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國救
摘要: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根據(jù)其認知特點,采用生動活潑的"班班通"等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能有效發(fā)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素質(zhì)。運用"班班通",對學生寫話進行評改,既為學生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又可以提高評改的效果和效率。
關(guān)鍵詞:低年級 寫話教學 班班通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2-0048-01
低年級兒童是智力發(fā)展和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因此,對于低年級的寫話教學不容忽視。這個階段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使學生今后對習作產(chǎn)生畏難情緒,為今后老師的習作教學設一道障礙,使我們的習作教學陷入被動。
"班班通"等多媒體聲像皆備,圖文并茂,它的出現(xiàn)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教師如能在課堂上適當?shù)倪\用"班班通"教學,一定能使低年級的寫話課堂充滿生氣。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設新奇的情境,運用新穎活潑的學習材料會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說寫習作課堂上利用"班班通"引領(lǐng)學生觀察,旨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說寫的興趣,使他們從不敢說到--敢說--樂說--會說,從而為寫話打下基礎。在"班班通"等媒體輔助下的寫話教學,教學信息豐富,面對絢麗迷人的畫面,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低年級學生都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好奇心理,他們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提高他們的參與效果。例如:人教版二年級看圖寫話《觀猴》,我在指導孩子們寫話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課前我?guī)ьI(lǐng)孩子們?nèi)タ春?,拍攝了"猴子"的短片,配上了優(yōu)美的音樂。上課伊始,我先讓孩子們欣賞了動物園里各種各樣的猴子。孩子們熟悉的動物園讓他們感到親切,興趣濃厚。接著,我又把書中猴子的插圖呈現(xiàn)出來。隨后,我因勢利導:你能把你眼中看到的說出來嗎?學生們紛紛舉手,爭相發(fā)表自己的所見所聞,他們完全沉浸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極具吸引力的教學情境中。
2.引導觀察,培養(yǎng)能力
學會觀察是小學生獲得習作材料的一條重要途徑,只有善于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寫好作文。由于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他們的觀察往往處于無意觀察和籠統(tǒng)觀察的階段。運用"班班通"創(chuàng)設情景直觀形象指導學生有序觀察事物,抓住重點,是進行寫話訓練的最佳手段。在教學"我最喜歡的小動物"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按順序觀察的能力,我制作了幻燈片。教學時,首先播放出完整的畫面,先全面看,再分別看。弄清圖上反映的時間是清晨,地點是動物園;接著采用"特寫",逐個觀察每個動物的動作、神情,想想他們是在干什么,會說些什么;然后再整體觀察,抓住重點,總結(jié)圖意。通過運用"班班通"等多媒體指導后,學生們都能寫下一段通順而連貫,且言之有序的話。
3.抓住特點,點燃激情
事物都有其自身特點。觀察時只有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深入細致地觀察,邊看邊想才能深刻了解事物,認識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才能把話說得具體、生動。
低年級學生的觀察往往很隨意,抓不住事物的特點,有時甚至會偏離觀察目標,表現(xiàn)為籠統(tǒng)地見林不見木。在《介紹我的長相》的教學中,我在沒有做指導前,讓學生嘗試介紹自己的長像時,不少同學脫口而出"我長著一張嘴,一個鼻子,兩只眼睛,一個耳朵……"這種"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早在我預料當中。于是我將事先用手機拍的學生照片傳到電腦上,利用"班班通"的可控性,展示他們的相貌,指導他們抓住各自特點進行仔細觀察,看到自己的照片出現(xiàn)在屏幕上,學生的熱情達到了頂點,不但觀察的思路被豁然打開,觀察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說寫的激情也被點燃。在興奮之余,有學生自告奮勇地匯報:雖然人人都擁有手足口耳鼻,但每個人的五官卻迥然不同。汪洪敏迫不及待的站起來說:"瞧,教室里扎著羊角小辮,頭發(fā)有點發(fā)黃,鼻子堅挺的小姑娘就是我。"她的話音剛落金鵬搶著說:"在我們二年級50名同學中,只要你細心去找,那個長著大鼻子大眼,一笑嘴角就歪向左邊的可愛小男孩就是我。"在這爭先恐后的發(fā)言氛圍中,就連平時性格內(nèi)向,沉默寡言的王濤也站起來說:"我長著一張國字型的大臉,濃眉大眼,活像張飛,不過我比張飛白"……一句句惟妙惟肖略帶風趣的話語,將一個個鮮活生動的面孔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說寫教學達到了預期目標。
4.搭建平臺,提高效率
同習作一樣,低年級的寫話也要進行評改。以傳統(tǒng)模式進行評改那將是一項繁重的任務,學生的收獲甚微。如果用"班班通"等媒體進行評改,既可以增加容量,縮短時間,又能提高質(zhì)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評改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讓他們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對于低年級同學,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一是把學生的寫話投影到屏幕上,供全班同學賞析、評議。老師可以先進行點評,教給學生方法,再讓他們進行揣摩、評價。這樣使同學們的修改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二是進行聯(lián)網(wǎng)評改。一些好的作品或有典型錯誤的內(nèi)容放到電腦上。每個同學都可以隨時看到別人的作品以及其他同學作出的評價,自己也可以加入其中,展開討論。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寫的話都很簡單,有的甚至一兩句話。如,有一個同學寫道:"今天我很不開心,我和同學吵架了"。有些同學就好奇的發(fā)問:"你們?yōu)槭裁闯臣??和好了嗎?這些充滿童稚的話語,看似不是評價,其實提醒了小作者要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這兩種評改方式,為學生搭建了可參與學習和展示的平臺,效率高、效果好。
總之,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科學、合理、適時地運用"班班通"這一多媒體手段,教者輕松,學者愉快,實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本位轉(zhuǎn)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