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愛
摘 要:地理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學習地理知識能夠提高學生對自然環(huán)境、人文歷史的熱愛之情。但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認真研究“互動合作”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分享探究精神、自主學習等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地理教學;互動合作;方法探究;教學模式
我們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近些年初中地理在課堂教學中不受重視。不少學生覺得地理課“不是主科,可聽可不聽”。課堂上“互動合作”教學方式成效不明顯,師生之間嚴重缺乏互動合作,有的甚至放棄學習地理,上課的時候睡覺、講話、學習其他科目的現(xiàn)象尤為普遍。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我想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從社會的角度講:“應試化”思想深入人心,從根本上對初中地理的重視力度不夠;二是從學生的角度講:地理學科比較抽象,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空間有較高的要求,學生對地理知識不理解,產(chǎn)生了“畏難”的情緒;三是從教師的角度講,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形式簡化,學生對地理課堂學習興趣不高。這些現(xiàn)象是造成地理課堂師生“互動合作”效率不高的重要因素。
一、設計雙向性任務、促進互動合作學習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常常面臨課堂互動合作不足的情況。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策略,開展互動合作學習,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促使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盡快融入討論的環(huán)境中。例如,教師在講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二節(jié)《海陸的變遷》時提問:“為什么喜馬拉雅山每年都會長高?四種說法正確的是()A.陸地是會運動的,喜馬拉雅山受地殼運動的影響;B.人的測量技術有限,存在誤差;C.喜馬拉雅山自己會長高;D.人的主觀想象。”教師要求學生分好小組進行討論,然后每組派出代表發(fā)言。這時前后左右的學生聚集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教室里嗡嗡的聲音學習氛圍濃烈。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了討論之中。幾分鐘后,小組中選出的代表發(fā)言,“我覺得是選A”“我是這樣認為的……”“我覺得是應該選……”。通過小組之間的互動合作學習是一種實現(xiàn)資源共享、大家凝聚智慧的過程,能夠讓學生以討論交流的方法相互學習、交換看法,不僅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合作,而且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師生情感,促進互動合作學習
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中,教師充當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而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師生互動合作中。通過師生之間情感互動合作、生生之間的思維互動合作,培養(yǎng)學生提煉新思想和創(chuàng)新膽識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兩方面,一方面,教師要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可以通過考試和平時的教學,了解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接受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通過家訪的方式可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長、興趣愛好等內(nèi)在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有效地實施“互動合作”學習。另一方面,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提升師生之間的融洽程度也很重要。假如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不和諧,學生也很難對教師所教的學科產(chǎn)生興趣。
三、增加課堂活動,促進互動合作學習氛圍
地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具有科學性、嚴密性、抽象性的特性。由于它的抽象性,學生在地理的學習上畏縮不前,認為地理是非常難的學科。為了消除這種“畏難”情緒,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地理課堂活動。
四、結合社會焦點、促進互動合作學習
在初中地理學習中,要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相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
五、角色扮演,促進互動合作學習
“角色扮演”是一種拉近學生與地理課堂教學的距離,是地理課堂生活化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例如,在學習初中一年級的《世界氣候》的時候,采取了分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互動合作學習中。教師首先將全班的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提出問題:“請同學們分組查閱資料和閱讀課文,討論世界各個地區(qū)的氣候差異,說出最多的小組獲勝?!泵總€學生都積極的投入到了互動學習中,十幾分鐘后兩組學生各派出代表,有的同學說:“我是來自馬來群島的人,我比較黑,那是因為我們那里是熱帶雨林氣候,其特點是常年高溫多雨,氣候年較差比較小,各月平均氣溫在25到28度之間,太陽比較曬,所以我這么黑?!薄拔沂莵碜詠啛釒Ъ撅L氣候地區(qū),這里不像熱帶地區(qū)那么熱,但是1月份平均溫度也在0度以上,7月份平均氣溫在25度以上,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薄拔沂菧貛Ъ撅L氣候區(qū)的人……”這樣貼近生活的表演,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生活教育情境,有效地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情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身體、心靈的解放和自我發(fā)展,有效地展開了學生的互動學習策略。
六、從身邊生活出發(fā),促進互動合作學習
從學生身邊發(fā)掘與地理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知識,這樣有利于他們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地理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留心周圍的人、事、物、景的變化,養(yǎng)成善于觀察、樂于發(fā)掘的良好習慣。
地理教師要具有善于捕捉、善于發(fā)現(xiàn)的慧眼,發(fā)掘生活中與地理知識有關的地理現(xiàn)象,指引學生根據(jù)這些地理現(xiàn)象的變化、發(fā)展過程由簡到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進行探究分析,在實際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學習地理知識。讓學生從身邊生活出發(fā),感悟地理,學習地理。
總之,通過“互動合作”教學方法,既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又增強合作共贏精神,這對學習地理是重要而又有效的。通過這種“互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初中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探究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才是地理學習的關鍵。而教師的引導在這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愉悅學習、主動探索,使地理課程教與學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闞星星。讓地理教學走進學生生活[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