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福建省漳州實驗中學)
摘 要:堅守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十余年,每年都要進行公開課教學,剛開始時很抵觸,當作一種負擔,經過慢慢實踐,摸索出了一些技巧。讓一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很困惑的是——辛辛苦苦學了四年,怎樣把這些理論轉化成課堂教學呢?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把其稱為公開課的“五個一”經驗。
關鍵詞:公開課;“五個一”經驗;評課
一、一個好的選題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精心準備每一節(jié)課,但是公開課的要求更高,要上得有新意,要精益求精,因此選題很重要。公開課很多可以自己選題,但一定要選對。至于什么是“對”,標準因人而異。有的人考慮的是教學進度的需要,有人以網絡是否有相關課題的資料——課件、教案等(比較好備課)為標準,而有人選擇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課題。而我認為在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到的基礎上,選擇一個和你很有“緣”的課題——也就是你隨意瀏覽教材時,翻到這一節(jié)你就會被吸引并且很有感悟,也許在別人眼里這個課題很難上,但這就是你的“緣”。
比如八年級下學期開學時,學校布置我本學期要進行一次公開課。剛開學我就在思考選哪個課題,反反復復地看教材。很多人建議我選擇《誠信是金》這一節(jié),覺得教材知識點內容多,案例好找,經過比較,我覺得還是《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比較適合我。只有確定了目標,才能向著目標前進,不然會一直猶豫不決。
二、一個精心的構思
選定課題之后,就要圍繞課題開始精心地構思。當然構思的前提是你要掌握大量的材料。比如網上相關的課件和教案,我們搜集的目的不是照抄照搬,一是為了避免雷同——思路如果很常規(guī)化,甚至選取的例子都是大眾化的,那就不是一節(jié)成功的公開課。二是為了取其精華——從不同的上課思路中提取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比如說某個導入非常好,或者哪個問題的設置特別巧妙。不要整節(jié)課拷貝,一些環(huán)節(jié)還是可以運用的。一節(jié)成功的公開課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課堂的主體思路設計。我個人習慣“一案到底”的上課模式,只是這個主線的選取非常有難度,用“大海撈針”來形容也不為過。比如為了講解《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這一課,首先是關于寬容的案例、故事、新聞甚至美文,要盡可能多搜集。然后選取其中比較有感悟的去設計,看看能否用這個案例貫穿整節(jié)知識點,當然只是大概設計。如果構思之后,覺得很有難度可以暫時放棄;如果有的只能穿起來一部分知識點,可以暫時保留;如果覺得大的標題都能串起來,只是不知道如何過渡,就可以選擇。2015年底,復旦大學投毒案終審判決——林森浩被執(zhí)行死刑!當我看到這則新聞時,在哀嘆風華正茂名校大學生生命逝去很可惜的同時,我想到了現在社會新聞中舍友或者親人之間殺戮的案件,很多案件的起因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其實這就體現了人們之間缺乏一種寬容的品質,由此我覺得可以把“復旦大學投毒案”事件作為主線。在總體構思確立的基礎上,再進行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問題的設置、內容的補充、語言的過渡等。
三、一段痛苦的磨課
當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構思能否在課堂上得以貫徹,還需要課堂的檢驗。一般在正式的公開課之前都會進行無數次模擬,也就是磨課。
首先,對著課件和教案“磨”。從課堂的導入,到課上的提問,到課堂小結,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落下。這與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說課”又不一樣,“說課”是說學情、說教材、說上課流程,與我們的教案設計差不多。而說給自己的課,要細致到每一個情境設置是否合理,過渡語言是否自然,時間把握是否準確,要全部模擬一遍。當然,當你覺得設置的問題自己都無法回答時,就要停下來思考;當你說完一句臺詞,自己覺得很別扭時,就要停下來修改;甚至當你看到幻燈片的背景和字體不合適時,也要停下來做恰當的改動。
其次,就是在課堂上去“磨”。雖然事先我們上了無數遍,但還是會有很多狀況發(fā)生。學生的思維和教師不一樣,不一定往教師預設的方向去回答,這樣我們就要思考——遇到這種情況要怎么引導;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尤其是思想品德這種人文性學科,很多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當學生的答案出現多種情況時,我們又該怎樣去點評。通過預設,我們應該在公開課前盡可能多地預想出學生的答案,想好應對的語言。另外,一定要研究學情,同樣的一個課件在不同班級就會上出不同的效果,所以要通過磨課,學會機智處理和應對各種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
四、一場集思廣益的評課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碑斈銣蕚涔_課期間,你的大腦基本都被公開課的內容所占據,也正是因為你每時每刻都在想著設計,反而產生了思維的局限。這時需要有“旁觀者”幫你指點迷津。因此,一節(jié)成功的公開課絕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一個團隊共同締造的結晶。
學科組內教師對教材內容知識結構比較了解,一定要多聽聽同行的意見。要有“三顧茅廬”的精神,同時要及時虛心地去請教聽課教師對你這一節(jié)課的評價。老教師有老教師的“老謀深算”,新教師有新教師的“標新立異”,每個人提一個建議,就會使你受益頗多。對于大家的評課,開課老師要把握住一點:如果對方提的意見覺得合理,你就要接納吸收;如果覺得不符合你的想法,也要在心里反復琢磨,確實不行再舍棄。當然也可以請其他學科的教師來聽課,因為很多東西是相通的。
五、一堂精彩的展示
“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所有的努力歸根到底要靠真正公開課的展現,所以展現一定要精彩。我覺得有幾點一定要特別注意。
首先,要對開課班級的學生情況了解到位,以減少課堂意外情況的產生。但是這個了解絕不是造假,不是把問題事先透露給學生,聽到他們幾乎完美的答案。造假一是會讓學生失去對本節(jié)課的新鮮感和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二是聽眾和專家更希望看到真實的課堂。所以,我教學在《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時設置正反雙方的課堂辯論時,沒有事先讓學生準備,簡單介紹事件背景材料,學生還是能做到有話說,雖然沒有真正的辯論賽那么激烈,但是不乏精彩的語言和獨到的見解,只要教師適當引導,課堂效果一樣會精彩。
其次,我們要對開課班級的環(huán)境有所了解。比如電腦、投影等教學設備是否完好,而且要把課件拷到電腦中全部播放一遍,以防止版本不同字體錯位的情況;音量調到適中,音量不要忽大忽小,導致自己上課時手忙腳亂。
再次,要充分調動起學生上課的興致。在上課教師略微緊張的情況下,學生如果也緊張,勢必會影響上課的效果,所以課前要做一些準備工作讓學生放松下來。比如在聽課教師沒到位時齊唱一首歌,教師給大家講一個笑話,或者做一些放松的心理小游戲。
最后,在上課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微笑,保持充分的自信。要相信自己做了那么多精心的準備,一定是一節(jié)精彩的課!即使偶爾出現口誤或者時間上把握不準確也不要慌張,要淡定、從容。也不要去觀察聽課教師的表情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只管做最好的自己,只有相信自己,別人才能相信你,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相信努力一定會有收獲!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感悟,希望能與同行們交流切磋,希望我的拙見能對新老師有所幫助,也激勵自己不斷在這個三尺講臺上收獲更多!
參考文獻:
[1]葉婷.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師生互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應麗萍,初中思想品德課討論式教學法研究[D].蘇州大學,2014.
編輯 栗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