guī)》的內容通過家校路路通發(fā)給家長,在班級網站和班級門口提供培養(yǎng)孩子文明禮讓行為習慣的指導方法。在這學期家長積極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在家也與孩子一起學習《弟子規(guī)》,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結語
《弟子規(guī)》以精煉的語言高度概括了為人子弟立身處世的規(guī)范與要求,使得儒家德育進一步向生活德育轉變。通過半年多《弟子規(guī)》的教學,我看到了幼兒從《弟子規(guī)》中學到了很多實在的做人準則。見到老師會主動問好,“老師好”、“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多了;打架,罵人的事件少了?!兜茏右?guī)》對于提高孩子的德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它能幫助幼兒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敦厚善良的心性。
參考文獻
[1] 莫婉藝.幼兒園開展《弟子規(guī)》初探[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2):319-319.
[2] 張乃艷.利用《弟子規(guī)》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J].家庭與家教:現(xiàn)代幼教,2009(11).
[3] 張瑜.幼兒園經典古詩文教學中的三種策略[J].考試周刊,2014(38):188-188.
[4] 王蓓.國學經典,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推動力[J].考試周刊,2015(39):186-186.
[5] 曹蓓.學習《弟子規(guī)》三部曲——《弟子規(guī)》“行于”幼兒一日活動中[J].新課程:小學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