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艷
【關鍵詞】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4—0026—01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社會的變化使他們心理上的動蕩進一步加劇,所面臨的心理行為適應問題是前所未有的,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只依靠傳統(tǒng)的說教式、單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課堂或一些德育活動是解決不了的,只有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解決學生存在的種種心理行為問題,達到既治標又治本的獨特作用,促進中職生更好地適應學校、社會生活,進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中職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1. 自卑、缺乏自信心。目前,我國中職生大都是升學考試失敗或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差的學生,由于社會上存在的對中職生的偏見與歧視,往往使中職生在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矛盾時,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在學生群體中自慚形穢,對自身能力缺乏信心,從而喪失努力學習的動力,加之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面對陌生的專業(yè)理論與技能訓練難免感到束手無策,困難重重,久而久之,便產(chǎn)生了自卑甚至厭世心理。
2. 逆反、情緒控制能力較低。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部分學生由于受家庭、社會、親友的影響,過多或過早目睹社會的陰暗面,內心深處不自覺地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對學習與班規(guī)校紀抱有嚴重的消極逆反心理,對教師的批評教育置若罔聞,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棄,得過且過。
3. 人際交往缺陷。青春期的中職生社會交往更加突出,他們面對的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全新的環(huán)境,內心迫切渴望與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動性不強,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識和技巧,因此,他們往往會排斥他人的價值觀念而樹立自己的自我認同,以自己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念去要求他人的情況,對他人的優(yōu)點難以認同,對他人的缺點又難以容忍,往往容易引發(fā)人際沖突,在人際交往上往往會出現(xiàn)困惑,甚至有的學生會出現(xiàn)交往障礙。
4. 盲目追求個性發(fā)展。這部分中職生由于對學習無興趣、無目標、無動力,對所學專業(yè)冷淡,精神無所寄托,其行為由緊張、壓抑轉向標新立異,盲目追求個性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奇裝異服,嘴叼香煙,尋求刺激,蠻橫任性,目空一切,爭強好斗。
二、解決策略
1. 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吧罹拖褚幻骁R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鄙钪忻恳惶於加胁挥淇斓氖虑榘l(fā)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不愉快”,可能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乃至自己的成長與發(fā)展。為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學會合作與競爭,培養(yǎng)職業(yè)興趣,提高應對挫折、求職就業(yè)、適應社會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學會有效學習,確立符合自身發(fā)展的積極生活目標;培養(yǎng)責任感、義務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養(yǎng)成自信、自律、敬業(yè)、樂群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職業(yè)心理素質。
2. 加強思想教育特別是理想教育。理想教育應從社會現(xiàn)狀分析入手,讓學生清楚社會和個人現(xiàn)實的差異,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異,從而盡量避免心理障礙;讓學生明確美好的未來對每個人的努力都是公正而均等的;教育學生只有具備扎實的知識功底和能力基礎,才能為實現(xiàn)個人的既定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學生能以正常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和挫折。
3. 正確認識自我,培養(yǎng)自信心。因中考的受挫,不少中職生幾乎完全否定了自我,給自己貼上了“我不行,我很笨”的標簽。而“我不行”的罪魁禍首就是對自己不正確、不客觀的評價。為此,教師要教育學生通過學會與他人比較、與自己比較、自我反省等途徑,學會對自己正確評價和認識,逐步培養(yǎng)自信心,使學生懂得他人的評價就像一面鏡子,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積極的要肯定,消極的要積極尋找原因。要經(jīng)常提醒學生思考:我是個什么樣的人、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優(yōu)勢和不足在哪里。通過自我反省,要深刻地認識自己,對心靈真正有所觸動,同時不斷形成自己一套正確的自我評價標準,從而更好地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塑造自我,形成并具有自信心。
4. 注重學生樂觀向上性格的培養(yǎng)。青少年時期是性格形成、發(fā)展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著名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把青少年時期稱為人格的再造期。這個時期要教育中職生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和提高綜合職業(yè)能力,用智慧點亮人格發(fā)展的道路。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有句名言:“文化的最后成果就是人格?!辈簧賹W生自卑、抑郁、嫉妒大多是由于對自身缺乏自信,而支撐自信最有力的基礎則是知識和能力。所以,加強中職生學習基礎文化知識的教育、加強技能訓練的過程至少是健全人格、優(yōu)化人格的一個重要渠道,從而逐漸培養(yǎng)中職生積極自信地面對生活和樂觀向上的性格。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