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忠
摘要: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包括知識、能力和科學意識等。以利于學生在思想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科學文化;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2-0177-01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走進新課程的浪潮在各個學校紛紛掀起,課堂作為教育的主要陣地,切實承擔著素質教育的重任,而構建高效課堂教學也成為當前我們教師工作中重中之重。搞好初中物理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搞好初中物理教學,我認為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實驗和課外實踐,培養(yǎng)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物理教學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程度。新教材的編寫突出了實驗操作,并注意少用專門儀器,選用日常用品和容易得到的物品來做實驗。使各項實驗都有條件完成,增加了學生動腦的機會。新教材還偏寫了大量小實驗,讓學生課后完成,補充了學生實驗開始不足。這些小實驗設計簡單,器材易得,構思巧妙,對學生參與和提高實驗動手能力以及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指導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明確指出,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通過練習來強化重點、掌握難點,如:我們學習了電壓、電壓表及其使用方法,以及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關系,給學生總結出這幾部分知識的知識的要點,還可以指出電壓,電壓表及其使用方法,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關系是這一章的重點、難點,然后指導學生通過思考、辨析等方式,總結出這些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達到使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的目的。
3.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獨立地學習
獨立地學習,是指學生離開教師,甚至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后也能學習,在物理教學中,是引導學生獨立地學習,還是"抱著"學生學習,既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也是一個教學藝術的問題,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漁,學到捕魚的本領。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使他們能夠不斷地獲取新知識。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這對我們教學思想有著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4.教師要注重物理課本
物理課本是最重要的參考書,它是經過長時間教學實踐編寫出來的,講述本學科基礎知識。閱讀課本不能泛泛而讀,要按照老師的指導,很認真地一概念一個概念,一個公式一個公式仔細琢磨,反復推敲,消化吸收。如對機械運動的定義,物理書上把宏觀物體位置的變化叫著機械運動,那么怎樣理解這個定義,首先明白什么是宏觀物體,其次明白那種運動情況是位置的變化,只有像這樣去逐字逐句去理解概念,才能達到理解、消化物理概念。又如對公式密度的理解:mVρ=,其公式意義是:某種物質單位體積所含的質量,那么當質量m增加一倍時,它的密度ρ怎樣變化,很多同學馬上就回答出密度ρ變?yōu)樵瓉淼?倍,其實沒有明白同種物質,在一定狀態(tài)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隨物體質量大小或體積大小的改變而改變,實際上當質量m(或體積V)增大幾倍時,其體積V或(質量m)也同時增大幾倍,而比值--單位體積的質量(ρ)不改變,因此,不能認為物質的密度ρ與質量m成正比,與體積V成反比。所以,不能把物理公式簡單地按照數(shù)學邏輯思維去理解,類似的例子還很多。我們理解公式時,要理解其公式的內在含義,物理含義,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經常讀物理書包括老師所講解的筆記,所以學習物理知識,資料書不在于多,少而精是最好,這樣既不浪費時間,而且學有所獲。
5.以知識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識應用在農村生產生活中的實例不少,教師在生活中應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既學習了物理知識,也掌握了生產技能,使升學無望的"學困生"也能感覺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講授密度應用時,可通過計算水的質量是多少?從而引出農田噴霧器上標識8L、10L、15L的含意,若要兌農藥千分之幾應怎樣計算放藥量。在講擴散和溫度關系時,可引入噴灑農藥的時間選擇,若是熏殺類農藥應選在中午噴灑效果較好的原因,若是觸殺類農藥應選擇在傍晚噴灑效果較好的原因。在學習影響蒸發(fā)快慢因素時,可引導學生分析農村地膜覆蓋是怎樣減慢蒸發(fā)的,是什么時候蓋膜,在什么時候揭膜的目的。
6.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現(xiàn)實"中的物理知識
物理課程改革提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強調科學探究過程"的課程理念??茖W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學生親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要途徑,這使我們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受到了嚴峻的考驗。
物理知識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實際應用的廣泛性,在每學習一個物理知識后,我都會設計一些應用問題讓學生思考,通過對一些實際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的應用,體會到學好物理的重要作用,加深對物理的認識。讓學生找到學習物理的"信心"。《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物理學習內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如果過于強調物理的抽象形式,忽視生動的具體模型,過于集中于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割斷與外部現(xiàn)實的密切聯(lián)系,失掉了產生興趣與刺激動機的最重要的源泉。必然給物理教學帶來極大的傷害,使一部分學生喪失學習物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