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葉+楊維國+劉娜
摘 要:高職教師應用“世界大學城”遠程網(wǎng)校時,將教師個人空間的樹狀結構和教學方式的壇式結構整合符合生態(tài)學原理。本文從三個層面對二者進行了全方位的分化,對信息化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關鍵詞:世界大學城;個人空間;教學方式;整合
隨著教學信息化在全國的推進,“世界大學城”這一面向全球的個性化遠程網(wǎng)校由于其綠色、環(huán)保和高效的特點,吸引越來越多的高職教師參與其中。同時,“世界大學城”也在不斷完善教師個人空間,但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筆者對此進行了研究,以供借鑒。
一、整合的層面
在“世界大學城”中,高職教師個人空間和教學方式的整合可以從三個層面來操作。
1.結構層面。整合之前,首先要分化,把個人空間和教學方式分成很多元素,然后找銜接點。高職教師的個人空間一般是“樹狀結構”,教學方式是“壇式結構”,這就需要我們把“樹”種到“壇子”里,而聯(lián)系點就是“樹”的“根”。教學方式壇式結構包括行為方式(壇口)、認識方式(壇底)、社會認同(左壇耳)和教學組織(右壇耳)。高職教師個人空間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名師課堂,筆者研究了10項已完成的名師課堂,發(fā)現(xiàn)高職教師個人空間由四個方面構成樹狀結構,分別是導航主線(樹干)、課程資源(樹枝)、教學過程(樹枝)和教學成效(樹枝)。
2.知識層面。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講授式、探究式和對話式,時尚的教學方式有訂單式、雙證書式。這兩種方式應用的關鍵在于如何讓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這就要求在建設個人空間時采用合適的知識因子,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微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以一門課的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將知識分化為知識因子,一個概念是一個知識因子,一幅工程圖也是一個知識因子,一個簡短的視頻(5分鐘)也是一個知識因子。然后按照導航主線進行組合,形成知識框架。
3.人員層面。在人員層面,需要建立“金字塔式”結構,人員金字塔結構分為三級模式。(1)一級(塔尖):選取空間課程或名師課堂做得比較好的教師作為第一層次,成立顧問委員會??蛇x擇各校空間課程一等獎以上獲得者或名師課堂項目驗收通過人員。(2)二級(塔中):空間課程二等獎或名師課堂項目立項人員。第二級構成中間支撐力量,即操作小組。(3)三級(塔底):其他人員,其中包括從來沒有接觸過“世界大學城”的新進教師。第三級的人員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如缺乏整合意識,思路不清楚等。
二、整合的步驟
1.建立組織機構。以教師所在學校為一個單元,選取優(yōu)秀教師在“世界大學城”建立教師苑,教師苑實施金字塔式組織機構。
2.入選教師按照盆景式進行組合。每個入選教師,結合所教課程,按照盆景式(樹狀結構+壇式結構)進行組合,以現(xiàn)行“微知識理念”劃分知識因子。分好后,再組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進行選擇,可以預時學習、超時學習、重復學習。
3.教學時加入過程記錄??梢栽谡n程盆景式教學時加入過程記錄,這也是“世界大學城”的獨特優(yōu)勢,這樣既便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也可以總結改進,不斷突破。
4.定期進行學術交流。在整合過程中,金字塔塔頂人員定期和其他各層人員進行學術交流,此交流的特點是高效率、低成本、快節(jié)奏?;ヂ?lián)網(wǎng)傳播快,經(jīng)過幾次交流后,很多交流成果就可以在“世界大學城”平臺上得到廣泛應用。
三、整合的細化
1.要結合課程特點。高職院校的課程總體上分為四類:人文素質課、職業(yè)崗位技術課、職業(yè)拓展課和公共選修課。在整合過程中要注意各課程特點,不搞一刀切,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
2.要注意學科或專業(yè)特點。同一門課程在不同的學科或專業(yè),其教學的內容和深度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整合時,學科和專業(yè)一定要結合本校實際,即“教學方式本?;?,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3.要從“三觀”上來把握。從宏觀上把握個人空間是樹狀結構,教學方式則是壇式結構,但是這之間怎么聯(lián)系的,需要從中觀,甚至微觀上去把握。例如,個人空間教學成效和教學方式的社會認同之間,從宏觀上看就存在著天然聯(lián)系;而從微觀上看,教學成效欄目反映的是社會認同的學生評價部分。
教學方式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處于教學上層建筑。高職教師運用“盆景式”整合模式,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俞小妹.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應用研究[J].科技視界,2016(11).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專項課題“基于‘世界大學城高職教師個人空間的教學方式研究”(項目編號:146231678);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年度院級科研項目(項目編號:GTYJC201404)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