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先玉
摘要:當今的教學需要高效,而高效課堂就是要達到讓教師和學生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有效地完成教與學的過程。它和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只要備好課、講好課就可以了,至于學得怎樣是不能保障的。而現(xiàn)在提倡的高效課堂必須從學生的自主和積極意識出發(fā),不僅要學會而且要會學,講究學習效率。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就要把興趣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研究。
關鍵詞:高效課堂;興趣培養(yǎng);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021
要想產(chǎn)生高效率的英語課堂,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始終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因此,課堂教學手段也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正如上句所述,學習語言就像學游泳一樣,只有親身投入到知識的海洋中,在實踐中探索和學習,才能夠真正掌握這門語言。學生如果對所學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學習對他來說將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并且他們就會以最敏捷、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得必要的知識。其實,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與教師積極地引導和教學藝術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根據(jù)英語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藝術地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引向英語學習的領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變苦學、厭學、死學為樂學、好學、會學,逐步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素質(zhì)。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
一、以情感為紐帶,融“教”與“學”為一體
1. 用愛心貼近學生?!皶灾岳?,動之以情”。教學不同于其他活動,它的對象是有血有情的、活生生的學生。只有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去關心、呵護、引導他們,從而在他們的心目中樹立起慈母或大哥、大姐的形象,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使他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2. 用信心激勵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生對英語充滿新鮮感、好奇感,同時又有一種生疏感。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用自己百倍的信心去鼓勵、幫助他們克服畏難情緒,調(diào)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樹立外語學習的心理優(yōu)勢。
3. 用耐心幫扶學生。英語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新鮮事物,接受起來需要一個逐步的過程,教師要耐心地進行引導、幫助,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及時地表揚、鼓勵他們,尤其是學困生即使只說出幾個單詞,也要給他們“A good try !”或“Well done!”之類的評價,讓他們感到溫暖和獲得成就感,切忌諷刺挖苦或嚴厲批評。教師要努力使學生敢于開口表達,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和表現(xiàn)欲。
二、豐富教學形式,實施愉快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排除心理障礙,在學中樂,在樂中學。
1. 課前充分研究教材,認真?zhèn)湔n
要想上好一堂課,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同時充分考慮班上學生的學情。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轉(zhuǎn)換角色,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設想授課的情景。
其次,要增加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現(xiàn)代教學媒介使我們有更多的方法和途徑去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興趣。在呈現(xiàn)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穎可信的情景,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xiàn)的情景。同時,合理地運用圖片、音像、多媒體課件等材料,讓所要呈現(xiàn)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
2. 課堂中運用多種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1)邊聽邊寫,邊聽邊說
從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來看,任何一種語言,有聲語言是第一性的,文字語言是第二性,語言學習始于聽。聽力教學是一節(jié)課的難點,在外語教學中始終處于領導地位,它包括聽單詞、句子、對話以及短文這些基本環(huán)節(jié),這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對于一般的聽力材料,第一遍之后,暫停,可以問同學們聽到了幾個詞、幾個短語或幾個句子,并及時給予鼓勵,然后讓其把剛才聽到的全部東西寫在本子上;接著播放第二遍聽力,同樣問同學們相同的問題并試著讓其模仿錄音復述所聽。如果學生復述正確,教師應充分給于表揚。通過這種簡單親切的聽力訓練,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聽力的技能和水平。
(2)改變“讀”的形式
“讀”是一種重要的語言形式,是人們獲得各種信息的重要途徑。然而,“讀”并不是消極地接受信息的活動,“讀”的過程是一種通過視覺感知來識別和理解語言材料的推理過程。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首先要從激發(fā)學生獲得知識的求知欲和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技能做起。因此,可以通過閱讀理解專項訓練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3)從“寫”中找樂趣
“寫”是人們進行交際活動的一種重要的基本形式。學習寫作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高能力表現(xiàn)。我們的教材上有不少關于寫作方面的內(nèi)容。如電話留言、書信、日記等。大多數(shù)教師是這樣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寫作的:每天布置一些翻譯句子(每次3-5個),這些句子是當天語法所講所學的,要求學生用自己學過的詞語套用語法去造句。然而,學生在進行書面表達時往往錯誤百出。歸納起來可以有以下幾點:詞匯量不足、語法混亂、缺乏高效的寫作技巧、受漢語語法和習慣表達方式的影響等。教師們雖耐心認真地去批改了學生的句法錯誤,并在第二天課堂上把學生出錯的地方進行歸納并逐一糾正,但下次的寫作又是如此,沒有起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筆者認為教師不妨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的錯誤編成順口溜,這樣才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興趣是一種學習動力,它會產(chǎn)生求知欲,是學習知識、發(fā)展智力的關鍵所在。如果我們能把興趣培養(yǎng)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種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生漸漸養(yǎng)成自覺、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才會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各個困難。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濱區(qū)江北高中 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