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睿欣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英語學習中的師生支持及其與學習成績的關(guān)系研究*
郭繼東
牛睿欣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結(jié)構(gòu)方程建模的方法,考察英語學習中師生支持的構(gòu)成及其與學習成績的關(guān)系。研究結(jié)果表明,英語學習中的師生支持包括學伴支持、教師支持和學伴影響三個因子。三個因子與英語學習成績均呈顯著正相關(guān),師生支持對英語學習成績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能力。根據(jù)以上發(fā)現(xiàn),本文建議英語教師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師生支持的力度,全面提升英語教學和學習的效率。
教師支持,學伴支持,學伴影響,學習成績
師生支持屬于社會支持范疇。社會支持是個體感受到的來自其交際網(wǎng)成員的關(guān)心、尊重和重視的一種信息或行為(Cobb 1976:300)。近年來,社會支持已然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學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社會支持主要是師生支持。師生支持包括教師支持和同伴支持(Johnson & Johnson 1983;肖庚生、徐錦芬、張再紅 2011),指教師和同學對學生學業(yè)上的關(guān)心和幫助、精神上的肯定和鼓勵 (Ghaith 2002:263-264) 。師生支持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成績有很大程度的影響。當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不同形式的支持時,他們不僅會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熱情(Goodenow 1993; Wentzel 1994; 張娜 2012),更傾向使用更多的自主學習策略(Ryan & Patrick, 2001),而且會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Hallinan 2008),降低學習的焦慮(Horwitz 2008)。學伴支持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Wentzel & Watkins 2002),對其學習成績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茂平2010),而且是學生適應學習環(huán)境,擁有健康快樂學習生活的重要源泉。盡管早有研究對師生支持給予了關(guān)注(如Johnson & Johnson 1983),但集中討論師生支持的研究明顯不足,系統(tǒng)性較弱,對師生支持的內(nèi)涵和維度的闡釋不夠,針對外語學習環(huán)境下的師生支持研究成果鮮見。因此,對中國學生英語學習中的師生支持進行專門探討,對于豐富師生支持理論研究,進一步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師生支持狀況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改善英語教學和學習效果,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1 研究問題
1.英語學習中的師生支持包括哪些成分?
2.英語學習中的師生支持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何關(guān)系?
2.2 被試
本研究的被試是來自某省三所普通本科高校英語專業(yè)三年級學生。調(diào)查問卷共發(fā)放210份,收回有效問卷193份。在這193名學生中,男生30人,女生152人,未填寫性別情況的11人。另外,問卷實施時,被試剛收到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成績,此成績可代表被試當時的英語水平。
2.3 研究工具和研究過程
本研究采用訪談和問卷兩種研究工具。筆者初步以訪談的形式了解到一些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所獲得師生支持的情況,并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問卷是參考相關(guān)研究(Johnson & Johnson 1983;程幼強、張嵐 2011),結(jié)合訪談內(nèi)容設(shè)計而成,問卷的主體部分是14道關(guān)于英語學習師生支持的封閉式問題。所有問題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分為從“1=完全或幾乎不符合我的實際情況”到“5=完全或幾乎符合我的實際情況”五級。問卷由相關(guān)教師在課堂上向?qū)W生分發(fā),并講解填寫方法和注意事項,學生填好后,再由教師統(tǒng)一收回。本研究共發(fā)出問卷210份,收回198份,其中有效問卷193份。問卷收回后,我們對其進行初步整理、核對和排序,然后進行計算機錄入,運用SPASS19.0和AMOS17.0對錄入的數(shù)據(jù)進行進一步統(tǒng)計分析和構(gòu)建模型。
3.1 師生支持的構(gòu)成
首先對數(shù)據(jù)進行項目分析和信度分析,分別刪除第8題和第13題兩個不適合的問卷題目,最后量表的信度值為0.796。接著為判斷數(shù)據(jù)是否適用于因子分析,對量表進行結(jié)構(gòu)效度檢驗。檢測結(jié)果表明,KMO值達到0.800, Bartlett 球體檢測值為0.000,表明數(shù)據(jù)比較適合因子分析。然后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按方差最大斜角旋轉(zhuǎn)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經(jīng)過兩次因子分析,確定3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3個因子累計解釋54.52%的方差,具體見表1。
表1 師生支持問卷題目及因子
從表1中可以看出,3個因子共包含11個題目,各因子的負荷介于0.497和0.858之間,大大高于0.30的可接受值。第一個因子所包含的6個題目都與學伴情感上和學業(yè)上的幫助有關(guān),被命名為“學伴支持”;第二個因子包含的3個題目都與教師情感上和學業(yè)上的支持有關(guān),被命名為“教師支持”;而第三個因子是我們新的發(fā)現(xiàn),其所包含的2個題目都與學伴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有關(guān),被命名為“學伴影響”。
大學生在校園學習、生活,所交往的對象主要是教師和學生,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自然也主要來自教師和學生。本研究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中的師生支持包括學伴支持、教師支持和學伴影響,證明了師生支持是個多維的構(gòu)念。學伴支持和教師支持都可以細化為學業(yè)和情感層面上的具體支持,這與(Johnson & Johnson 1983;肖庚生、徐錦芬、張再紅 2011)的論述一致。學伴影響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間接的學伴支持,盡管它不一定是學伴的主觀行為,但他們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和積極的學習投入行為是一種無形的正能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周圍的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師生支持三個維度的劃分為探討師生支持與英語學習者學習成績的相關(guān)性提供了新的參考,為研究社會支持對學生學業(yè)方面的影響提供了新的視角。
3.2 師生支持的分布
為了了解師生支持各維度和被試學習成績的分布情況,我們對其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在師生支持的3個因子中,學伴支持的均值最大,教師支持次之,學伴影響最小。之所以學伴支持大于教師支持,是因為相對教師而言,大學生與同伴相處和交往的機會更多,多數(shù)學生除了常規(guī)的課堂學習外,和教師接觸很少,有些學生甚至對一些任課教師還有較大的陌生感。另外,隨著大學生獨立意識的增強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他們對教師的依賴性也逐漸減弱,在遇到學習或者情感上的問題時,他們也更傾向于向同伴傾訴和尋求幫助。所以,學伴支持的平均值相對較高。Johnson和Johnson (1989)(轉(zhuǎn)引自肖庚生等 2011) 的調(diào)查也發(fā)現(xiàn),在提高學習成績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上,同伴支持比教師支持的作用更為顯著。學伴影響是間接的、潛移默化的支持過程,而且對一些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難以產(chǎn)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其均值較小。最后,表2同時表明,師生支持各因子和學習成績的偏度值和峰度值都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1),表明數(shù)據(jù)呈正態(tài)分布,適用于以下的統(tǒng)計分析。
表2 師生支持各因子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
3.3 師生支持與學習成績的關(guān)系
為了考察師生支持與學習成績的關(guān)系,我們對其進行了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師生支持的各因子均與學習成績呈顯著正相關(guān),各因子與學習成績的相關(guān)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學伴支持(.275)、學伴影響(.185)和教師支持(.144)。
表3 師生支持與學習成績的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
**.在 0.01水平(雙尾)上顯著;*.在 0.05水平(雙尾)上顯著。
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只能說明變量間存在某種聯(lián)系,不能反映變量間的影響程度和方向。為了進一步明確師生支持和學習成績的關(guān)系,我們構(gòu)建了英語學習師生支持與學習成績關(guān)系的結(jié)構(gòu)模型。擬合度檢驗結(jié)果表明,顯著性(P)、絕對擬合度指數(shù)(GFI,RMSEA)、x2自由度比值(x2/df)、增值合指數(shù)(AGFI,CFI,NFI,IFI)等主要擬合指數(shù)均遠遠優(yōu)于各自的理想值,達到了可接受水平,說明該模型能夠較好地反映現(xiàn)有數(shù)據(jù),具體見表4和圖1。
表4 師生支持與學習成績關(guān)系的模型擬合結(jié)果
圖1 師生支持與學習成績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模型
圖1表明,師生支持對學習成績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師生支持提高1單位,學習成績就會增加.33個單位 ,這很大程度驗證了 Ghaith(2002)和肖庚生等(2011)等中外學者提出的師生支持是學習者學業(yè)進步不可或缺的外在條件的論述。
首先,學伴支持對英語學習成績影響較大。學生獲得的學伴支持越多,其英語學習成績就會越好。學生自入學以來接觸最多的除教師以外莫過于同學這個群體。他們有自己的學習圈子或小組,這樣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同伴關(guān)系。而同伴關(guān)系是獲得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來源(Wentzel 1998;趙麗琴、姚梅林 2013)。學伴的積極參與不僅能夠提高小組成員的參與度,還能幫助能力不足的同學糾正錯誤,當某些學生因能力不足而不自信時,學伴們的鼓勵會減輕他們的焦慮和壓力(徐錦芬 2016:15-24)。在學習上,學伴之間共享資源,互相幫助,解決學習困難和問題,提高學習成績;在情感上,學伴之間互相尊重和鼓勵,分享情感和責任,以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學業(yè)水平。因此,了解學生之間的同伴關(guān)系,促進學生與同伴建立被接受與支持的關(guān)系,有利于學生樹立高水平的學業(yè)目標,并且積極地去完成和實現(xiàn)目標,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其次,教師對學生各方面的支持是影響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另一重要因素。學生獲得的教師支持與他們的學習成績的提高成正比,這一發(fā)現(xiàn)與Johnson & Johnson (1989)(見肖庚生等 2011)的研究結(jié)果不謀而合。教師支持同樣包括教師學業(yè)支持和教師情感支持。在學業(yè)上,教師支持影響著學生能否較好地把握教學目的與要求,能否熟練掌握學習策略并加以應用。徐錦芬(2004)指出英語教師的學業(yè)支持和所傳授的學習策略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投入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Arnold 2000)。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建立在教師積極地關(guān)心、鼓勵和幫助學生的基礎(chǔ)之上,它可以使學生更愿意同教師親近和交流,學生感覺到被尊重,被關(guān)注,往往會表現(xiàn)出更高水平的學習動機,獲得更多的自信,這就促使他們在學習中表現(xiàn)得更好,從而能獲得較好的學業(yè)成績。
最后,本研究發(fā)現(xiàn),學伴影響也是師生支持中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重要成分。實際上,學伴影響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學伴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會激勵周圍學生更努力地學習,從而獲得更好的英語成績,這一發(fā)現(xiàn)與David (2003) 的研究結(jié)果相近。David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成績隨其所在群體的其他成員成績的變化而變化,當群體中的成員學習成績較高時,其他成員的學習成績也會有所改善。通過模仿、觀察、學習學習能力強和學業(yè)水平高的學伴,學生可以明確學習目標,優(yōu)化學習策略,增強學習信心。另外,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guān)系,學伴努力學習并獲得好成績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因不甘落后他人,從而刻苦學習,努力趕超比自己優(yōu)秀的學伴。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被試英語學習中師生支持由學伴支持、教師支持和學伴影響組成,師生支持對學習成績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師生支持的三個因子的確定驗證了師生支持是個多維構(gòu)念的論述。本研究開發(fā)的師生支持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對進一步研究外語學習中的師生支持有一定的借鑒作用;有關(guān)師生支持與學習成績之間關(guān)系的發(fā)現(xiàn),對于提高外語學習和教學效率,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基于研究結(jié)果,我們建議:外語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夠做到知情并重,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汪茂華 2015),不僅給予學生更多高質(zhì)量的學業(yè)支持,也要適時地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精神面貌,全面提升外語教學效率。另外,教師還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同學關(guān)系,充分發(fā)揮學伴支持和學伴影響在外語學習中的積極作用。
Arnold, J.2000.AffectInLanguageLearn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bb, S.1976.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J].Psychosomatic(5): 300-314.
David, J.Z.2003.Peer effects in academic outcome: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 9-23.
Ghaith, G.M.200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operative learning, percep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J].System(2): 229-240.
Goodenow, C.1993.Classroom belonging among early adolescent student: Relationships to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J].JournalofEarlyAdolescence(13): 21-43.
Haliman, M.2008.Teacher influences on students’ attachment to school [J].Sociology of Education (3): 271-283.
Horwitz, E.K.2008.BecomingaLanguageTeacher:APracticalGuidetoSecond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Boston: Person/Allyn and Bacon.
Johnson, D.W.& Johnson, R.T.1983.Social independent and perceived academic and personal support in the classroom [J].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 77-88.
Johnson, D.W.& Johnson, R.T.1989.CooperationandCompetition:TheoryandResearch[M].Edina, MN: International Book Company.
Ryan, A.M.& Patrick, H.2001.The classroom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hanges in adolescent’s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during middle school [J].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Journal(2): 437-460.
Wentzel, K.R.1994.Relations of social goal pursuit to social acceptance, classroom behavior,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2): 173-182.
Wentzel, K.R.1998.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otivation in middle school: The role of parents, teachers, and peers[J].JournalofEducationPsychology(2): 202-209.
Wentzel, K.R.& Watkins, D.E.2002.Peer relationships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s contexts for academic enablers[J].SocialPsychologyReview(3): 366-377.
程幼強、張嵐, 2011, 大學生英語學習態(tài)度問卷的編制及其信效度分析[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 (3): 41- 48。
李茂平,2010,同伴支持影響中學生學習成績的路徑分析[J],《中小學心理教育》 (3): 7-9。
汪茂華,2015,師生關(guān)系與學業(yè)成績的關(guān)系——學習自信心的中介作用[J],《上海教育研究》(7): 15-18。
肖庚生、徐錦芬、張再紅,2011,大學生社會支持感、班級歸屬感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關(guān)系研究[J],《外語界》 (4): 3-6。
徐錦芬、徐麗,2004,自主學習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角色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3): 77-79。
徐錦芬,2016,大學英語課堂小組互動中的同伴支持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1):15-24。
趙麗琴、姚梅林,2013,同伴關(guān)系與學業(yè)投入的研究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4): 13-17。
張娜,2012,國內(nèi)外學習投入及其學校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心理研究》(2): 83-92。
通訊地址:310018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qū)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信息化時代新型教學模式下大學生外語學習適應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號16BYY092。
H319
A
2095-9648(2017)01-0067-05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牛睿欣: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
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