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摘 要: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廣闊空間,應該從低年級開始,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及興趣,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閱讀融入學生的生活,引領他們走進書香人生。教師要樹立榜樣,營造讀書氛圍,傳授閱讀方法,通過賞識評價,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關鍵詞:閱讀興趣;讀書氛圍;傳授方法;賞識評價;自主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1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09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一個人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煉,也是治學與科學研究的起點?!墩Z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課外閱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guī)定:1—2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3—4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5—6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這常常讓我想起網(wǎng)上看到的一組數(shù)字“2011年,中國人均讀書4.3本,比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猶太人的64本少得多。在2014年的調查中我們中國人對紙質書的閱讀仍不足5本。”這使我們更深刻地意識到課外閱讀在提高小學生語文水平、促進兒童終身發(fā)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如何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課外閱讀興趣,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閱讀融入學生的生活,引領他們走進書香人生,筆者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樹立榜樣,營造讀書氛圍
教師是學生特定時期的引路人,教師首先要發(fā)揮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堅持閱讀,把自己讀到的好文章介紹給學生,也可以給學生講一講自己閱讀這篇文章后的感觸。我們可以在班級設置圖書角,發(fā)動學生每人捐出自己家的課外書籍共同分享,積極營造隨時隨地可以閱讀的良好校園讀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欲望。教室四周的墻壁和后黑板也充分利用起來,粘貼名人名言、優(yōu)秀詩作,學生的座位上貼上自己的座右銘“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力求教室里處處浸潤著書香。其次,要堅持上好閱讀課,把課外閱讀真真正正列入課程表,把讀書時間交給學生。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從學生終身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教師做學生閱讀的陪伴者、聆聽者,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欣賞遠遠勝于空談讀書的好處。
家長是孩子的終身老師,為了更廣泛地開展課外閱讀,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我們還要利用召開家長會、家訪的機會及時和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幫助,讓家長平時多多監(jiān)督孩子的閱讀。改變部分家長的陳舊觀念,讓家長舍得花錢給孩子買書,舍得花點時間陪著孩子一起讀書。還要適時向家長推薦與學生年齡特點相符的書籍。除了書本之外,還要鼓勵家長指導學生借助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學生的閱讀面。
二、依托課內閱讀,傳授閱讀方法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卻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小學生課外閱讀缺乏目的性,不能持之以恒;有興趣時就讀一會兒,無興趣時就不讀;有時間就讀,沒有時間就不讀;和學習成績有關就讀,和考試成績無關的就不看;沉迷網(wǎng)絡游戲、電視,不愿看書等等。要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小學生愛上閱讀,能自己主動閱讀,還需要教師緊緊依托課內閱讀教學,傳授閱讀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去享受閱讀的快樂。
1.強化課內閱讀的指導,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敝挥凶寣W生掌握了閱讀方法,自行閱讀,能主動地獲取知識,才能真正地提高語文閱讀的效率。
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學會“讀”。(1)淺顯易懂的內容采用瀏覽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內容。還可用借助標題、找中心句的辦法摘取。(2)“一目十行”地速讀,快速查閱資料、選取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3)品味性地精讀。對于文質兼美的作品,則需要靜心細讀,感受立意構思的精美,揣摩布局謀篇的匠心獨運,誦讀妙詞佳句,做到“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不動筆墨不讀書”,語文課堂上還要教會學生做讀書筆記:理清思路的提綱法可以幫我們理清文章脈絡;摘錄好詞好句法,明確重點,學以致用;讀書筆記法,深化中心,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思想認識。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不斷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隨時摘錄下來,學會到知識的海洋中去尋寶。
2.增強課外閱讀的趣味性,體味閱讀的樂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币胧购⒆觽兿矚g課外閱讀,關鍵是教師要激發(fā)起他們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體味到課外閱讀的樂趣。設計活動激發(fā)興趣是小學課堂教學經常采用的手段。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更容易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教師要善于借助教材把課內外閱讀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收集、篩選信息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梢蚤_展各類讀書活動,例如講故事、分角色朗讀,改編成課本??;或者“我是小導游”“我是小小評論家”“我是小推銷員”“我是小記者”。還可以舉辦讀書經驗交流會,與作家面對面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欲望。
三、賞識評價,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小學生課外閱讀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賞識評價利于進一步指導學生怎樣選擇、積累有益信息,讓他們在交流中獲取更多信息,逐漸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以下做法值得借鑒。
1.班里定期開展閱讀成果展示會。利用手抄報、攝影作品、繪畫等形式展示學生閱讀到的作品,并評選小畫家、小作家。
2.開展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人人參加,評選小明星。
3.舉行讀書推薦會。讓學生互相交流感受深刻的新書,推薦給老師和同學。
4.堅持寫讀書心得。在小組、班級里展示,教師及時表揚。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那么,就讓我們心中裝著學生,引領他們走進更廣闊的閱讀世界吧,讓課外閱讀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
參考文獻:
[1] 韓志輝.建用并重,開放提升,在閱讀中打造美好人生[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2):15-17.
[2] 沈太仁.對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 20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