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倩
摘 要: 教育與生活的關系密切,近代學者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奠定了生活教育的理論基礎。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生活是寫作源泉,對于初中記敘文寫作而言,更是如此。教師可以從生活教育理念出發(fā),對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生活教育 記敘文 教學現(xiàn)狀 教學策略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近代學者陶行知是探討教育與生活關系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奠定了生活教育的理論基礎?!吧罴唇逃边@一理論直接且非常鮮明地回答了教育理論與實踐中最核心的問題,即生活與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問題。陶行知在揭示“生活即教育”內涵時,曾經這樣說道:“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盵1]這句話可以解讀為兩層含義:一方面是說教育來源于生活,教育是在社會之中的,另一方面是說教育和學校要為生活﹑社會服務,教育要滿足人民的需要。教育的過程要與生活過程和社會過程聯(lián)系起來,“生活教育”說到底就是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在“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有三點最基本的內涵,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教育不能脫離社會實際生活,教育要為了改造社會生活而存在,兩者密切相連,生活決定教育,只有當教育與生活相結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育本身脫離了生活,那么就稱不上是教育。教育任務是不斷提高現(xiàn)實生活質量,使生活不斷向前和向上發(fā)展?!吧罴唇逃笔巧罱逃碚撝械暮诵乃枷??!吧鐣磳W?!敝傅氖菍W校必須與社會進行密切聯(lián)系,從而擴大學校對社會的影響。這個主張有兩個意思:首先,必須把社會與學校這兩者更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把學生從學校這個相對封閉的區(qū)域中解放出來,使學校對學生教育的作用不再單一地局限在學校內;其次,要把學校辦成更加貼近社會實際情況的,從而影響社會發(fā)展?!敖虒W做合一”,實際上指的是知行合一,行,就是做,是實踐;做是第一,知才是第二。這樣就改變了舊的傳統(tǒng)教學中脫離生活、社會和實際的弊端,把單純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轉移到培養(yǎng)學生生活力及創(chuàng)造力的軌道上,做到學以致用。
陶行知認為,教育源自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應該為這個社會生活服務,在改造社會生活中發(fā)揮最大作用。
二、社會生活與作文教學的關系
語文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具有極強的社會生活性,決定了語文教學應該源自于生活,與生活同在。其中語文教學中占據“半壁江山”的寫作教學更是如此:命題、寫作、批改、講評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這幾個環(huán)節(jié)都與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就提出了相關的規(guī)定,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學生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越充實,作文內容越豐富?,F(xiàn)代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充實,才會表白出、發(fā)行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2]。由此可見,生活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初中生記敘文寫作同樣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有了生活,才能有所思和有所感,才能更好地寫作記敘文。
作文教學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其實是用語音文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和思想。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培養(yǎng)個性且完善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和理解。
三、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
記敘文是對生活中人、事、景和物的敘述及描寫,是表現(xiàn)日常精彩生活的最好載體。記敘文寫作是初中作文教學和作文訓練的主要內容,是學生進行考場作文的首選文體。初中語文新課標對初中生寫作記敘文應具備的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3]。然而,我校初中生記敘文寫作現(xiàn)狀令人擔憂,無論是教師的寫作教學,還是學生的作文,都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
寫作教學沒有系統(tǒng)性,記敘文教學也是如此。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具備多方面條件,包括生活素材的積累、體驗及感悟,從文章的構思、選材、立意、布局謀篇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這是需要多方面進行訓練和提升的,教學沒有可操作的、指導性強的理論和實踐指導?,F(xiàn)今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重閱讀輕寫作”的現(xiàn)象。寫作教學應該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閱讀教學篇目很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及作文教學難度大,對教師素質要求高等因素造成上述情況。在作文教學中,長期以教師為主體,忽視學生個體的情感表達。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作文的命題還是講評,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往往把作文寫作視為任務,勉強應付,很難喚起寫作激情,導致作文質量不高,作文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單一和僵化。
就學生作文而言,其中存在許多問題。按照常理,經過小學訓練,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對記敘文寫作和訓練應該駕輕就熟,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水平令人擔憂。
第一,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不愿寫作,記敘文寫作也是如此。一是學生視寫作為任務,而不是出自內心情感的表達。二是一些學生不知道寫什么內容,或確實不會寫,也寫不好。
第二,作文題目相對比較平淡﹑老套,學生所選材料范圍比較狹窄。為鼓勵同學們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老師往往會選擇那些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如“那一次,我 ?搖 ?搖”;“?搖 ?搖的滋味”;“我學會了?搖 ?搖”;“我不后悔?搖 ?搖”等。按照常理,如今學生都曾感受過童年的歡樂或成長中的一些小坎坷,都經歷過一些成功的喜悅或者失敗的痛苦,都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讓人感動或讓人憤慨的人和事,雖然平凡,但是印象深刻,能夠暢所欲言……然而,一些學生所敘的事情或者胡編亂造、離奇虛假;或者是一些年舊舊事;或者套用一些范文,讓人覺得似曾相識。寫父母,就是我半夜發(fā)燒,父母送我去醫(yī)院;下雨天爸媽給我送雨傘;晚上父母為我蓋被子。寫同學,不是大雨天同學不惜自己淋雨把傘借給我,就是和同學發(fā)生一些矛盾,當自己醒悟過來想重歸于好時,發(fā)現(xiàn)同學已到異地求學……總之,學生不善于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和思考生活,當然就無法把生活素材靈活運用到作文當中。
第三,作文語言不夠生動,描寫十分蒼白,缺少細致描寫。記敘文是記事和寫人的文章,通常用的是敘述型語言和描寫型語言。記敘文語言既要求文字通順、表達流暢,又要求語言具備一定的生動性和形象性。要求在敘述的基礎上,將描寫的人物和景物的存在及變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來,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和如臨其境。但是,我們從初中生的記敘文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無法將一些細節(jié)描寫出來。因此,刻畫的人物比較單板干癟,描寫的場景不夠生動。
第四,學生作文審題立意能力不強,立意較為膚淺。記敘文的立意是通過寫人和記事表現(xiàn)作者中心思想,但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同學們往往缺乏審題意識,不注意文章的立意,隨意盲目地寫作,以致偏題、離題,或者立意相對膚淺、幼稚,沒有深度。
由此看來,初中記敘文寫作現(xiàn)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
四、初中記敘文“生活化”寫作教學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主張教育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與兒童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首先強調生活是寫作的創(chuàng)作源泉,寫作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活閱歷,指導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其次倡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及套話。記敘文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通過對初中記敘文寫作現(xiàn)狀的分析,發(fā)現(xiàn)初中生普遍對記敘文寫作不感興趣,這是制約初中生記敘文寫作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教師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教師在命題時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把生活作為背景進行作文命題。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到不同身心發(fā)展階段的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命題時應該注意這一點。葉圣陶先生說:“凡是賢明的國文教師,他的題目應當不超出學生的經驗范圍,他應當站在學生的立腳點上替學生設想,什么材料是學生經驗范圍內的,是學生所能寫的、所要寫的,經過選擇才定下題目來?!盵4]由此可見,教師所起的命題是要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的。其次,積極評價,進行多樣化評價,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教師在給學生作文寫批語的時候,應該遵循一個原則——以鼓勵為主。他們一次一次地寫了那么多篇作文,總有幾篇相對而言是寫得較好的,教師應該適當地給予贊賞,多采用鼓勵性評價,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辦班級刊物展現(xiàn)班級優(yōu)秀作品,甚至編寫班級或個人的優(yōu)秀作文集。同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向報紙、雜志投稿。這些方式方法可以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二,充實學生的生活?!缎抡n標》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背鋵嵉纳鐣钍怯洈⑽膶懽鞯脑搭^活水。在平時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活動。走出教室,走進校園,感受四季變化,從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也可以把語文書中的一些篇目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融入其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從而了解內心變化。更可以從閱讀中積累生活素材,現(xiàn)在很多中學生的課業(yè)任務十分重,平時過著學校﹑家里兩點一線的生活,直接經歷的生活十分有限,此時則應該多閱讀,通過閱讀等間接方式體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傊_展多種語文活動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和體驗生活的良好習慣,從而給寫作創(chuàng)造更多源泉,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東西寫,有所發(fā)揮。
第三,在課堂上開展片段寫作訓練,從而提高學生整體記敘文寫作能力。寫整篇作文十分重要,從作文審題開始,可能需要大量時間。因此可以根據具體所學課文,結合寫作訓練重點,指導學生進行片斷練習,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例如,我們在初中階段學習了很多經典課文,可以當堂模仿并訓練,也可以根據作文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片段式訓練。從作文的審題、立意、構思、選材、布局謀篇到行文等各個方面加以指導,完善記敘文寫作各個環(huán)節(jié)。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與生活有著密切關系,記敘文寫作更是如此。然而,在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引導學生自覺關注社會生活,感悟社會生活。因此,同學們的記敘文寫作往往脫離生活實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導教育和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與兒童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強調教育過程與生活過程要有一致性。因此,我們需要用這種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從而提高學生記敘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694.
[2]葉圣陶.怎樣寫作[M].北京:中華書局,2007:8.
[3]新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
[4]葉圣陶.陶語文教育論集(下冊)[M].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