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作為一門新的學科,雖已開設也有十余年,但城鄉(xiāng)之間的差異越加明顯。以農村小學實際情況出發(fā),如何以多形式的教學手段,多方位的創(chuàng)造校園英語文化氛圍,多方式的激勵機制來有效地激發(fā)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增加其自信心,縮短與城里孩子的差距,整體提高農村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興趣
G623.31
如何促進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已成為關系到提高整個英語教學系統(tǒng)教學質量的原因之一。聯(lián)系實際,說明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基本上已普及到小學階段,然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狀況令人堪憂。這些現(xiàn)狀致使農村學生在起跑線上就落后于城市學生。農村小學英語師資力量薄弱。有些擔任英語教學的教師是兼職教師,英語知識水平有限。許多教師要教四五個班的英語,“大班教學”、“多班教學”、“跨級教學”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必然影響備課的質量和教法的改進。其次由于教育領域內部各方面軟硬件較落后、家庭經濟能力有限、家長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綜合素質較差等,農村小學生對學習英語倍感壓力,甚至對英語失去了興趣。所以我從提高學生的興趣入手,以此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效率。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的愛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最佳方法。
熱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博大無私的,那些對學習有困難,無興趣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尤其是英語學困生更需要老師的耐心、細心教導,要一視同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教師的愛能啟迪學生的心靈,能激發(fā)學生做人的尊嚴,能呼喚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在課堂和課外中去培養(yǎng)。課上學生都要集中注意力聽,先聽,后模仿,大膽地說英語。語言的學習一定要“臉皮厚”。教師應盡量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說錯了也不要去批評他們,以鼓勵為主。英語是一門語言的學科。學生應參與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如英語模仿秀大賽、英語口語比賽等等。要抓住每一次開口說英語的機會來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在課外讓孩子們聽一些英語小歌謠、英語小故事以及英文動畫片等等,從而培養(yǎng)孩子們的好習慣。
三、教學手段形式多樣,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
1.巧用教具、學具,輔助教學。在學習外研版新標準英語三年級起始第五冊第四模塊《Its mine.》時,我就充分運用了學生的文具或衣物來練習This pen is his .This book is hers .This T-shirt is mine .等語句。練習活動貼切實際生活,學生興趣濃厚,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2.運用簡筆畫,美化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上邊講邊畫,展示事物的變化,能很好地吸引學生,這是圖片、實物等媒體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這種手段。
3.運用肢體語言,讓學生動起來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各種感官,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蓭椭鷮W生理解所學內容,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學生邊念歌謠,邊做動作,興趣盎然。
四、整合多學科優(yōu)勢,發(fā)展多元化的英語教學模式。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該要運用多學科間的互融性,這些學科具有直觀趣味性的特點,能夠讓英語的學習過程不再枯燥乏味,讓學生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在學生進行跑步比賽時,其余學生可用“come on! Come on!”來為比賽的同學加油。美術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三年級上冊學習身體部位 時,教師可讓學生邊畫邊學,進行學習身體各部位。有了圖片就能更加生動的讓學生理解,而且可以利用圖片進行游戲。由教師發(fā)出 Point to….的指令讓學生進行比賽。音樂也可以大大的促進小學生的興趣。如:在學習四年級《Can you run fast?》這一課時運用兩只老虎的曲調唱本節(jié)課的重點句子,我們用換詞法來進行教學歌曲,學生會更容易掌握,也更有興趣學習。
五、創(chuàng)造校園英語文化氛圍。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可延伸到課堂之外。那就是生物資源豐富。我們可以把課堂轉移到教室以外的校園里。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教學。在學生的真實體驗中學習。這樣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不僅使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形象,而且又能突破課堂教學,符合新課程標準,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實效性。
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氛圍。為了使學生能隨時感覺到英語就在身邊,我們必須要做的就是營造校園英語文化氛圍:
1.在教室或走廊樓梯處貼上一些警戒語。例如:保持安靜“be quiet” 保持清潔“keep clean” 勿忘關窗“dont forget to close the window” Dont crowd each other. Dont climb.
2.在教室外,也要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就在身邊。在校園各處插上中英文標牌,如操場Playground、花 園Garden、music classroom 音樂教室、art classroom、美術教室等等。讓學生感覺到英語無處不在。
3.校園廣播室播放一些英文歌曲。
六、引入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學習英語需要興趣,獎勵比懲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適時利用物質性的獎勵,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利用學生好勝心理,開展小組競賽。在一天天的學習中,必須要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在逐漸進步的成功感,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對每個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點滴進步都要及時予以肯定,進行表揚和獎勵。
總之,促進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必須因地制宜,根據地方性特點和小學生的性格特征,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才能充分激發(fā)農村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從而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提高整個英語的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
焦素芬(1986-)女,漢族,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人,現(xiàn)為陽谷縣李臺鎮(zhèn)明德小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