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課堂上播下春的種子
浙江省臨海市永豐鎮(zhèn)中心校 毛玲嬌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jīng)悄悄進入品德教學的課堂之中。它們在激其趣、動其情、排其難、發(fā)其能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同時也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那么如何更加科學地、有效地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讓這些“新式武器”更完美地與品德課程整合在一起,是每一個品德老師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
電教媒體 電教手段 思想品德教學
電教媒體是根據(jù)教育教學理論,合理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方式,并與傳統(tǒng)教育媒體完美整合,有效地傳遞和控制課堂教育信息,充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以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教學最優(yōu)化的教育活動。新課程需要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多媒體課件為優(yōu)化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架設了一座平臺,它在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開闊學生視野等方面均有顯著的作用。近幾年,多媒體課件在教育教學領域已經(jīng)顯示出它強大的生命力,許多教師積極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也取得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效果。以下幾方面就是我對多媒體在日常品德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比較粗淺的一些看法。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內(nèi)容是十分廣泛的,涉及各個領域,抽象的道理比較多,有些道德觀點甚至表現(xiàn)得空洞、干巴,要迅速地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確實是很困難的,若把抽象東西化為具體、生動的事例,就會讓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教學《生活中處處有規(guī)則》一課時,教師通過播放游戲視頻,引導學生通過畫面回顧一下平時喜歡玩的游戲,由游戲引發(fā)話題:“大家玩游戲時都進行得非常成功,能說說你們成功的秘訣嗎?”小組討論后學生暢所欲言,在集體交流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出“這些叫游戲輸贏的規(guī)矩——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就是所有參加游戲的人為了活動順利進行而約定的。在引導的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真正使學生通過活動去自我感悟、體會,這樣才不會失去活動的意義。
因此,如果能將多媒體恰如其分地引入品德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融入一個多樣的視覺盛宴,將抽象邏輯思維與具體形象思維融為一體,突破品德教學重點、難點,學生理解起來就了然于心了。
電教媒體集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把靜態(tài)、枯燥的材料融入到三維動畫空間中,讓學生目觀其行,耳聞其聲,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想象力,使教學直觀化,多元立體化,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們都知道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之上的。而多媒體課件往往是由視頻或圖片剪輯而成,它可讓孩子們置身于一種色彩斑斕、聲情并茂的教學環(huán)境中,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激發(fā)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如體育活動課結束了,小軍和小亮大汗淋漓地來到飲水機前,都想喝水,可只有一個龍頭,怎么辦呢?書架前,芳芳和小麗同時把手伸向了《青銅葵花》這本書,那又該如何處理呢?國慶節(jié)放假,外出游玩的人很多,小紅和爸爸媽媽隨著人流登上回家的汽車,最后上來了兩位乘客,可是,車上只剩下一個座位了,這下該如何是好。類似這種生活中的情景,我們都可以把它制成靈動的動畫片,讓學生的生活情景再現(xiàn),讓他們看得更形象、更逼真,也更有利于他們明白教材中的道德觀點,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我們在講述一些復雜的道理時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手段的作用,使其由復雜變得簡單。多媒體手段具有簡捷、明快、易懂等特點。因而,如植物的生長過程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如果通過視頻把農(nóng)民從播種到除草、滅蟲、施肥、收割、晾曬、脫殼、進倉這一系列復雜的過程,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孩子們一下子就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也就明白了在平時要愛護莊稼、愛惜糧食的道理了。
還有以下這些現(xiàn)象在現(xiàn)在的校園中隨處可見:食堂餐廳里剩菜剩飯成堆,衛(wèi)生間里水龍頭長流不息,學校操場上白色垃圾隨風飛舞,衛(wèi)生角里掃把、畚斗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等等。傳統(tǒng)的說教已經(jīng)是老生常談了,枯燥乏味,學生早已是聽得耳朵生繭了,但如果我們用手機抓拍一些不文明現(xiàn)象展示給大家看,孩子們親眼目睹了身邊的不文明行為,相信他們誰也不愿意成為屏幕中的主角,誰也不愿生活在這樣不文明的環(huán)境中。
總之,多媒體在思想品德教學活動中恰如其分地運用,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行為品德教育的有力保證,它用靈動的畫面、美妙的音樂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了他們行為上的跟進。因此,我們老師要充分利用科學的多媒體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帶領學生在遼闊的“田野”中獲得無窮的樂趣,汲取無窮的營養(yǎng),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春的使者”。
【1】上海市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指導綱要【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wǎng)絡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張焱.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學設計的策略和方法【J】.中國教育報,2006(7)
【4】陳曉輝.有關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
【5】劉雪輝.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一些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