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大多數(shù)中小學來說,校園電子美術館仍是一個新鮮概念,但是隨著近些年來科學技術力量的不斷發(fā)展,很多試點學校已經(jīng)開始接受校園電子美術館這一新興名詞,通過試點活動可以發(fā)現(xiàn),校園電子美術館有著傳統(tǒng)校園美術館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借助科技快速傳播的力量,能夠最大程度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帶給學生獨一無二的視覺聽覺享受,也能夠超越學?,F(xiàn)有資金配置的限制,能夠全方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教學體驗。
關鍵詞:校園電子美術館 必要性 現(xiàn)狀 學生美術作品
一、電子美術館概述
電子美術館可以將學校成立以來的所有能保存下來的藝術作品甚至是全世界所有的電子藝術品變成電子藝術館里的網(wǎng)頁,所有人隨時觀展。中小學階段是我國推行美術教育的重要階段,而學校也是美術教育的傳統(tǒng)課堂,是每個中小學生每天花費最多時間生活和學習的地方,在學校中提高學生的美術教學質量,從而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促進學生綜合成長,必須要借助一個超越時間空間界限的美術館,讓學生開闊視野,接觸到全世界優(yōu)秀的美術資源文化,讓學校提供的美術教育更能符合中小學生的需要,讓小學生利用美術館資源能夠自由地發(fā)揮想象力。而且校園電子美術館是建立在豐富數(shù)據(jù)庫的基礎之上,環(huán)保節(jié)約不占用太多土地更不需要專門有人進行打理,所有展示流程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終端一手操作完成,完全智能化簡潔化。[1]
二、學校美術教育現(xiàn)狀
1.學校小功能室嚴重不足
之所以會有校園電子美術館進校園的設想,是因為當前情況下,學校的美術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我國中小學美術鑒賞教育工作仍舊以簡潔的印刷圖片為主要媒介,很多小學生在學習中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與原作作品直接進行交流,小學生無法真切地受到藝術氛圍的熏陶,這是由于學校功能室嚴重不足的原因,學校占地面積小,學校美術功能室設備落后需要專門有人清掃,無法發(fā)揮其主要作用,導致了當前學校美術教育仍停滯不前。
2.舊的陳列室無法滿足學生要求
除了學校方面的原因之外,舊的陳列室也無法滿足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的需要,我國美術教育活動數(shù)量較少,舊的陳列室給學生能提供的活動數(shù)量不多,根本原因在于學校方面不重視校園美術氛圍的建設和學校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舊的美術陳列室需要學校定期資金的投入和大量的成本管理,性價比不高,也無法做到向全體學生隨時隨地地開放,閑置下來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隨時開放又不太現(xiàn)實。
三、校園電子美術館建設的必要性
在這種情況下校園電子美術館的建設設想就應運而生了,校園電子美術館全方位革新了舊的學校美術陳列室的缺點反而有諸多優(yōu)點。
1.學生美術作品的保護與利用
我認為在學校內建設一個全方位的校園電子美術館是極為必要的,新型的校園電子美術館建設的中心思想就是學生美術作品的保護傳承和利用,能夠把學校內全體學生所畫下來的美術作品進行參觀展示,也能夠較好地保存原作,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讓學生家長在一幅幅美術作品中看到學生的成長,受到資源的限制,很少有學校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校園電子美術館可以最大程度上節(jié)約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保存學生的美術作品,供全體人參觀。傳承與利用是校園電視美術館的精髓所在,能夠通過時間脈絡的展現(xiàn),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成長過程,也能夠讓不同的人評估學校美術教育的一步步發(fā)展。[2]
2.開闊視野提高教學質量
除此之外,校園電子美術館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上網(wǎng)的平臺,在電子美術館中學生可以借助先進便捷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接觸到的全世界的美術作品,能夠足不出戶不受資源的限制,和世界頂級大師的著作進行直接交流,校園電子美術館給學生提供的與藝術原作面對面的機會,彌補了傳統(tǒng)美術教學課堂不直觀的遺憾,我認為校園電視美術館是中小學美術教育的課都重要延伸,也是未來學校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夠利用社區(qū)資源和便捷的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開展隨時隨地的美術教育,也能夠在全校范圍內形成良好的美術互動機制,讓學生隨時隨地針對某一幅原作和世界大師的作品進行溝通和交流。[3]
3.促進師生互動學生自我展示
其實校園電子美術館不只是在上課時開放,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教師的互動和學生的自我展示,只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把自己的美術作品放到電子美術館中,當作一份珍貴的回憶。當前,北京,上海,廣州等少數(shù)幾個城市已經(jīng)專門開展了校園電視美術館進校園的活動試點,針對這種中小學傳統(tǒng)美術素質教育的試點工作,新型的陳列室美術館能夠改善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能夠在美術課堂上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和教師針對某一話題共同點進行自由平等的探討和討論,促進學生和教師彼此自我展示,因此美術館是一個新穎的富有價值的研究方向,能夠發(fā)現(xiàn)實際教育活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4]
結語
總的來說我認為校園電子美術館當前是一個較為有研究價值的試點新工作方向,可以最大程度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校教育貫徹學生成長的各個階段,讓學生能夠通過自我展示了解自己不同成長階段的發(fā)展水平,對于學生來說,校園電子美術館是擴寬視野,接觸全世界優(yōu)秀美術資源的絕好機會,而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電子美術館也是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能夠讓不同的學生,在青少年時段就接觸到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資源,能夠足不出戶就受到良好美術氛圍的熏陶。[5~6]
特別感謝:馬恩旭老師2016年5月在陽江核心素養(yǎng)時期下的全國中小學美術名師教學研討觀摩會中《加強校園藝術館建設,提升師生審美素質》報告給予的啟示。
參考文獻
[1] 方恒妃. “素質教育”提出以來有關中小學教育的研究[D]. 浙江師范大學 2012
[2] 張曉瑩. 國外基礎教育中技術教育研究進展及其啟示[D]. 重慶師范大學 2013
[3] 曹偉. 我國中小學生災難教育研究[D]. 貴州師范大學 2014
[4] 岳松. 新課改條件下我國中小學國際理解教育研究[D]. 曲阜師范大學 2006
[6]《美術觀察》雜志[D]. 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第05期
作者簡介
楊柳誼,性別;女;出生年月1975-12-13;民族:漢;籍貫:廣東省惠陽市;學歷:本科;職稱: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