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銳
摘要: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使課堂教學活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習環(huán)境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已經(jīng)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今條件下,教師要注重使課堂教學活起來。課堂教學活起來,指的是改變原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使學生自主地學習語文知識。
一、營造寬松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為了使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活起來,教師要注重營造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要認識到自身教學角色的變化。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在清楚自身的教學角色后,樹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尊重每一名學生,關愛每一名學生,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要注重自己上課時的面部表情,用微笑增強自身的親切感,鼓勵學生回答問題。通過營造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為之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好勝心非常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竊讀記》的學習為例,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把與小組個數(shù)相同的棋子粘貼在黑板上,所有的棋子都是從同一條線出發(fā)。教師在課堂上隨意寫下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字或生詞,詢問學生中是否認識這個字,知道的學生舉手示意,教師選擇第一個舉手的學生回答問題,不管學生回答得正確與否,都把學生所在組的棋子向上移一步,這時學生的好勝心理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學生會在接下來的提問過程中進行搶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小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草原》這篇文章中的第一、二自然段是需要學生進行背誦的,在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時,教師可以利用傳小球的方式隨機選定文章背誦的人選。傳小球的游戲指的是教師在講臺上數(shù)數(shù),當數(shù)到十的時候拿到小球的學生站起來背誦一部分內(nèi)容,直到需要背誦的部分全部背完,游戲結束。利用游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三、認真的備課活動
為了使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教師要認真進行備課活動。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工具,在備課時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材,在閱讀的基礎上搜集文章教學需要的資料。以《圓明園的毀滅》的學習為例,圓明園的毀滅已經(jīng)過去了很長時間,教師需要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圓明園毀滅之時的歷史和社會背景,搜集圓明園未被毀滅之前的3D復原圖和現(xiàn)今的圓明園的圖片進行對比教學,搜集圓明園毀滅時的視頻,直觀地將圓明園毀滅時的情景展示在學生面前,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備課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實際水平,設計不同的問題,確保適合的問題讓適合的人回答。
四、充分挖掘教學資源。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學資源,通過挖掘資源確保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教學課堂。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都是非常優(yōu)美的,很多文章是節(jié)選自經(jīng)典名著,在學習這些文章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文章,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小白兔與小灰兔》這篇文章的學習為例,學習完這篇文章后,教師詢問學生小白兔與小灰兔你們更喜歡誰呢?這時絕大部分學生一定會說喜歡小白兔,若是有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讓該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并就該學生的看法和全班同學進行討論。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倡個性閱讀。其次,注重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教學。語文是源于日常生活的,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注重挖掘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在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在合適的地點和時間進行教學。以《珍珠鳥》的學習為例,學生對珍珠鳥并不了解,直接讓學生閱讀文章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搜集與珍珠鳥有關的知識和圖片,并帶領學生到動物園中觀看真正的珍珠鳥,降低學生學習文章的難度。又如,學習《雨點》部分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觀看天氣預報,在陰天或下雨的時候開展兒童詩的學習,讓學生自己觀察雨點落在不同地點時的不同形態(tài),隨后閱讀兒童詩,理解詩中出現(xiàn)的睡覺、散步、奔跑等重點詞語。
五、探究式的語文學習方式
為了使課堂教學活起來,教師可以利用探究式的語文學習方法,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以《詹天佑》的學習為例,教師在上課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提前向學生布置一些需要小組合作解決的任務,如,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時的歷史背景是什么?京張鐵路沿線的具體實際開發(fā)情況是什么樣的?文中有許多細節(jié)描寫,請同學們把這些細節(jié)描寫找出來,并分析這些細節(jié)描寫體現(xiàn)出了什么?根據(jù)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解決課后的習題。教師提前將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共同搜集京張鐵路修筑時的背景資料,并在各自閱讀的基礎上分別提出自己的見解,小組成員共同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的答案。學生小組學習結束后,每個小組輪流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在某個小組成員回答問題時,其他的同學若是有疑問可以舉手示意,在該同學回答完后對其提出異議,在班級中形成自由、熱烈的討論氛圍,增強語文課堂的活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從教學過程中的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生動活潑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