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貴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是科學研究的基礎性內容,更是對世界進行認知的一種活動,學生在對物理認識的基礎上可以發(fā)展科學思維。初中物理教科書中會在每一章都安排一些小實驗,這些小實驗能夠形象的展示出物理知識的發(fā)展過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較為感性的材料。小實驗的存在能夠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強化,補充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知識,因此教師可以積極地為學生開展各種小實驗,提升學生對知識和問題的感知能力。
關鍵詞:物理;小實驗;初中物理;教學;作用分析
G633.7
實驗能夠讓物理學習更加完善,起到輔助性的作用,實驗的過程能夠讓知識的表達更加直觀,并且對已有的知識進行驗證,培養(yǎng)出學生的實踐精神,并且讓物理學習的有效性更強。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學習分數,因此非常容易出現一種現象就是學生的分數非常高,但是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非常弱,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要想培養(yǎng)出學生的物理思維以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需要從物理實驗入手分析,基于此,本文對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探討。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小實驗的開展離不開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才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學習好物理知識。物理小實驗更多的是一種靈活性的展現,更多的是生動性的學法,激發(fā)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在日常的實踐過程中讓學生的參與性更強,深入到物理小實驗的研究過程中。
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的過程中,教師如果單純的只對大氣壓強進行描述就會非??菰?,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使用魔術的方式讓學生做實驗,實驗的內容為“瓶吞裸蛋”,這樣的實驗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廣泛的參與興趣,讓學生猜測,雞蛋在不用手動的情況下是否能進入到廣口瓶中。學生會紛紛猜測,等待學生猜測以后教師在瓶子中倒入一些熱水,然后晃動瓶子,再把水倒出來,并且快速的用雞蛋堵住瓶口,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即使不借助手,也能夠把雞蛋放入到瓶子中,因此求知欲產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由此教師再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
二、輔助教師突破教學難點
物理學習中存在很多非常抽象和難懂的問題,這些問題要想讓學生自己獲得答案非常困難,并且即使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也只是一知半解,并不能完全掌握知識的精髓。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就可以通過物理小實驗的方式,實驗更加直觀,要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化作簡單易懂的形式表達。
例如,教師在教授《聲波》的過程中,教材中可以通過與水波的對比進行講解,這樣的類比效果不是非常好,學生的理解非常困難。因此教師可以使用演示實驗的方式,將裝有水的玻璃水槽放好,并且準備一個小型的電動機,再在轉軸上裝上一個有彎度的金屬桿,并且把電動機固定在水槽上,最后再將設備放在展示臺上,在電源的帶動下電動機轉動,通過金屬桿的拍打,水波產生。這樣的小實驗能夠將抽象的內容更加具體化,并且讓學生對水波知識和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突破教學難點。
三、開拓學生的思維
在物理實驗教學當中,教師不能把實驗看成是對知識的傳授,應該將其看成是一種實驗上的創(chuàng)造行為。在演示的基礎上通過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意識,并且不斷的開拓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吞蛋”的實驗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什么是大氣壓,通過吞蛋的實驗,能夠更好的開拓學生的思維。在“吞蛋”這個實驗上,學生會研究,怎樣在不動手以及不破壞瓶子的基礎上將雞蛋完整的取出來。這就是思維上的鍛煉。一般會采取兩種辦法,一種是將輸液管放在瓶子中,并且把雞蛋移送到瓶口的位置上,按壓住輸液管,再往瓶子里打氣,這樣通過壓縮氣體以后雞蛋就能夠輕松的取出來。第二種方式就是使用50毫升的塑料瓶,在瓶蓋子上鉆孔然后插入輸液管,將廣口瓶倒放,學生會使用抽氣機抽氣,這樣雞蛋也能夠被取出來。學生在進行物理小實驗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思考以及小實驗的方式開拓思維。
四、補充和鞏固課堂知識
在物理學習中,學生可能會親自設計和制作物理小實驗,這樣能夠夯實和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并且深化所學的知識。學生親自設計的實驗要和物理知識有緊密聯系,讓課堂內外的教學得到有效的補充和延伸。
例如,講解光的直線傳播以后,教師就可以按照學生對光傳播的理解定制一些小孔成像的實驗,讓學生對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點進行了解,并且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小實驗。如果實驗不成功,學生自己去尋找其中的原因,并且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幫助學生夯實物理知識,彌補知識的缺漏。物理知識來自生活,并且也服務于生活,初中學生物理學習不扎實的原因就是缺少和生活的聯系,也不善于在實驗中進行思考和觀察,對知識的來龍去脈沒有清楚的掌握,物理概念不理解,機械地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因此要加強和生活的聯系。
綜上所述,本文對物理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和研究,旨在教師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變化,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學生能夠在物理小實驗中獲得知識和體驗,進而提升物理學習的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實驗的作用,給學生創(chuàng)造做實驗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體驗和學習的基礎上掌握物理的精髓。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對初中物理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性作用。
參考文獻:
[1]范亞穎,盧慕稚,李飛躍等.北京市初中物理實驗實施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6(2):33-38.
[2]劉志杰.利用初中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學周刊B版,2014,11(1):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