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要】在小學教育教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邏輯性、體系性以及抽象性是數學學科的主要特征.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對外界事物的接觸機會也較少,因此,其對具有抽象性的數學學科的理解與接受能力十分有限.教具與學具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有利于解決這一問題.本文中,筆者主要針對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教具與學具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具;學具;使用
數學學科具有明顯的抽象性特征,而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小學生的理解與接受能力較低.為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能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教師往往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具,并讓學生利用學具進行模擬.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使用教具與學具應注意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教具、學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基于這樣的目的,教師在運用教具、學具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運用教具、學具進行教學的時候,應注意把握教具、學具的應用尺度,由于部分數學知識是可以使用推導的方法獲得的,因此,在這種沒有必要應用教具、學具的情況下,就不應使用教具、學具進行教學;第二,在運用教具、學具進行教學的時候,應當把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當作主要目標,應從抽象到具體,再從具體到抽象,而不能是表面的、直觀的東西;第三,在運用教具、學具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具,以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加深對抽象數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第四,在運用教具、學具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合理把握時間,不能把數學課堂變成操作課.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使用教具與學具的對策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使用教具的對策
第一,教師應當科學地、準確地對教具進行操作.科學使用教具是開展小學數學教具教學的前提,若教具教學缺乏科學性,那么也不會有說服力.教具教學是否能夠準確體現(xiàn)出數學的邏輯性以及嚴謹的特征、教具教學對抽象數學知識的具體化是否規(guī)范,直接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準確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因此,教具的使用必須做到表達準確、干凈利落.第二,教師應當合理把握時間,不能把數學課堂變成操作課.在開展教具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使用合理,而不能一直使用,否則學生就會出現(xiàn)厭煩心理,此外,在開展教具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讓學生有發(fā)揮主體思維的機會,通過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加深小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第三,在運用教具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有機結合傳統(tǒng)教具、電子教具,以知識的特點為根據,靈活利用傳統(tǒng)教具、電子教具,發(fā)揮出兩者的優(yōu)勢,而且傳統(tǒng)教具、電子教具的結合使用,還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避免學生出現(xiàn)審美疲勞,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其在相對比較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從而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對“有余數的除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就地取材,拿出6支粉筆,然后,提問學生:“同學們,這里有6支粉筆,如果一個粉筆盒里放3支粉筆,那么需要多少個粉筆盒呢?”這一數學知識是學生已經掌握的,因此,學生可以很容易地回答:“2個.”之后,教師拿出7支粉筆,提問學生:“同學們,這里有7支粉筆,如果一個粉筆盒里放3支粉筆,那么需要多少個粉筆盒呢?”學生根據上述方法思考,結果發(fā)現(xiàn)最后剩下來1支粉筆,這時學生就會思考:“這1支粉筆不能放在一個粉筆盒里,因為數量不夠,又不能放在這兩個粉筆盒里,怎么辦呢?”這就出現(xiàn)了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同學們知道這支粉筆叫什么嗎?”有的學生會回答:“余數.”教師就可以說:“對,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一下有余數的除法.”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自然而然地找出新問題,通過利用教具,不僅讓學生認識了余數,還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使用學具的對策
第一,學具操作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所以,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而且樂于參加各種活動.采取學具操作的模式,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第二,學具操作必須選擇合適的時機.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前準備好學具,并選擇恰當的時機讓學生親自操作.這是因為過早展示學具極有可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從而會使教學效果降低;而過晚展示學具,又會出現(xiàn)實踐與理論脫節(jié)的問題,無法得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基于這樣的原因,教師要把握好時機,提高學具的使用效率.
例如,在對“口算20以內的加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先提出一個問題:“學校上星期購置了8個排球,又購置了5個足球,學校一共購置了多少個球?”之后,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如下操作,把球裝在箱子中,每個箱子只能裝10個球.學生通過討論,有兩種裝法:第一種是把8個排球與2個足球裝滿一個箱子,還剩下3個足球;第二種是把5個排球與5個足球裝滿一個箱子,還剩下3個排球.之后,教師讓學生上講臺使用學具演示裝法,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裝法列出計算公式,并引導學生思考8+5應當怎樣計算.學生經過親自動手操作、體驗,很容易得出答案.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教具與學具,可以幫助小學生加深對抽象數學知識的了解與認識,從而有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延霞.小學數學課堂有效使用教具與學具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9):136-137.
[2]王芳.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有效使用教具學具[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