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內容摘要:不少研究表明,幼兒階段是責任心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無論家庭、幼兒園、社會都應重視對孩子進行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針對目前幼兒嚴重缺乏責任心的現(xiàn)象。本文圍繞營造環(huán)境、榜樣樹立、創(chuàng)造機會、劃分責任區(qū)、家庭教育探討了對當今幼兒責任心的培養(yǎng)方法及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幼兒;責任心;培養(yǎng);方法
G611
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fā)展的催化劑。那么在幼兒園我們應該如何來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呢?
一、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在幼兒園里我們要盡量給孩子們營造寬松、和諧的師幼關系。比如與孩子真心做朋友,多和孩子們交流,遇到事情多和孩子們商量, 老師不一味的做主。尊重每一個孩子,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我們要善于傾聽幼兒的心聲;小朋友之間有矛盾了,老師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場上,給予他們一個評判的結果,而是應該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上,全面了解事情發(fā)生的全過程后,鼓勵他們自主解決沖突。這樣一來,幼兒就會逐漸形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諧等良好處世習慣。
二、通過樹立榜樣,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
對幼兒來說,他們的行為由于受具體形象思維的限制,很多東西都是在無形中受到我們成人的影響,靠模仿得來的。孩子是天真無暇的,我們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影響了他們。不管你是孩子的家長還是孩子的老師,要想讓孩子有責任意識,自己首先要樹立責任意識。只有這樣,你才能教育孩子樹立責任的意識。
1.教師的榜樣作用
幼兒與老師每天朝夕相處,老師的言行舉止?jié)撘颇挠绊懼變?。因此,老師處處都應表現(xiàn)出責任心很強的樣子,用強烈的責任心意識直接影響幼兒。例如有一天早餐后幼兒正在活動室門前玩兒,我忽然發(fā)現(xiàn)場地上的臺階上有些碎紙屑,雖然這個場地不是我們班的衛(wèi)生區(qū),但強烈的責任心使我不由自主的蹲下就撿。這時小朋友好奇的圍了過來,問我干什么,我說地上有臟東西,我要把它們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話音剛落,正在游戲的孩子也四散開到處撿廢紙,直到我叫他們回教室時,孩子們還在四處跑著找廢紙撿。
2.同伴的榜樣作用
同伴也是幼兒學習的榜樣,老師對責任心強的幼兒積極評價和鼓勵,會激發(fā)其他幼兒向他學習的動機。我班有個叫林江嵐的幼兒,責任心非常強,只要看到班里什么地方亂了,臟了,她就會自覺的去整理。這時我就會馬上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她:“你們看,林江嵐小朋友多么關心我們班,多有愛心,不管我們班什么地方亂了,臟了,她都會自覺的把它收拾好?!痹捯徽f完,其他的小朋友會馬上跑過去和林江嵐一起搶著干。在林江嵐的榜樣作用下,其他的幼兒也慢慢的自覺的關心起班集體來,責任心大大增強了。
三、給孩子創(chuàng)造承擔責任的機會
教師應想辦法為幼兒創(chuàng)造、提供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游戲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作。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充分地利用合作意識這些機會,使幼兒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也接受了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如在指導幼兒做值日生時,可以讓小朋友兩人一組擦桌椅,分碗,湯勺;午睡起床時,讓能力強的幼兒與能力差的幼兒結對,讓他們合作整理床鋪等,比一比哪組快,哪組好。
區(qū)域活動中角色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為此我們創(chuàng)設了“娃娃家”“理發(fā)店”“商店”“娃娃餐廳”等游戲模式。通過游戲,幼兒的責任心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在角色游戲之前,我們先和幼兒商量游戲規(guī)則以及違反規(guī)則后的處罰辦法。如:游戲時選好了角色不能亂換,不大聲喧嘩,不四處亂跑,否則就停止游戲。在幼兒意識到違反規(guī)則將會付出代價時,幼兒就會自覺的遵守規(guī)則,這種自覺會從頭保持到結束,這種自覺也反映了幼兒的責任心,認為自己有責任維護游戲規(guī)則。在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扮演哪個角色就會模仿哪個角色的語言,口氣,表情,并會履行該角色的職責,幼兒通過對角色職責的理解和操作,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自己的責任心。例如在“娃娃家”游戲中當“孩子”看到“媽媽”下班回家,“孩子”說:“媽媽你上班辛苦了,坐下來休息一下,我給你倒杯水喝吧!”這樣幼兒便在游戲中學會了關心人,學會了履行責任,培養(yǎng)了責任心。
四、通過劃分責任區(qū),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
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我們把班里所有的空間進行了平均劃分,使每個幼兒都有一個責任區(qū)。如有的負責管理自然角,有的負責檢查床鋪等等。為了讓幼兒體驗不同區(qū)域的不同的責任,責任區(qū)每周更換一次,并且每天下午對幼兒一天的責任區(qū)管理情況進行講評。對責任心強,管理的好的幼兒進行表揚,并在評比欄貼朵小紅花,周五誰累計的小紅花最多,誰就是本周的“責任小明星”,并獲得一份小禮物。在此過程中,幼兒為了爭得榮譽,就必須時刻關注自己的責任,并要盡心盡責,當責任區(qū)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他就必須利用自由活動時間馬上進行處理。這樣以來幼兒的責任心不僅大大增強,同時還實現(xiàn)了幼兒自己管理班級的目標,培養(yǎng)了幼兒的主人翁精神。
五、讓家庭也負起責任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任何幼兒園,哪怕是最理想的幼兒園,都不能取代父母對兒童的訓練,也無法彌補由于父母的疏忽對孩子精神上造成的傷害。所以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需要家庭同步教育。
由于孩子對人我關系的認知尚未獲得發(fā)展,因此父母應該主要側重,孩子與自我相關方面責任心的教育,如要求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并告訴孩子這是他應該做的。
例一:讓孩子從小做家務,可增強責任感。另有研究表明,幼兒學習做家務有以下好處:一是練習動作技能,二是培養(yǎng)責任感,三是增加自信心,四是學習解決問題,五是練習分類與收納,對其成長大有好處。
例二:讓孩子試著“幫助”別人,增強責任感。孩子會走路,會說話時,可以讓孩子拿個東西,傳個話,既培養(yǎng)了責任心,又鍛煉了協(xié)調能力,加強了記憶能力和語言能力。當然,別忘了謝謝孩子,讓他體會被人需要的幸福,得以將這一習慣繼續(xù)下去。
綜上所述,自理自立、角色服務等是培養(yǎng)孩子基本責任心的主要途徑,只有當孩子對自己切身的種種事情都能負責到底的時候,才能進一步要求他對其他的事情負起責任。孩子責任心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而系統(tǒng)的工程。培根曾說:“責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種子,它若早早地播種在孩子的心田里,將會收獲一生一世的幸福。”眾所周知,花有果的責任,云有雨的責任,世間萬物均有自己的責任。愿我們老師與家長一同承擔起教育好孩子的責任,把他們培養(yǎng)成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