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
摘 要:素描作為職業(yè)美術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單招藝術類與普通藝術類高考的必考科目。文章從對口單招素描的考試特點出發(fā),講述了對口單招考試素描評分特點、課程規(guī)劃、對口單招素描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考生的素描水平。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對口單招;素描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8-0053-01
素描作為職業(yè)美術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單招藝術類與普通藝術類高考的必考科目。本文從對口單招素描的考試特點出發(fā),講述了課程規(guī)劃、各項教學手法,結合各種教學策略,以達到提高考生的素描水平,有效應對單招素描考試的目的。
一、對口單招考試素描評分特點
近兩年的素描考試試題均為素描半身像照片的復印稿,所以對考生人像結構的記憶有著一定的要求,考試結果基本上分為三類,70分以下的為低分卷,85分~70分的為中分卷,85分以上的則為高分卷,最終的考試成績將折合為150分。從對以前幾年的高分卷分析,考試的評分依據(jù)主要為考生素描的形體、表現(xiàn)等,在三個小時的考試中考生能否準確捕捉對象形體,且表現(xiàn)出對象的體積感就成了關鍵,這對考生的造型能力、結構理解能力有著一定要求。
二、課程規(guī)劃
教師要針對考試要求,制訂相應的課程規(guī)劃。高一階段,由于剛學習繪畫,學生往往只看局部而忽略了事物的整體性,且線條表達能力弱,易發(fā)生斷線、短線,不能很好地表達描繪對象,所以這階段主要以石膏幾何體、靜物結構的素描臨摹與寫生、速寫結合,練習線條的連貫性,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和繪畫習慣。高二階段,學生容易注重明暗表現(xiàn),忽視結構與明暗的緊密結合,破壞了形體的作用。所以這階段學生主要學習靜物素描,明暗頭像的臨摹與寫生,要求學生接觸物體光影明暗的規(guī)律對于形體的輔助,學習怎樣表現(xiàn)物體。高三階段,經(jīng)過前面的基礎訓練,學生有了一定素描基礎,主要針對學生的考前訓練,以素描半身像的臨摹、寫生為主,進一步了解人體結構,培養(yǎng)嫻熟的表現(xiàn)手法。
三、對口單招素描的教學方法
(1)學生素描造型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可鼓勵學生多欣賞、臨摹繪畫大師的優(yōu)秀速寫作品。教師與學生一起欣賞、討論,對名作進行臨摹,在師生互動的氛圍中使學生理解繪畫大師用線的種類、線條的組織方法、畫面節(jié)奏的安排、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等,增進學生對線條造型的理解與認知,從而產(chǎn)生對速寫的興趣。教師還要讓學生嘗試動手模仿繪畫大師的作品、切身感受這些作品中線條的內在表現(xiàn),通過臨摹線條體會繪畫所表達的欲望,感覺大師賦予線條的生命,感受直線的莊嚴、挺拔,曲線的活潑、優(yōu)美以及不同線條的組合產(chǎn)生的美妙效果。
(2)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高低是決定整個畫面是否準確的重要因素,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在長期的素描繪畫或其他藝術鍛煉中慢慢培養(yǎng)發(fā)展的。教師要從理論上使學生了解觀察在素描繪畫中的作用,在繪畫中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觀察方法,訓練學生在繪畫時堅持“整體——局部——整體”的步驟。在素描中,學生對物體的感知常常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尊重學生視覺的體驗。比如,在人物寫生時,有的學生會側重于人物神態(tài),有的學生側重于人物動態(tài),有的學生則會對人物的光影變化有著特別的興趣。只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生的素描才能產(chǎn)生不同的畫面效果。同時,教師應加強學生的記憶與默寫能力訓練。觀察能力與視覺記憶力是相互促進的。鍛煉形象記憶力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方法的一種重要手段,而視覺記憶力在不斷的觀察實踐中也會逐漸提高。在繪畫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抬頭時觀察對象,低頭便只能憑借瞬間的記憶作畫,需要經(jīng)過多次回憶來完成形象的整體塑造,學生需要運用默寫再現(xiàn)來觀察記憶中停留的視覺形象,達到加深對象印象的目的。
(3)單招素描教學策略。第一,示范法。示范法是最必要、最常規(guī)的素描教學法,學生不斷地觀摩教師繪畫,學習解決自己實踐時遇到的問題。示范法需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和時間,可選在學生實踐中出現(xiàn)問題而無法解決或起稿構圖的畫面不能入手時。示范時教師不用將作品畫完整,可以點到為止,只要能夠解決問題即可。第二,修正法。修正法即為改圖,是素描教學時常用的手法之一,主要用于解決不同學生出現(xiàn)的不同問題。作為一種因材施教的方法,當學生經(jīng)過教師的示范還達不到要求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改圖,通過改圖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問題。修正法還可起到提優(yōu)補差的作用,使差生跟上教學進度,優(yōu)生提高畫面質量。第三,比較法。比較法包括形體和明暗的比較。素描對象的明暗、強弱、虛實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熟悉這些規(guī)律最好的方法就是比較。形體的比較要求學生用到整體的觀察法,不斷比較各種物體間的形體比例,達到形準的目的。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可提醒學生站在遠處進行比較觀察,調整圖畫比例,防止學生拘泥于局部。同時,在明暗的表現(xiàn)上也應比較畫面的黑、白、灰的關系,努力做到對比分明,不灰不膩。
四、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結合對口單招考試及評分特點,在思想觀念上對素描教學從精神以及技術層面進行新的定位,根據(jù)平時積累的經(jīng)驗及反思,注重學生造型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應用各種教學策略,有效指導學生的素描教學,應對單招考試。
參考文獻:
[1]張力.中職素描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 美術教育研究,2016(08).
[2]樊愛成.淺談對口單招美術班的素描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