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靜嵐
摘要:朗讀是一把鑰匙,打開理解的鎖;朗讀是一種調(diào)味品,可以使學生興味盎然;朗讀是一支興奮劑,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初中語文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地朗讀。把學生引入最優(yōu)的朗讀情境,讓朗讀教學重新煥發(fā)出她應有的風采。因此教師需掌握朗讀指導技巧才能把理念物化到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重視朗讀
學習語文,歷來都非常重視朗讀。
想起大學時期,每每跟著蒼顏白發(fā)的老先生搖頭晃腦地讀著一篇篇文言文,那種齒頰留香的感覺依舊讓我無法忘懷,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學校里的瑯瑯書聲卻越來越來少,甚至聽不到了。課堂上不聞書聲瑯瑯,只見習題海洋。這令我不僅迷茫起來:現(xiàn)在的學生怎么了?
是因為學生都讀得好了?不,事實是很多學生不會朗讀。我曾對學生進行了朗讀水平檢測。這次檢測以學生已學過的課文為朗讀材料,以讀音準確、句讀清晰不增、不漏、不回讀的基本要求為標準,結果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達不到一般的朗讀要求,甚至有一部分學生還讀得前言不搭后語,結結巴巴,如果選用未學過的課文,用嚴格規(guī)范的朗讀標準去要求,不達標的比例更大。
一、為什么會忽視朗讀教學
1.朗讀的時間本就不夠充分。一節(jié)課45分鐘,學生朗讀的時間卻不到5分鐘,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如雁掠過,且又“雁過無痕”。朗讀成了教學中的—個過渡環(huán)節(jié)而已。
2.朗讀的目的性不夠明確。甲生讀了乙生讀,男同學讀了女同學讀,看似熱熱鬧鬧,其實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后也沒有及時評價反饋,學生只是被教師驅(qū)趕著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而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jīng)”。這樣的朗讀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導致學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讀的參與面窄。我們什么時候能讓那些“板凳球員”正式上場呢?不管是檢查陛的朗讀還是分析、答問之余的所謂有感情朗讀,教師往往盯住幾個尖子,讀來讀去,就是那四五個學生,大部分學生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坐著當聽眾,這種多數(shù)學生得不到朗讀練習的現(xiàn)狀,怎能提高朗讀教學的質(zhì)量又怎能落實語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一——會讀?
4.朗讀指導機械匱乏。常見教師在分析、理解之余來一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或“把某某語氣讀出來”,諸如此類隔靴搔癢的引導,導致朗讀不能熔“導”、“練”于一爐,不能集理解、感悟于—體。有時教師即使有指導卻不得要領,只重聲音形式,不重內(nèi)心體驗,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語言環(huán)境中的內(nèi)涵。常聽一些教師直截了當?shù)馗嬖V學生,把某一個字(詞)讀得重或輕些,把某幾個句子讀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讀表情達意的要義。所以許多學生一遇到感情比較強烈的句子,就認為該讀重些,而不知道有時重音輕讀,表達的效果更強烈。
那么,教師要掌握怎樣的朗讀指導技巧才能把理念物化到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我開始思考:“如何把學生引入最優(yōu)的朗讀情境,讓朗讀教學重新煥發(fā)出她應有的風采呢?”于是,在進行現(xiàn)代詩歌教學懂的時候,我發(fā)起了一場比賽。首先明確得分標準:情感的表現(xiàn)度,當然可以借助道具。其次以小組為單位比賽。六人一個小組,每組一個負責人,負責組織和算分。就像電視臺的“歌手大獎賽”一樣,每個小組成員都是評委。每人發(fā)一張評分卡,當一個成員朗讀完畢,其他同學開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評成績。負責人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求出這個同學的最后得分,最后評出本組前三名,由老師發(fā)給紀念品。這場比賽中學生們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許多以前想讀而不敢讀的學生聲情并茂,朗讀得十分出色,“誕生”了許多老師以前沒發(fā)現(xiàn)的朗讀苗子。愛讀的讀得更好,不敢讀的也急于表現(xiàn),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原本最容易被學生忽視的詩歌翻身成為印象最深,最受喜愛的部分。
通過這次的比賽,我深深地感受到,此時有聲勝無聲??!也更加堅定了我朗讀教學的信心。
二、讓學生學會朗讀
1.向?qū)W生講解朗讀的一般要求。朗讀是一種技巧,它需要經(jīng)過有意識的訓練,達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傳情達意,發(fā)揮它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向?qū)W生講解朗讀的一般要求:重音、速度、停頓和語調(diào)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朗讀訓練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教師的范讀與指導是關鍵。好的范讀是最好的朗讀指導,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形成班級的朗讀風氣作用很大。同時也可適當利用電化教學,讓學生傾聽錄音和模仿進行朗讀。教師指導要切實中肯,在學生朗讀前,根據(jù)課文特點,具體地從朗讀速度、停頓、語調(diào)方面一一給予指導,使學生把握朗讀要領。在學生朗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正。
3.要有計劃地選擇時機進行朗讀。旨在理解課文,既可在分析課文前讀,也可以在分析課文中讀;旨在訓練說話,可以分析課文后讀;詩歌散文和古文的教學,朗讀可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使朗讀教學成為理解課文的基本手段。
4.要合理選取朗讀的方式。朗讀方式可分為單獨讀、分組讀、齊聲朗讀和分角色朗讀。如需要起示范作用或檢查時采用單獨朗讀;如遇到課文中精彩段落可采用分組讀或全班齊聲朗讀;若課文中有人物對話多采用分角色朗讀或全班齊聲朗讀。如《茶館》一課就可以分角色朗讀。
朗讀是一把鑰匙,打開理解的鎖;朗讀是一種調(diào)味品,可以使學生興味盎然;朗讀是一支興奮劑,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初中語文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地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