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摘 要:精讀是相對于略讀而言的,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方式,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結合教學實踐案例,依次從示范讀、細評讀、賞析讀、拓展讀和延伸讀五方面闡述小學語文精讀教學的運用方法。
關鍵詞:精讀教學;小學語文;閱讀;實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精讀是重點,也是難點,它是學生略讀能力提高的前提和基礎。新課改反復強調(diào):閱讀完全屬于學生的個人行為,老師無法取代,更不能在教學中利用解析課文的機會來代替學生閱讀,而應該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從閱讀量、閱讀面的拓展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本文從精讀教學的角度進行探析,培養(yǎng)小學生喜歡讀書、多讀好書的習慣,旨在豐富學生情感,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一、示范讀:帶領學生走進文本
鑒于小學生具有“向師性”的心理特點,因此,老師示范讀的效果遠比播放錄音要好,能夠直接與學生產(chǎn)生聲音、情感的互動,讓閱讀變得傳神而感人,更容易觸動學生心靈。示范讀是精讀教學的基礎,老師必須憑一己之力,運用聲音的魅力打動學生,在字正腔圓、飽含深情的朗讀中,讓學生明白詞句、段落的含義,從而感知整篇課文。
例如,筆者在讀《火燒云》一文時,讀到“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這一段時,特別用加重的語氣突出強調(diào)“燒”字,示范讀結束后,筆者又帶領學生集體朗讀,點名讓學生單獨朗讀,筆者并沒有分析“燒”的含義,也沒有進一步解析課文,但學生卻普遍覺得仿佛像親眼看到了“火燒云”那般,腦海中出現(xiàn)了火燒云艷紅明亮的顏色,一片連著一片在天空涌動。筆者首先進行示范讀,然后指導學生模仿讀,在反復地朗讀中帶領學生走進課文,體驗作者的感情。
二、細評讀:引導學生感受情境
提高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唯一的方法就是語言實踐,也就是閱讀。細評讀的意義在于能夠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咀嚼文字,品味文學語言的魅力。通過細致地閱讀和評價,理解作者遣詞造句的方式和含義,有助于學生梳理課文脈絡。
例如,《群鳥學藝》一文,筆者為了讓學生自己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讓學生反復朗讀、細讀群鳥的語言,想象群鳥的內(nèi)心活動以及各自看待學藝的態(tài)度。以此為基礎,筆者又鼓勵學生編排課本劇,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為了演得好、演得真,學生通過討論研究,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詞句并通過肢體語言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最后,筆者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相點評,完成了課文的自學。
三、賞析讀:指導學生內(nèi)化積累
小學語文課本文筆華麗、文字優(yōu)美,字里行間都流露出文學語言獨特的“美”。新課改對小學生審美能力的要求是能夠自己發(fā)現(xiàn)、賞析和感受到文章的美。就小學語文而言,美育往往是通過閱讀課文實現(xiàn)的。“賞析讀”就是通過有聲閱讀來體現(xiàn)作者的內(nèi)心感情,有助于學生積累和沉淀語言文字,從而培養(yǎng)學生賞析文章的能力。
筆者在對《荷花》一文的精讀教學中,讀到“荷葉挨挨擠擠地……”這個段落時,著重強調(diào)了“挨挨擠擠”一詞的語氣,啟發(fā)學生想象,并且站在欣賞的角度,讀出“擁擠、緊促”的感覺,用聲音和語氣描繪出“挨挨擠擠”的畫面,筆者又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大圓盤、冒出來”這些極其生動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句,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之感,在閱讀賞析課文的過程中,完成語言的內(nèi)化積累。
四、拓展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拓展讀”是一個聯(lián)想的過程,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融入自身感受和生活經(jīng)驗,在心中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提煉文章思想,感悟作者的精神。筆者在指導學生精讀《第八次》一文時,讀到“一連結了七次都沒有結成”,讓學生合上課本,開啟聯(lián)想:蜘蛛為什么結了七次都沒結成網(wǎng)?這說明了什么?有的學生覺得蜘蛛運氣差,因為“斷了”,有的認為蜘蛛堅持不懈,強調(diào)了“七次”的讀音,還有的學生在“結”字中讀出了蜘蛛的辛苦。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氣氛生機勃勃,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五、延伸讀: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精讀教學不是孤立閱讀、咬文嚼字,而是讓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和課文內(nèi)容,展開豐富的想象力,有邏輯地理解文章,提煉中心思想?!逗教祜w機》有一段老人說給飛機的話,筆者進行了這樣的設計:“如果你身邊有個同學,他因為學習不好內(nèi)心自卑,不敢主動舉手發(fā)言,也不太喜歡和小朋友交流玩耍,內(nèi)向不愛講話,你該怎么安慰開導他呢?”學生馬上想到了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人和事,然后結合課文中智慧老人的話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通過“延伸讀”激起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閱讀與生活緊密結合,學生從中明白了道理,思想和情感得到升華。
新課改對小學生的閱讀量有明確要求,語文老師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閱讀教學,狠抓精讀教學,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興趣,訓練讀寫能力,積累語言,適當增加讀書競賽等活動激勵學生,多途徑、多方式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暉.鏈接生活,點擊教學: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5(4):169.
[2]馬英.小學語文精讀課文教學淺談[J].小作家選刊,2016(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