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妮
摘 要:本文通過任務驅(qū)動教學法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實踐研究,以模塊5為例,對中職英語課堂開展任務驅(qū)動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的所帶來的效果、出現(xiàn)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作了詳細的闡述。
關(guān)鍵詞:任務驅(qū)動;教學法;實踐
在任務驅(qū)動教學法的校本教材的研究和開發(fā)中,本人有幸參與其中,并負責模塊五的教學設計。模塊五的內(nèi)容是與辦公設備有關(guān),它主要偏向于怎么樣使用常用的辦公設備。因此,本人把本模塊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制定如下:
1、能夠聽懂和說出辦公設備及常用按鍵名稱10-15個,能夠熟和掌握電器產(chǎn)品常用功能按鍵的英文表達及熟悉轉(zhuǎn)換中英文的操作。能夠用英語簡單介紹如何這些操作和使用這些產(chǎn)品。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有效地使用工具書、網(wǎng)絡等資源獲得英語信息,拓展所學的知識;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知道如何獲得幫助;初步學會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總結(jié)有效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正確的英語學習動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于生活。為學生提供學習英語的氛圍,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好習慣。
2 相關(guān)策略
職校學生的英語詞匯普遍較少,為了能完成本模塊的目標,我給各個目標設計了子任務,學生在完成子任務的過程中,完成了知識由淺入深的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基本框架是由詞匯積累到句子的操練再到運用句子完成短文的過渡,遵循了知識學習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學習相關(guān)的英語知識。網(wǎng)絡,輔助資料和課本的結(jié)合使用,培養(yǎng)學生學會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及提取信息多方面的綜合能力。通過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各項任務,學生分享知識信息,與人協(xié)作的能力及集體的責任感增強,同時避免了大部分學生無所事事的情況發(fā)生。
3 開展行動教學法后的變化
教師思維的變化:通過對模塊的設計和學案、輔助資料的編寫,我對行動教學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能較好地把握每個模塊的知識點,同時在設計任務時有了更好地思路。在參與設計和使用行動教學法后,能更深地體會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的便利性。在面對不同教材時,也能把它們轉(zhuǎn)化為行動教學的模式,下意識地把學生當作了課堂的主體,不再滿堂灌,同時也有更多的機會與學生交流學習的心得。
學生的變化: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改了,以往學生只要在課堂上聽著老師的授課發(fā)呆,不用動筆,不用動腦,一節(jié)英語課就過去了。而在行動教學課堂中,學生必須獨立或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口頭或筆頭的任務。學生在面對任務時不再畏縮,他們能較快地使用手中的工具和資源,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時,他們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最快方法。當任務分工恰當時,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有了用武之地,在知識的國度里貧富差距不再那么明顯,被孤立的學生較少?;A較好的同學學會了分享和幫助別人,基礎薄弱的同學也能克服困難完成較簡單的任務。學生的自信心無形中增強了,對英語的排斥變少了。
英語課堂模式的變化:教室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學生不再呆板地坐在原地聽老師講,英語課堂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而是知識的分享。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更多更新的知識和詞匯被學生發(fā)現(xiàn),隨著各個任務的完成,英語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己成果的平臺,學生不僅收獲了知識,還收獲了快樂和自信。英語課堂不再只回蕩著老師講課和學生回答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熱烈的討論和爭辯。講臺不再是老師的專利,也是學生發(fā)表意見,推銷自我的平臺。師生關(guān)系更加融洽了,課堂氣氛更加濃烈了,教師的批評聲少了,獎勵多了,學生變勤快了,英語課堂好象變短了,探索英語知識的腳步變快了。
4 開展行動教學模式的困難
1、班級人數(shù)眾多,任務不好分工
行動教學分組后,每個小組至少6至7人,人數(shù)遠遠超過行動小組需要的人數(shù),導致任務很難分工,有些子任務本該是1人完成的變成了2人,這會導致資源的浪費,不夠高效。
2、課堂調(diào)控面臨巨大挑戰(zhàn)
由于人數(shù)較多,小組也多,在完成任務時較容易出現(xiàn)課堂象菜市場一樣熱鬧,由于監(jiān)控不到位,有部分學生分趁機做與課堂任務無關(guān)的事情,老師的課堂即時調(diào)控能力也面對較大的挑戰(zhàn)。
3、過程拖沓,不能按時完成任務
由于分工不合理,查找信息方法不當,沒有較好的設計步驟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經(jīng)常超時完成任務。
4、學習內(nèi)容和完成形式有待多樣化
除了詞匯的朗讀,學案中的很多任務都是要求學生通過書寫完成的,對學生用英語進行口語對話的訓練較少,很多任務完成后沒有達到“四會”的標準。如果在完成書寫任務后輔之以口頭表達,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
5、人員分工不合理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時,由于各個小組的人數(shù)眾多,很難達到小組活動的標準,導致在任務分配時有不合理,有些學生做得較多,有些學生無所事事。有個別學生在任務下達時推卸責任,導致小組活動不能順利開展,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不能合格地完成任務。也有個別小組由少部分包攬了所有的工作,部分無事可干的學生出現(xiàn)聊天和打鬧的現(xiàn)象,課堂秩序容易失控。
6、課堂模式單調(diào)
課堂模式主要以查閱資料,小組完成書面材料呈現(xiàn)成果,讀單詞,寫句子的模式開展。如果輔之以多樣的活動,如游戲,PK賽,情景扮演等的交匯融合,英語課堂會更活躍。
5 改進措施
1、分組策略
各個小組的成員按照英語基礎好中差、內(nèi)向和外向的組合的策略進行搭配,在完成任務時,學生能夠及時地幫帶,以更有效的完成任務。
2、明確小組活動的要求
在小組活動開展前,教師把本次活動的具體要求和小組要遵守的規(guī)則提前造之學生,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讓學生依規(guī)則辦事。
3、任務先分散再集中
針對小組活動中個別小組成員無事可干,而部分成員包攬大部分工作的情況,可先讓小組所有成員完成任務中的基本部分,再讓學生進行知識信息的綜合,以保證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動起來,防止個別偷懶的現(xiàn)象。
6 小結(jié)
在探索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實現(xiàn)了從課本到基于課本,依托學案,輔之以教師精心查找的資料,逐步以學生為主體的轉(zhuǎn)變。英語知識不再是書本抽象而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或?qū)I(yè),學生學習的興趣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教師可根據(jù)模塊的內(nèi)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手段,增加英語課堂活動多樣性,相信中職英語的課堂會越來越受學生的歡迎,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