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笑
【摘要】為了提高國民基本素質(zhì),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已經(jīng)落實多年,然而困擾教育界多年的應試教育已經(jīng)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任務,素質(zhì)教育與智育并駕齊驅(qū)的今天,音樂素養(yǎng)顯得格外重要,如何提高音樂課程的教育效果,如何有效的在小學課堂進行合唱教學,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所有音樂教育者面臨的共同問題。
【關鍵詞】音樂 素質(zhì)教育 提高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171-01
素質(zhì)教育包括德智體美勞的方方面面,而小學課堂的音樂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潛力,以學生主體為本,使其全面發(fā)展,更可以因材施教,所以小學課堂的音樂教育是需要受到重視的,而如何提高音樂課程的有效進行,當下課程上有什么樣的問題,應當如何規(guī)避,如何改進進而提升教學效果,是所有老師的目標。
一、音樂課的重要性及以合唱為內(nèi)容教學的意義
音樂是一種美的體現(xiàn),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前提下,人均素質(zhì)在提高,雖然學習并不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全民素質(zhì)的提高,智育教育顯得并不出眾,所以很多課外學習機構(gòu)舞蹈、美術、音樂等迅速滋長,反而一技之長會然人脫穎而出,音樂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如何改變以往的教學,使音樂課堂有效的進行,成為首要問題。
合唱這種音樂教學方法可以使全體學生參與進來,在短時間來兼顧到每一位學生,以合唱為教學內(nèi)容,是有效率的進行音樂課內(nèi)容上的選擇,然而也是對教育者提出的一大難題,如何使課堂上合唱教學順利進行,怎么樣才可以使之有效率并且可以見到顯著地教學成果是難題也是目標[1]。
二、音樂教育者面臨的困境
1.對音樂教育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下滋生的不良后果就是習慣性的重視智育而輕視其他文體教學,包括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都沒有對音樂課程的認識,學生多以音樂課為放松玩耍的不重要的課,學校及教師也是覺得音樂課并不計入考核科目,所以隨便教一教。由于重視不足教師該有的進階學習也是被忽略的,導致教師教學能力上停滯不前。這樣一系列不重視導致的結(jié)果使音樂教育難以取得成果。
2.學校對音樂教育重視不夠?qū)е略O備缺乏
由于重視不夠,校方更不會花費人力財力在音樂課程上,所以小學課堂上的音樂課多是坐在教室里聽老師放的歌曲,沒有好的學習氛圍,更沒有好的教學資源,在硬件設施上拖教學的后腿。
3.教學方法枯燥死板
在上課中老師選用合唱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教學方法多是聽歌曲然后復唱,這樣的教學枯燥乏味,無法使學習文化課程已經(jīng)疲憊的學生進入狀態(tài),有時會導致學生注意力不會集中,渾水摸魚的情況。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使學生有帶入性,會使其產(chǎn)生懈怠與煩躁情緒[2]。
4.學生積極性不高
小學的課程及學習壓力并不小,所以學生在沒有可也壓力的課堂上更愿意放松自己多過于學習其他內(nèi)容,所以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性并不是積極的,加之于合唱技巧性的難度,合唱唱法發(fā)音的要求,常常也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就是老師選擇曲目可能是老舊的課本歌謠,很難對上現(xiàn)在小學生的口味,流行音樂進課堂這時就顯得格外重要。
5.沒有注重學生本體差異性
有時注重教育內(nèi)容,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學生本體,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并不斷改進,但效果還是沒有起色,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可能是注重的點錯了。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百個學生就有一百種可能,雖然教育過程中不能滿足所有人,但是不關注學生需求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
三、如何有效改進課堂現(xiàn)狀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1.提高對音樂的認識
對音樂的認識需要所有相關人員共同進行,單方面的認識不足以改變現(xiàn)狀,需要所有人一起完善音樂教育上的缺失,同時教師也要時常進行教學內(nèi)容能力的進修,教師之間互相多溝通學習,提高自身能力。重視音樂、尊重音樂、喜歡音樂是需要時間來改變的,然而在提倡全面發(fā)展的今天這種改變尤為重要。
2.完善教學設備營造教學氛圍
氛圍是進行一項工作很重要的因素,在周圍都是與音樂相關的事物時,人也會沉浸在其中,從而促進工作有效的完成。如果在學校能力范圍內(nèi)為音樂教育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條件是會讓其事半功倍的。
3.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方法
聽歌曲然后復唱,這樣的教學枯燥乏味,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使學生有帶入性,會使其產(chǎn)生懈怠與煩躁情緒,這時老師的教學改變才是使合唱教學更有效率的手段,老師可以跳出課本,選擇當下深受喜愛的流行歌曲,使學生更好的接受,,可以讓同學一起朗誦歌詞來熟悉歌詞,在進而分小組,分高低音等進行分組學習[3]。
4.可以多組織互動游戲調(diào)動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出會唱得同學進行自我展示,或組織小型比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使所有學生參與進來。在藝術教育中教師的個人魅力也是尤為重要的,提升個人魅力來吸引學生愛上音樂也是很好的選擇,老師可以為同學示范,以不同方式方法進行演唱,同時將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自身欣賞水平融入教學也是對教學有幫助的,并且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
5.因材施教
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百個學生就有一百種可能,不關注學生需求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會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差異,有的人音樂素養(yǎng)很高,而有的人可能五音不全,這個時候就不可以一個標準要求所有人,對于音樂素養(yǎng)高的學生在合唱過程中委以重要的任務,而唱歌不在調(diào)子上的人單獨唱歌就會適得其反,也會滋生學生抵觸情緒,所以因材施教在音樂合唱中也是尤為重要的。
四、結(jié)論
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任務,素質(zhì)教育與智育并駕齊驅(qū)的今天,音樂素養(yǎng)顯得格外重要,而提高對音樂的認識、營造教學氛圍、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和因材施教是缺一不可的。改善以上幾點不足之處可以充分的提高音樂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丹萍.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五大策略[J].學周刊,2016,10:191-192.
[2]陳曉群.小學音樂課堂歌唱教學的有效性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178.
[3]宋志娟.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