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發(fā)展最佳時期,課堂中能用規(guī)范、條理性的語言進行表達具有重要意義。藝術學科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1.校本活動中——研究學科特點,為確定表達內容提供基礎;2.校本活動中——抓住學科共性,為確定表達重點提供支撐。其中,(1)依據實際,共性體現,外顯性表達更有實效性。(2)依據特點,共性體現,外顯性表達更具體。3.課堂實踐中——研究學科重點,為展現表達難點提供方法。(1)教給方法,明確目的,呈現表達內容。(2)應用“承接詞”確定環(huán)節(jié),呈現表達條理性。(3)結合專業(yè)術語,展現特點,呈現表達特色。(4)活動豐富,體驗深刻,呈現表達豐富性。(5)以點帶面,分層培養(yǎng),呈現表達示范性。
【關鍵詞】藝術教學 培養(yǎng)學生 表達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發(fā)展最佳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加強學生語言訓練,使學生具有初步表達方法具有重要意義。語言與思維有著密切關系,心理學認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兩者相互依存。小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除了靠課下交流,關鍵還要依靠課堂教學前沿陣地,著重提高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準確性及條理性。小學課程中藝術學科(音樂、美術、書法)主要依托校本教研活動以及課堂實踐兩個主陣地進行研究,采取方法是:學習、討論、實踐、修改、完善。
一、校本活動中——研究學科特點,為確定表達內容提供基礎
小學美術、書法、音樂都有本學科在知識、方法、技能、思想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所具有的學科特點內容呈現。只有對各學科特點,做到心中有數,明確內容,才能清晰確定本學科在課堂中學生的表達方法。在校本教研活動中,帶領教師依據學科課程標準進行深入學習,梳理出各學科最主要的特點:
表達內容主要有兩種形式:物質和語言。物質主要有學生作品、音樂活動等;語言表達是學生在課堂中通過思維活動。對老師提出問題的學習結果匯報。為此。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更具實效性,更能清晰展現學生思維方式,為準確、條理性表達打好基礎,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效性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校本活動中——抓住學科共性,為確定表達重點提供支撐
表達內容的呈現離不開學科特點,要依據學生年齡特點,系統(tǒng)訓練。
1.依據實際共性體現,外顯性呈現.表達更有實效性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為兩個學段:低段和中高段。這樣劃分的目的,依據我校學生實際情況而確定。學生生源主要來源于城鄉(xiāng)接合部,對于學生基礎習慣的培養(yǎng),存在參差不齊的狀態(tài),好的學生在班級中占少數,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還沒有達到要求。針對學生實際問題,為使學生在課堂中表達更具實效性,把中、高年級確定為一個等級,防止出現“拔苗助長”現象。
2.依據特點共性體現,外顯性呈現表達更具體
現在學生能把看到、聽到的事物轉述給別人聽,但是他們語言往往不連貫,或者說不成一句完整的話。說完整話是語言表達的起始階段,如何訓練學生說完整話呢?針對各學科在課堂中的授課形式及特點,把表達的共性內容進行提煉,在低段主要側重在兩個方面:聲音洪亮和說完整話。
訓練中,為了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更關注教師的提問,培養(yǎng)傾聽習慣,采取“問題+答案”的方式進行。
例如,教師提問:文房四寶指的是什么?學生回答: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再如,教師追問:你知道毛筆有哪幾種?學生回答:毛筆分為大楷、中楷和小楷。另一個學生補充:毛筆按照大小可以分為大楷、中楷和小楷;按照筆的軟硬程度分為羊毫、狼毫和兼毫筆。這樣回答,才是符合要求的,并能呈現出完整性。
三、課堂實踐中——研究學科重點,為展現表達難點提供方法
低段學生表達時應做到:聲音洪亮、說完整話,到了中高段隨著訓練的深度加強,我們將對語言準確、有條理性地表達有層次的培養(yǎng)。
學生們在沒有經過訓練前,說話語無倫次、不著邊際,不合情理,甚至是語言匱乏。在能夠用完整話進行表述基礎上,要按照一定方法訓練他們說話的條理性。在課堂實踐中,通過一段時間訓練,有部分學生能夠做到連貫并言之有序。
1.教給方法,呈現表達內容
表述時,按照一定的完整順序說明。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思維的有序性。比如,在美術課中學生實踐完成作品后,進行匯報要完成以下幾個內容:繪畫主題、繪畫內容、繪畫采用了哪種表現形式、繪畫感受。只有這樣確定好匯報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才會有抓手去開展,而不會出現漫無目的、不著邊際的說明。
2.運用“承接詞”,呈現表達條理性
在明確了匯報內容基礎上,再讓學生們應用一些關聯(lián)詞語進行表達,展現條理性。比如: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就,既然……那么,因為……所以,不但……而且……。這樣學生們就會展現出不同的說話形式,展現更深一層的原因分析與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3.結合專業(yè)術語,呈現表達特色
每一個學科,都有各自的學科特色,并在表達上用學科術語呈現。
4.活動豐富,呈現表達豐富性
此項主要解決的是學生在課堂中言語匱乏、言之無味的問題。在培養(yǎng)學生言之有物、條理性呈現研究內容的同時,教師教學內容的設計是否豐富多彩,環(huán)節(jié)設計是否能啟發(fā)學生思維活動,師生互動交流是否融洽,都是有利于學生組織語言、展開合理想象,提高說話條理性和思維活動的有力保障。
(1)學情的到位分析,有助于教學設計的實施。
(2)教法、學法合理應用,有助于教學內容的開展。
(3)活動的豐富創(chuàng)設,有助于親身體驗的收獲。
5.以點帶面,呈現表達示范性
語言表達內容及方法確定了,在班級中要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有層次地進行訓練。由于學生表達的基礎不同,表達能力強的學生與表達稍弱的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在訓練中不可能“一刀切”完成或者“拔苗助長”違反教學規(guī)律。為此,我們采取“以點帶面”“分層指導”的方式開展,讓優(yōu)秀學生能夠先成長起來,在課堂上進行示范,帶著中等學生緊跟,并隨時關注稍弱學生。梯隊建設的呈現,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更具有人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