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超
摘要:本文以籃球專業(yè)教學為例,探究了籃球社團在中職體育發(fā)展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通過對中職籃球社團本身組織意義的分析,探究了籃球社團在中職體育發(fā)展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最后,就當前教學改革背景下,中職院校籃球社團發(fā)展的具體路徑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希望借助以下研究和探討,對進一步深化我國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促進籃球社團在中職院校中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籃球社團;中職體育;作用
籃球社團是中職學校體育社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職體育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球社團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籃球社團也是中職學校體育的重要載體,對體育教學、體育文化建設以及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此來看體育社團正在成為時下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一種熱門的教學、鍛煉模式而存在,其在中職院校中的發(fā)展也必定會受到諸多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因此,無論是從進一步推進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還是就籃球社團在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發(fā)展而言,我們每一位體育教師、學生都必須對籃球社團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開展提起高度的重視,集思廣益、積極參與,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來為籃球社團的進一步完善添磚加瓦。
1.中職籃球社團的意義
籃球社團作為當前中職體育教學的一種新模式,可以說是中職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對籃球社團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發(fā)揮作用的研究,要首先從對中職籃球社團本身組建意義的解析開始,將籃球社團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來對其存在的意義進行分析,從而再將其放在中職體育這個大環(huán)境當中去解析其教學作用的發(fā)揮。具體來講中職籃球社團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鍛煉學生身體?;@球社團的成員主要是對籃球感興趣的學生,籃球社團成員在參與籃球運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升籃球技能,而且還能夠在籃球運動的過程中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發(fā)展;其次,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球社團內(nèi)部有著明確的分工,各部門之間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夠開展籃球運動。而籃球社團為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必須舉辦各種各樣的籃球活動和籃球比賽。這就要求社團成員充分運用自身的能力去聯(lián)系人員、拉贊助、組織比賽等,這些環(huán)節(jié)都能夠加強學生的實踐鍛煉,讓學生深入接觸社會,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再次,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中職學生需要面臨學習、就業(yè)、升學、生活、甚至是經(jīng)濟壓力。當學生心理壓力過大,超過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時就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而籃球社團能夠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團活動中,在籃球運動的過程中釋放心理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一方面,籃球社團的發(fā)展和運營需要社團各部門之間相互合作,共享資源。而這一過程能夠培養(yǎng)社團成員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另一方面,籃球運動需要團隊成員明確分工,相互配合,集中集體智慧和力量才能夠贏得比賽。這一過程不僅能夠加強團隊成員的合作,而且有利于團隊成員的情感交流,使團隊成員在相互理解和包容的環(huán)境中將籃球社團建設成為一個真正的集體。
2.籃球社團在中職體育發(fā)揮的作用
2.1對學生的作用
就在中職體育教學當中籃球社團在學生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而言,其作用的發(fā)揮實際上更是籃球社團自身意義的體現(xiàn),與上文中對籃球社團自身意義的解析極為相近。這是由于我們在將籃球社團看做一個單獨的個體分析其意義時,其作用面也僅限于學生身上,因此其自身意義的發(fā)揮也就相當于其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對學生作用的表現(xiàn)。通過調(diào)查走訪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通過籃球社團在中職院校中近年來的發(fā)展,已經(jīng)在中職學生當中有了一定的受眾面。一些學生通過參與籃球社團所組織的活動,感受到了籃球社團與日常籃球教學的區(qū)別,認識到了籃球社團更為活潑、娛樂性、高集體性以及組織性的特點。這使得學生更愿意將籃球社團活動的開展看做是一個休閑、娛樂的過程,而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死板的課堂教學。也正是基于此,學生在籃球社團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希望表現(xiàn)自我的欲望、與同伴之間交流的程度也都比課堂體育教學更為熱情。因此,總體而言,籃球社團的建立在中職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體育綜合素質的提升方面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積極作用。
2.2對體育教師的作用
籃球社團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體育教師所發(fā)揮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日常教學管理以及與學生關系的建立兩個方面:首先,籃球社團能夠幫助體育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球社團作為中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個單獨的組織,其內(nèi)部組織體系十分明確,上至社團團長、副團長、委員,下至團員,其各自之間分工明確,組織活動周密。對于體育教師而言,籃球社團的建立更像是其對學生進行管理的一種放權,讓學生在對籃球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我管理、自主開發(fā)活動來進行籃球鍛煉和學習。并且,在這其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仍然不會被任何人所代替,體育教師可以在與學生共同參與籃球運動的過程中,將自身的籃球技能向學生進行傳授,并指導社團活動的組織。如此形勢下,即節(jié)省了體育教師的工作負擔,也讓學生自身真正感受到了籃球學習的快樂,可以說籃球社團更像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新形式;其次,籃球社團能夠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在籃球社團當中,體育教師脫離了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這一角色,由于其在籃球社團當中不擔任任何職位,因此教師與一般團員的地位是平等的,在這其中教師雖然可以為社團活動的組織者提供自身的建議和意見,但在實際的籃球活動實施過程中,仍然要與其他學生一樣聽從社團組織者的管理。雖然地位降低了,但這種形式十分利于教師與學生關系的拉近,且通過實際籃球活動的開展,在與學生切磋球技的過程中,也有益于體育教師對學生籃球學習情況的了解,以此來作為其下一步體育教學計劃制定的依據(jù)。
2.3對課外體育活動的作用
籃球社團作為一種體育課堂教學之外且極富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活動,對于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而言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課堂體育教學知識的拓展。這主要是由于,首先籃球社團是一個從管理到實施都由學生自己組成的課外組織,其一切活動的開展都由學生自己所決定,因此,學生在對傳統(tǒng)體育課堂教學內(nèi)容感覺到枯燥的情況下,完全有權利根據(jù)團員的興趣愛好來選取一些有意思且貼近籃球的運動來開展。如“花樣籃球”、“街舞籃球”、“沙灘籃球”等等,這些幾乎全都是在籃球的基礎上加入了時下社會流行元素而開發(fā)出來的形式新穎的籃球活動。學生在這樣的籃球運動中,即掌握了籃球運動的一般技能,又接觸到了類似于“指尖轉球”、街舞等元素。同時將籃球場地從原來的體育館轉移到沙灘上,也使得籃球運動兩隊比賽式的緊張氣息得以弱化,賦予了籃球運動更多的休息、娛樂元素??梢哉f,籃球社團在中職體育專業(yè)教學中的開展,在拓寬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對傳統(tǒng)印象中籃球認識的同時,對于課外體育元素的捕捉是極為有利的。
2.4對體育教學的作用
首先,籃球社團可以鞏固體育課堂上的籃球教學內(nèi)容,當體育課堂結束之后,籃球社團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開展專項訓練,鞏固復習課堂所學的籃球技能;其次,籃球社團能夠優(yōu)化體育教學效果?;@球社團的專業(yè)性較強,對社團成員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要求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通過社團籃球鍛煉能夠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術,增強籃球動作的規(guī)范性,優(yōu)化體育教學效果。除此之外,籃球社團還是體育文化傳播的載體,通過開展籃球運動和籃球比賽,社員成員可以了解籃球發(fā)展歷史和籃球體育文化,體會敢于拼搏、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這些對于中職院校體育教學而言都有著極大的促進意義。
3.中職籃球社團的發(fā)展對策
首先,加強對籃球社團的專業(yè)指導。中職學校應積極為籃球社團配置指導人員,加強對體育社團的專業(yè)指導。為此,中職學校應鼓勵體育教師擔任籃球社團的指導人員,加強對社團成員籃球技能的指導;其次,中職學校應加大對籃球社團的支持力度,設置專項資源,為籃球社團的發(fā)展提供資金保障。并且,中職學校應積極為籃球社團提供訓練場地和籃球器材設備,保證籃球社團活動的正常開展;其三,中職院校應加強對籃球社團的宣傳,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籃球社團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籃球社團;其四,學校應積極鼓勵籃球社團與其他學校的籃球社團開展交流活動和比賽活動,加強本校籃球社團與其他籃球社團的合作與競爭,培養(yǎng)社團的成員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在交流與比賽中提高社團成員的籃球技能;最后,中職學校應加強對籃球社團的管理,明確社團的發(fā)展放下性,積極培養(yǎng)社團干部,為社團發(fā)展提供人才保障。
小結:
總之,在新課改逐漸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的作用下,中職體育教學越來越注重其社會化程度的加深,由此而引發(fā)了新一輪的中職體育教學改革活動的開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體育社團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崛起并得以迅猛的發(fā)展壯大起來。中職體育社團作為中職體育教學的一種新形勢,不僅能夠通過體育活動的組織開展,對學生的體育主觀能動性進行鍛煉又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鍛煉本身的興趣??梢哉f將籃球社團引入到中職體育教學當中是一件意義深刻的措施,值得我們每一位體育教育者重視。
參考文獻:
[1]對當前我國大學體育社團功能的調(diào)查和研究[J]. 馬新東,高前進,周越,許林亞.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6(02)
[2]參與高校體育社團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的各階段影響研究[J]. 劉曉莉.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3]我國直轄市體育社團社會資本的現(xiàn)狀及完善路徑[J]. 周愛光,周進國,葉松東,杜高山,吳義華.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01)
[4]高校課外體育管理模式預運行的成效分析——以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社團管理模式為例[J]. 吳紅胤,秦晉.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