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娟
摘 要:很久以前,蝴蝶就以其身美、形美、情美被人們欣賞,歷代詠誦。每一只美麗的花蝴蝶,它們的前身都是一只丑陋的毫不起眼的毛毛蟲,只能在很小的范圍活動,哪也去不了。有人會嘲笑它、忽視它,甚至有人厭惡它,但是它毫不氣餒,從不放棄自己,默默地奮斗、成長,不斷進步,突破自己,終于有一天掙脫束縛,破繭而出,羽化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蝴蝶象征著愛和自由!
關鍵詞:花蝴蝶;班級文化;滲透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身上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比如,有的孩子自私,以自我為中心,不懂感恩;有的孩子自卑,膽怯,性格內向;有的孩子對集體漠不關心,沒有歸屬感;有的孩子說話粗俗,不文雅……這一系列問題,是很多班主任會遇到的,也讓我非常頭疼。在班務工作中,我們一樣一樣去解決這些問題,解決了這樣問題,那樣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班主任除了班務工作,大多都擔任著繁重的學科教學工作,往往有顧此失彼、力不從心的感覺。什么是班集體?對孩子們來說比較抽象,怎樣以一種形象具體的方式讓孩子們來認識集體?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一種一舉多得的方法,把這些問題整合起來,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用一種孩子們喜歡的方式潛移默化地進行教育,而且這種教育方式具有可持續(xù)性。于是我開始了探索。
直到在學校的一次班隊文化活動中,要求每個中隊取一個小朋友喜歡的名字,讓每個中隊有自己的風格。每個班級取得五花八門,都有自己特殊的含義,比如“雄鷹中隊”“向日葵中隊”“遠航中隊”等。我給自己班上的中隊取什么名字好呢?有一次,我?guī)е⒆觽冮喿x一首小詩,讓我豁然開朗:“蝴蝶就是花,花就是蝴蝶。蝴蝶是飛舞的花朵,花是停歇的蝴蝶?!倍嗝赖男≡姡 盎ê嘘牎边@個名字像閃電一樣正在我頭腦中閃過。孩子不就是祖國的花朵嗎?在他們的成長的過程,不正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嗎?只要孩子們相信自己最終會成為一只美麗的“花蝴蝶”,他們就不會因為自己現(xiàn)在是一只“丑陋的毛毛蟲”而自卑。因為他們明白,花蝴蝶的前身就是一只毛毛蟲!而且蝴蝶,是情與美的精靈!古時的化蝶故事,就告訴我們,千百年來,蝴蝶是懂得愛、付出和感恩的精靈!孩子們天生喜歡美麗、貼近自然的事物,“花蝴蝶”也一定是他們喜歡和易于接受的。我要讓孩子們“認識花蝴蝶—愛上花蝴蝶—蛻變成花蝴蝶”!順便解釋一下,我為什么不用“蝴蝶”,而用“花蝴蝶”?因為花蝴蝶還有這樣一層寓意:“孩子是祖國的花朵,蝴蝶是飛舞的花!”同時,我個人覺得認為,蝴蝶里的白色的是蛾子,還有純黑色的蝴蝶,都不美!孩子是美的,自由的,懂得愛的,他們的成長過程就是一種蛻變,一種破繭而出的過程!一種展翅高飛的過程!所以他們都是“花蝴蝶”!
一、讓孩子們認識花蝴蝶
教室文化布置,一律用蝴蝶做裝飾,孩子們春游,搞集體活動,都戴蝴蝶結。讓他們知道我們是“花蝴蝶”中隊,讓他們感知“花蝴蝶”的存在,以及它們是如此的美麗,讓孩子們喜歡上這美麗的精靈。
二、讓孩子們知曉蝴蝶的故事
明白蝴蝶變身的意義,學習蝴蝶的精神!
三、讓孩子們知道,其實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只美麗的花蝴蝶
或許我們不完美,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就像蝴蝶的前身——毛毛蟲一樣。但是隨著我們的成長、奮斗,總有一天會破繭而出,成為一只美麗的蝴蝶。
四、對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只美麗的花蝴蝶。所以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我會對不懂感恩的孩子講:“你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一只是大愛,另一只是奉獻。”我會對自卑的孩子講:“你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一只是自信,另一只是自強?!蔽視δ懶〉暮⒆又v:“你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一只你是勇敢,另一只是堅強?!薄疑踔吝€會對家長講:“孩子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一只是爸爸,另一只是媽媽!”是啊,有了這些翅膀,孩子們才會飛得更高,飛得
更遠!
五、我會對孩子們講什么是“蝴蝶效應”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或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我借此告訴他們每個人在集體中的重要性,在集體中我們都是集體的主人,熱愛集體!
六、班集體的管理中,我們往往會把班集體分成小組,中隊分成幾個小分隊
我在命名中,將中隊命名為“花蝴蝶中隊(班級)”,各小分隊(小組)命名為:紅蝴蝶小分隊(小組)、藍蝴蝶小分隊(小組)、金蝴蝶小分隊(小組)、綠蝴蝶小分隊(小組)。這樣的命名生動形象,各小組,既有獨立競爭性,也有集體歸屬感和合作意識!也便于班級管理??梢哉f,“花蝴蝶班級文化”無處不在!
七、以“花蝴蝶”為線索,將所有班務活動串聯(lián)起來
開展“蝴蝶飛飛”的戶外活動,“蝴蝶翩翩”的文藝活動,“飛得更高”的體育活動,“蝴蝶與花”的美育活動等,讓孩子們有這樣一些理念:“我是美的,我總有一天會成功,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我是情美精靈,我懂得什么是愛,我會努力奮斗……我們班是個團體,我是團體一分子,我很重要……”孩子們如果有了這些意識,許多班務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同時我做好活動記錄冊、文字圖片、反思、錄像等,做好相對完整全面的記錄。
通過“我的花蝴蝶文化”班級文化的研究實施,對孩子們來說,原本自私、自我為中心、不懂感恩的孩子,知道付出,知道了關愛他人;原本自卑、膽怯、性格內向的孩子,明白了自己原來是一只毛毛蟲,總有一天,會破繭而出,變成一只花蝴蝶;原本對集體漠不關心、沒有歸屬感的孩子,明白了自己是花蝴蝶中隊的一員,并以自己的集體為榮;原本說話不文雅的孩子,知道了自己是一只美麗的花蝴蝶,明白了應該行為美、言語美,對美好的事物有強烈的追求。對班主任來說,班集體凝聚力會大大增強,班主任用“花蝴蝶文化”將班級各種活動,孩子思想行為,班級文化建設整合起來,班務工作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且班務工作具有一定的持續(xù)性。孩子們對班集體有了歸屬感,參加班隊活動的積極性大大加強了。
參考文獻:
[1]戴春雷.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J].天津教育,2014(17):91-92.
[2]張明強.淺談班主任如何來增強班集體凝聚力[J].教育,2016(1):298.
編輯 賀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