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啟儒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學習,把激勵式遞進教學法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進一步激勵學生們學習數學,使得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充滿興趣,從而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激勵式遞進教學法 初中數學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159-01
激勵式教學法與以往的教學方法是有所區(qū)別的,激勵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必須要改變以往那種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在初中數學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作為了設計者而且還是執(zhí)行者,他們所做的教學活動與教學質量有著直接密切的聯系。以前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跟不上當前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步伐,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當把自己的定位把握好,而且還應當充分考慮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根據這些來制定出與當代教育要求相適應的激勵式教育方法。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遇到能力相當的學生卻取得不同成績的原因
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并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分為好幾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激勵學生的程度不一樣與所達到的效果不一樣。通常情況下來講,初中學生的數學成績會被自身的能力水平與動機激發(fā)程度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所影響,其實說得簡單點兒也就是學生的數學成績就是他們的數學能力與動機激發(fā)程度兩者的乘積,從這當中就能夠非常明顯的看出,一個學生數學成績的高低與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教師對他們的動機激發(fā)程度有著緊密聯系,如果他們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越強,然后教師對他們的動機激發(fā)程度越高,那么他們的數學成績理所當然就會越好。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成績,其中通過激發(fā)鼓勵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數學教學中所應當遵循的激勵原則
(一)激勵應當做到獎懲適度。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獎勵與懲罰不適度,那么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激勵效果產生影響。當有一些學生的數學成績進步很大的時候,教師就應當給予獎勵。如果獎勵較輕的話會起不到獎勵的效果,如果獎勵較重的話,會讓學生感到非常的驕傲,感覺自己非常了不起,從而失去了提升數學成績的欲望。
(二)激勵應當因人而異。在數學教學中,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不一樣的,對學生激勵的方法必須要因人而異。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應當激勵他們達到預期目標。對于成績非常好的學生,教師要激勵他們達到更高的水平。如果所有學生的學習目標都一樣,那么學習差的學生會感到特別吃力,而學習好的學生會感覺沒有挑戰(zhàn)性。
(三)激勵還應當遵循時效性。教師應當在第一時間之內激勵學生,當某位學生在數學競賽當中取得了名次,那么教師需要馬上表揚,只有這樣才可以很好地激勵學生,而不是等比賽過了一段時間后才表揚,這時學生對于表揚也不在乎了。
三、激勵式遞進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開拓學生的能力。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經常鼓勵學生參加智力比賽與數學競賽等活動,對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在訓練和學習以及應用中進行發(fā)展。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各方面的能力,在解答數學題的時侯采用了舉一反三這種方式,學生應當全身心投入并且積極參與,這樣才可以使得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發(fā)展。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講授課本知識,而且還需要多鼓勵學生去探究,積極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應該根據靈活的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從各種不同的方面去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化學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養(yǎng)成主動學習數學的好習慣。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給學生制定一個能夠實現的目標來激勵學生。讓學生們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從以往消極學習變成積極學習。當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以后,教師可以對其進行獎勵,這樣學生們才會有努力的動力,假如在學生達成目標之后,教師沒有對其進行獎勵,這樣長期下來,學生就會對數學喪失信心,當然也就不可能提高學習效率了。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激勵式遞進這種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幫助,利用激勵式遞進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做出努力的行為,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學習的動力,對于完成預定目標是非常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張志:激勵式遞進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初中生數學教學與研究,2014年09期
[2]韋輝梁:初中數學教學的方法[J].初中生之友青春版,201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