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英語教學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教育中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應該僅僅以單一學科教學存在,它應該滲透在多個學科的教學中。英語語言本身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一種,因受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會形成不當?shù)膬r值取向或意識形態(tài)。作為英語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堅持批判性原則,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剔除其中的糟粕,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成為立場堅定且思想良好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該文從思想政治教育視角分析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討加強和改進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更好地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英語課堂教學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b)-0143-02
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在整個大學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公共理論課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具有導向性作用。當今社會發(fā)展迅速,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的普及推動了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化為大眾教育[1]。就目前來看,大學生就業(yè)的形勢更加嚴峻,社會對于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不僅要求應聘者具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還要對其綜合素質進行一定程度的考察,特別是對人才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的考察。我國在深入開展教育改革之后,已經明確提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為教書育人的主要目標。
1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現(xiàn)狀
1.1 英語教育體制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
近年來,高校教育工作者時常面臨著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越來越難做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原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所依存的社會背景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大學英語由于學科的特殊性致使學生對外界知識的接觸較多,其閱讀更多的國外書籍并接受了較多的外來思想,這事必會影響到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單一的、教條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則會與社會實際嚴重脫節(jié)。如何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入大學英語課堂,將成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大而有意義的改革。
1.2 英語教師重視程度不夠
現(xiàn)今,很多大學英語教師普遍存在這樣的思想: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老師的任務,與英語教學關系不大。在這樣的思想觀念主導下,他們在具體教學的時候僅關注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的實際能力以及英語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在英語課堂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這樣的教學實際及教學定位不僅淡化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實際教學中對教材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的教學理念,從而導致大學英語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匱乏[2]。
1.3 大學英語教材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較少
英語教材是英語教學與學習的主要載體。因此,教材的內容編排以及出版情況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內容產生直接的影響[3]。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英語教材都對思想政治的相關內容涉及甚少,大多數(shù)教材是對一些專業(yè)知識內容的關注,導致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
2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途徑
2.1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以德育人,培養(yǎng)“四有新人”。以德育人的核心是德,即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4],其次才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這種教育理念強調的是人才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也應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于實際的英語教學中。俗話說得好,言傳不如身教。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要求其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應該堅持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質以及道德風范,并將其內化為自身的行動。英語教師能夠幫助學生摒棄自己思想里崇洋媚外的意識,也有助于發(fā)揚中國文化,更好地把握西方文化的精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屬于高校教育中公共基礎性課程,思政老師雖然是這項教學任務的主要承擔者,但在現(xiàn)今的教育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不應只局限于單門課程授課,應該和大學教育中的多門課程進行有機結合,尤其對于英語課堂教學來說。大學英語教學使學生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來自西方的文化以及歷史,其中會帶有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及價值取向[5]。學生在學習這樣的知識時,需要持批判的態(tài)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教師也應該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努力使自己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中的新鮮血液,促進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
2.2 編寫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學英語教材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英語教學或是學習從某種程度上說等于學習西方的歷史文化。在學習西方的歷史文化知識時,毛澤東主席曾提出“洋為中用”的學習態(tài)度,其主要的核心就是應該對西方的文化歷史給予批判性繼承。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主要實現(xiàn)對教材的充分利用,所以英語教材在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大學生學習國外的知識文化最主要的目的是為本國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服務,從而創(chuàng)造出具有且符合本民族特色的新成果[6]。如上文所說,現(xiàn)今的大學英語教材大多是對英語表達的純正性及英語語法知識比較關注,忽視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該滲透思想政治的內容。今后的教材編寫應該特別注重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大學生英語教學的內容充分結合起來,進而充分關注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價值觀念。
3 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占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教師的英語教學水平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產生直接的影響;另一方面,英語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教材中傳達的思想政治品德內容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yǎng)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目前的實際課堂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程度較差,導致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需要轉變自身觀念,積極努力地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進的參與者,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郭萬群.論間性理論視閾下的大學英語多模態(tài)教學與研究——兼論外語教育技術的哲學基礎[J].外語電化教學,2013(1):21-26.
[2] 夏雪,申東新.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理論版,2016(2):121,123.
[3] 陳安琪.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5):234-235.
[4] 蔣柿紅.淺談傳統(tǒng)“慎獨”思想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2):153-155.
[5] 崔麗娟.建構主義思想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2(1):275-276.
[6] 李曉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1(4):30-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