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內容摘要: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高效政治課堂的創(chuàng)建,利益于良好的導入、教師角色的定位和自身的創(chuàng)新,得益于對學生的賞識。這是高效的思想政治課堂的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所在。
關鍵詞:創(chuàng)新 教師角色 課程改革 高效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每位教師的夢想,也是每位教師用心探索的教育實踐。實踐需要理念為先導,因此,只有把握好思想政治課堂的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才能走近高效的目標。
一.設計精彩的導入
導入,即開講、開場白,是指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前,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一種方式。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中首要的一環(huán)。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闭握n教學也是如此。良好的導入如同紐帶,聯(lián)系著舊課與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后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精彩、有啟發(fā)性、有吸引力的導入,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迅速將精神集中在課堂上,激活思維,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反之則目標不明,內容不新穎,導致學生思維不暢、啟而不發(fā)。思想政治課常用的導入方法有故事導入法、設疑導入法、時政新聞或熱點事件導入法等。例如在講《法律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這一課時,如果使用“7·23”特大交通事故導入,相信學生一定能震撼心靈,快速進入教學情境。課堂的導入雖然只有短短兩三分鐘,然而卻大有文章可作。好的導入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在瞬間展現出活力,積極主動地與教師一道探究新知。
二.實施高效教學
高效的思想政治課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不應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應當好“導演”的角色,調動所有“演員”(學生)的積極性,共同演好思想政治課這臺“戲”。這就需要教師給自己的角色定好位,做到不越位,不替代學生的主體地位。
1.教師轉變角色。新課改下,教師要由教學的操作者、主宰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由被動地接受變?yōu)閷W習的主人。為此,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選取典型材料、設計學生活動以及有針對性的問題等形式,讓學生明確教師的指導作用,督促他們以學習的主體者的角色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達到學以致用。思想政治課教學要遵循“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啟發(f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事、物,做到在生活中學習,向生活學習,使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學生的生活豐富化,課堂變成學生探索世界的窗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豐富教學形式。教學形式是組織教學內容所采用的具體方式。常用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形式有自主式、討論式、辯論式等,還有采訪、小品表演等形式。每種教學形式,都有其各自的優(yōu)點,不管哪種教學形式,教師都要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發(fā)展學生與他人和諧共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注重情感交流。新世紀的學生個性鮮明,情感豐富,他們需要理解,需要渲泄,需要溝通。為了與他們有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教師要將課堂看作情感交流的場所,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真摯情感,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喚起學生探索真理、積極向上的愿望。
5.教給學生技能。教師為學生提供探索、獲取知識的氛圍,教給他們掌握知識的技藝,而不是把知識灌輸到他們的頭腦中,不能代替他們去閱讀、去感受、去思考。學生只有掌握了答題的技巧、方法,才能更加自主地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為終身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愛與賞識并舉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相信學生,全方位放權。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學會賞識學生,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應拿起表揚的武器,幫助學生維持積極的情緒,樹立“我能行”的信心,切忌諷刺、挖苦來打壓學生的自信心。為此,在思想政治課上,教師可采用鼓勵性的語言、微笑的表情去激勵、感染學生,使學生心情愉悅,精神振奮。在課堂上,學生能自學的知識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有能力回答的問題留給學生自主思考作答,學生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放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另外教師還要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下給學生送去不同的眼神:當發(fā)現有學生注意力分散時,用目光去暗示、提醒;當學生回答問題時膽怯、畏縮,用目光去鼓勵、支持;當學生犯錯誤時,目光應嚴厲而誠懇;當學生有所進步時,應換成贊許、信任的目光。特別是對一些后進生,切忌用鄙視、厭惡、輕蔑的目光對待他們,防止損害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自暴自棄。
總之,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是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的結晶。它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傳播思想品德知識,更加關注學生智慧的發(fā)展。因此,政治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的教學觀,把思想政治教學看作是與學生的對話,是和學生共同合作、共同享受、共同成長的過程。尤其是要注重新形勢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創(chuàng)新,由靜態(tài)化向動態(tài)化轉變,在和諧的氛圍中讓政治課堂“活”起來,高效起來!
參考文獻
[1]李長明.高中思想政治課探微[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
[2]魏力娟.思想政治課堂有效性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02).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嫩江縣伊拉哈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