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要】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契機。然而,如何有效利用網絡資源,給予閱讀教學以新的生命力,也成為考驗各級高中語文教師教學設計和組織能力的關鍵。本文則通過構建有效的“課內網絡合作”和“課外網絡探究”兩種教學情境,闡述了課內和課外兩種網絡環(huán)境下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最后,提出了網絡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建議。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2011年,教育部在出臺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中提倡:“各級中小學應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借助互補互動的網絡資源,建設開放、多元、有序的語文課程體系?!鄙鲜鼋逃笇Х结?,已經從宏觀角度明確了網絡資源對于語文教學的輔助價值,為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地依托網絡環(huán)境,運用更多的現代化網絡技術去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語文網絡閱讀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應用網絡獲取閱讀資源的能力,體會別具一格的閱讀感受。本文認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借助網絡資源開展的教學應從課內和課外雙向出發(fā),搭建綜合一體化的網絡平臺,為學生展示網絡閱讀的魅力。
二、網絡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一)有效利用課內網絡,創(chuàng)設合作閱讀教學情境
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倡導學習者之間通過合作共生,相互彌補達成一種和諧完美的學習情境。傳統(tǒng)模式下,閱讀教學亦是一種基于合作理念的過程,例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統(tǒng)一閱讀,學生與學生之間必須有一定的默契,才能夠保證閱讀效果的完美,這便是一種合作學習的范例。在網絡環(huán)境下,教師亦可創(chuàng)設一種合作閱讀的新模式。在日常的教學中,我便設計了一種“課內演繹+網絡錄播”的閱讀教學形式,效果十分不錯。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課文《雷雨》的教學中,首先,我利用教室中的一體機和WIFI網絡,為學生播放了網絡上下載的課文精讀視頻,以及電視劇版《雷雨》的視頻,引導學生建立起精讀、演繹的基本認知。其次,我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小組職責各異,例如:有攝影組、演繹組、道具組、后期制作組、網絡視頻上傳維護組、劇本編寫組,要求各小組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準備。再次,當各小組的準備完成后,我便創(chuàng)設了一個演繹錄播的教學場景,劇本編寫組的同學提供演繹劇本,演繹組的同學則負責以閱讀演繹的方式重寫課文內容,與此同時,其他各小組現場錄制演繹視頻,經過后期修改后,上傳到優(yōu)酷、土豆等網絡平臺上。在后期的教學中,我則將學生們自導自演的課文閱讀劇作為教學素材,在其他班級的閱讀教學中進行推廣,由于視頻的內容完全由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學習場景中自主拍攝,貼近學生們的生活,推廣實踐的效果十分完美。
(二)充分利用課外網絡,創(chuàng)設探究閱讀教學情境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教學中,教師應學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教學素材,并引導他們通過自主探究的形式獲取教學素材中的知識。”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同樣應遵循上述教學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基于網絡的探究性閱讀教學情境,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閱讀技能。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嘗試了一種利用微博平臺,進行的“美文閱讀推送+閱讀心得反饋”網絡教學活動,并初見成效。具體的教學流程如下: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在別康橋》的閱讀教學中,我便創(chuàng)設了“微博閱讀教學平臺”,在課內閱讀教學結束后,我要求全班同學以實名制的方式加入微博教學平臺,舉辦多元化的探究性閱讀活動,例如:我會定期在平臺上推送一些有關徐志摩文章的閱讀消息,或是文章鏈接,要求所有同學去欣賞品讀,自主探究徐志摩文章中的深意。我亦會在定期在平臺上組織“在線閱讀交流”活動,利用微博中的“微群建立”功能,將平臺上的同學劃分為“閱讀心得撰寫組”“閱讀語音推送組”等,要求學生自主搜集徐志摩的美文,撰寫心得上傳到平臺上,或錄制閱讀的語音上傳到平臺上,各組之間互相交流,通過微博的@特定人、留言板等,交流探究閱讀體會,品味網絡閱讀的全新體驗。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了微博這一網絡新生態(tài)事務,創(chuàng)設了一種探究性教學場景,引導學生在線閱讀、撰寫心得,有效地鍛煉了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展開閱讀學習的能力。
三、網絡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建議
(一)教師:不斷提升自我的網絡教學素養(yǎng)
在網絡環(huán)境下實踐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網絡教學技能,具體來說包含網絡硬件教學設備,例如:網絡一體機的教學應用、網絡資源的搜集整理、網絡錄播設備的使用技能。以及網絡教學軟件,例如:網絡微課制作軟件、網絡閱讀軟件等編輯使用技能,此外,還需要根據學情、生情和教情,制定相應的網絡閱讀教學方案,編訂閱讀教學教材,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展開高效的閱讀教學。為此,各級中學的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必須加強自身上述幾方面素養(yǎng)的鍛煉,不斷適應網絡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
(二)學校:不斷建設完善網絡教學資源庫
在高中網絡閱讀教學的開展中,學校教學管理層也應從軟件和硬件兩個層面給予相應的幫助,不斷建設完善立體的網絡閱讀教學資源庫。例如,投入必要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建立起本校專屬的網絡閱讀教學資源平臺,該平臺可以基于微博、微信等免費的開源網絡平臺,亦可是幕課、遠程閱讀教育等專屬的自費建設平臺,平臺上應集成豐富多元的閱讀教學資源,例如:閱讀文字、視頻、動畫、音頻資源,且應具有閱讀互動的功能,即:學生和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平臺上傳下載閱讀資源,亦可以在平臺上發(fā)表自己對閱讀學習的看法、心得和體會,實現網絡閱讀交互教學的效應,如此一來,可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網絡閱讀的動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借助網絡資源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失為新媒體環(huán)境下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本文僅論述了一些粗淺的教學實踐見解,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引起更多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對于網絡環(huán)境下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參考文獻
[1]謝艷嬌.網絡環(huán)境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J].軟件導刊,2006(18).
[2]石春玉.網絡環(huán)境下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J].山東教育(小學刊),2005(1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