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慶
摘 要:鍵盤輸入是一種必備的信息科技處理技能。孩子在學習鍵盤輸入操作方法后,必須堅持練習,才能內(nèi)化為自身的能力。這對孩子來說是一次智慧與意志力的挑戰(zhàn),從孩子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任何人要獲得成功,做事必須要有一顆腳踏實地的心。
關鍵詞:鍵盤學習;信息科技;現(xiàn)狀
一、知根知底
(一)鍵盤教學背景分析
鍵盤憑借其輸入過程的直接、方便、快捷性備受大眾歡迎。在電腦學習處理信息的過程中,鍵盤的輸入快慢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利用鍵盤輸入內(nèi)容,依然是現(xiàn)今信息輸入的一種主要方法,是處理信息必備的基本技能,可以說和鼠標一樣重要。而這種踏實做事的態(tài)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培育出來的,需要從小培養(yǎng),這也是一個育人的問題。所以,作為一個信息科技教師,本著一顆以人為本的心,在鍵盤教學中如果能有機滲透“育人價值觀”,那是我值得去探究嘗試的事。
(二)鍵盤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教材中安排的教學課時比較少
“鍵盤學習”一直以來在信息科技教材中占的比例是少之又少。在地圖版的《信息科技》教材中出現(xiàn)在第一單元《走進信息科技》的第三課,知識點也只占這一課的30%左右。華師大版本對“鍵盤學習”的內(nèi)容安排也是甚少。短短的幾個課時的學習,孩子只能在一節(jié)課里輸入幾個字符?和好多信息技術教師交流的時候,都在慨嘆:“孩子輸入文字速度慢得2、3分鐘內(nèi)打2個字就算好的了……學生對鍵盤的學習興趣不大!都覺得很枯燥,不能堅持練習,最終效果不佳就可想而知了?!?/p>
2.三年級學生對鍵盤操作存在困難
上海地區(qū)三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到信息科技這門學科。他們還沒來得及掌握信息科技課堂中特有的學習方法,適應信息課堂的上課方式,就需學習鍵盤操作,對孩子們的聽課能力和操作能力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zhàn)。
(三)研究存在問題
目前學生存在的問題是:第一,鍵盤教學內(nèi)容較為枯燥;學生如果要熟練快速地鍵盤輸入,需要踏踏實實地反復操練;第二,大部分學生怕苦怕累,都希望少練習就能快速打字;第三,在中文輸入時,如果采用拼音輸入法,很多孩子的拼音能力不扎實,甚至會和英文混淆,嚴重影響文字輸入速度。
二、有的放矢
(一)抽象知識形象化
面對鍵盤,相信很多人都沒有什么好印象,黑乎乎的一片,上面也盡是一些數(shù)字和字符,沒有什么美感,剛接觸電腦設備的孩子們,更是對它沒什么好感。
為此,我在教學中開始搜尋如何將鍵盤描述得形象些的方法。在上課的時候,讓孩子們把每個鍵當做一棟別墅,又給每個相應字符起了一個別墅名字,讓孩子們在組里自己說說比較喜歡哪棟別墅,想把哪些別墅送給×××。孩子們在形象好玩的活動中玩鍵盤,無形中起到了熟悉鍵盤的作用。改變了枯燥熟悉鍵盤的過程,課堂學習的有效性自然提高不少。
小別墅幫了我的大忙。在講述雙字符鍵的時候,我根據(jù)字符上下的位置關系和別墅樓上樓下的特點,讓學生清晰地知道了什么是雙字符鍵,住樓上的字符是上檔字符等。因為住在樓上,它(指上檔字符)要下樓來,就需要梯子來幫忙,它的梯子是shift。把梯子一直架住不移動,就相當于把shift一直按住不放,上檔字符下樓梯時才不會摔跤。由此,這樣操作雙字符鍵的錯誤率就大大地降低了。
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教師可以從中創(chuàng)設一些較為生活化的小情境,孩子們置身于這樣的情境中,學習氛圍輕松了,興趣也就隨之而來了!此刻我激動地感受到:對于三年級孩子來說,將信息科技課程中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值得我深入研究和嘗試。
(二)故事激發(fā)內(nèi)驅(qū)力
熟練打字真的是一項熟能生巧的技術活,非??简灪⒆觽兊那诿闩c堅持。三年級孩子年齡小,有些孩子第一次摸鍵盤還有點熱情,要讓他堅持下去就不行了,更有一些孩子懶得只想用一個手指打字,按照正確的指法打字就覺得好難、好煩。有些孩子急于求成,練了一會就問老師:“還要練習多久才能練好啊?”如何激勵孩子們積極地動手把字打起來,堅持練習下去,成為我教學上的難點。
我把視頻《功夫熊貓》介紹給孩子們,和大家一起討論,熊貓怎么會從功夫很爛到練就了一身好武功的?孩子們都看得明白通過勤學苦練才練就的。熊貓是電影里的虛構人物,可能有點不真實。我再給他們看個真實的賣油翁的故事。這個普普通通的賣油翁,家境貧寒,以賣油為生,不借助任何器具能隨手將油一滴不漏地灌進小口的瓶子里,神奇之極。這是怎么回事呢?賣油翁解釋說,我其實沒有什么神功,只不過熟能生巧罷了??赐旯适拢页脛萁忉專含F(xiàn)在大家就如同還沒有什么武功,不會打字的熊貓(賣油翁)。只要我們每次在課堂上抓緊時間認真練習,假以時日,一定會成為打字高手的,你們想不想做真實版的功夫熊貓、賣油翁?我再配上《功夫熊貓》的原版練武背景音樂,讓孩子們更加真實地感受練武的情景。個個都覺得自己是那只勤奮的熊貓,棒極了。
(三)小組活動收效大
1.我當小老師
在打字練習的初級階段,老師需要把控的是,孩子們打字指法的正確性。目前存在的問題是:(1)一個班級里孩子數(shù)量少的,老師還能兼顧過來。孩子數(shù)量多的,根本照顧不過來;(2)在打字練習時,老師對孩子“用正確指法打字”的監(jiān)控性比較難。我讓孩子們兩兩合作,一個做小老師,一個做打字員。做小老師的孩子,參看我預先編排好的打字練習題,一邊報字母,一邊觀察打字員打字時用的手指是否準確,如果不準確,小老師要立即幫他糾正指法。打完一遍了,角色互換。就這樣,在課堂中,孩子們互相幫助、監(jiān)督。做小老師的孩子成就感十足,在觀察中熟悉鍵盤、明確指法,做打字員的孩子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操練,還能得到同伴的幫助,也提高了不少。
2.設計小游戲
我試著用SCRATCH來編相應的基準鍵練習、上排鍵練習、下排鍵練習。每個練習里都有一只小貓和孩子們做簡單對話,這樣就比金山打字更加人性化些,形式也生動了點,但又不會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當孩子們在練習時,如果練習正確,小貓會給孩子們相應的獎勵反饋(跳動幾下或者身體變化顏色)。如果練習不正確,小貓狀態(tài)不變但是給予鼓勵性的語言,讓孩子有安慰感,樂于再試一次。雖然只是小貓簡單的動動、顏色變變,他們從中感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悅,反復操練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主動,效果好就不言而喻了。下課以后,有些孩子還依依不舍地想玩,還擔心地問:“下次來機房還能玩小貓嗎?”此刻我心里真的是暗暗高興。
(四)目標分解明要求
一天,我給孩子們展示了鍵盤打字的最終目標:打英文字母,眼不看鍵盤,既快又準確。孩子們一個個驚呆了:“唷,這么快??!”“好難啊!”面對大家的驚訝,我立即峰回路轉,告訴他們不用著急,一步步來。
為了使大家達成最終目標,老師已經(jīng)幫你們設定了三個蛻
變期。
第一期,蝸牛期。這期間的目標:不追求速度,只追求指法的正確性。一旦指法非常正確,手指自然靈活不僵硬,就會得到“蝸牛證書”。
第二期,小馬期。這期間在指法正確的基礎上,打字的速度有了大幅的提高(60個/分),此時雖然眼睛可以看鍵盤,但是只要達到這樣的打字速度,可以得到“駿馬證書”。
第三期,獵豹期。此刻,只要做到不看鍵盤,準確率也比較高。這打字速度就像飛奔的獵豹那么快。那么打字的最終目標也達成了,就發(fā)放“獵豹證書”。
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每一階段目標的達成,都是在孩子們最近發(fā)展區(qū)的范圍內(nèi)進行的。把總目標分解成幾個分目標,我覺得非常適合孩子掌握難度大且內(nèi)容相對枯燥的知識。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