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荷燕
【摘 要】小組合作的教學策略是在順應了新課程改革教學要求的情況下被提出和運用的,該教學方式在對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產(chǎn)生積極的教學影響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關鍵詞】合作教學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應用分析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08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在某種程度上有了新的改進和變化,無論是在教學理念方面還是在教學方式方面,都呈現(xiàn)出可喜的變化。具體來講,在教學理念方面,教師及時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唯我獨尊的教學思維模式,將學生從被動的學習地位中解救出來,開始使用和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策略。在教學方式方面,教師能夠采取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提出的教學方式,并在此基礎上,采取配合性的教學措施,不斷推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就是一種能夠體現(xiàn)教師在這些方面新變化的具體行為措施之一。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能夠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相關教學要求,并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教師認真分析和總結(jié),并在熟練運用該教學方式的基礎上,提出適合學生學習,改善合作式教學方式的積極教學措施。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認識和分析。
一、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中產(chǎn)生的積極教學效果
一方面,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能夠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轉(zhuǎn)變和實現(xiàn)。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單一,很難采取多樣化的、多種形態(tài)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和帶動課堂教學的發(fā)展。這樣,在單一的教學方式的引導下,學生對學習容易產(chǎn)生疲倦感,提不起學習興趣。新課改中提出的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師以往呆板的教學問題的存在。在這一方面,其最明顯的效果就是促進和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主性的提高,長期下來,還能夠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由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的轉(zhuǎn)變。
另外,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也是適應和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教學實際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措施的體現(xiàn),能夠促進初中語文整體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改善。新課改教學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就是為了要改善以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教學不足,從而使教師的教學能夠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新的進步。從這一角度來講,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就是適應和體現(xiàn)新課改教學要求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措施。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積極性,才能夠?qū)崿F(xiàn)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和改善。
二、當前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主要教學問題
首先,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時,在具體問題的設置方面還缺乏針對性。盡管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時,如果在問題設置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的討論質(zhì)量。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置決定了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質(zhì)量,并成為引導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基礎性因素。為此,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問題設置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從而為學生的討論具有明確的指引性。
其次,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時,對學生的引導力和引導作用發(fā)揮的不夠。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最大的教學特點是充分給予學生更大程度上的自主性。但是在這種自主性的自由學習方式的背后也暗含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教學問題。具體來講,一些教師誤解了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真正意義所在,因此,在對具體的教學方式的運用之中,把自己完全從課堂教學的地位中轉(zhuǎn)移出來,完全脫離了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實際上,在具體教學方式的運用上,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
再次,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時,容易出現(xiàn)課堂教學秩序混亂的教學問題。自主合作的教學方式還容易產(chǎn)生的教學問題就是課堂教學紀律混亂。在一個班級體制中,教師往往會把學生細分為很多個不同的小組。而多個小組之間的交流又容易造成課堂教學秩序的混亂,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課堂秩序的管理要求,并運用一些良好的方式來進行管理。。
三、解決小組合作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問題的具體措施
第一,為解決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設置缺乏針對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完善備課的環(huán)節(jié)加以改善。具體來講,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格外注意對學生學情方面的認識和研究,包括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結(jié)構(gòu),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接受能力等相關內(nèi)容。并在此基礎上,嚴格制定課堂教學計劃,從教學內(nèi)容的選取到教學方式的采用,以及教學流程的設定等多個方面,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切實地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第二,為解決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存在的對學生的引導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改善或增加課堂教學流程的形式加以解決。為此,教師在學生討論問題的時候不能夠置身事外,而是和學生保持一致,在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候,教師也要形成自身對具體問題的看法和認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qū)W生的問題和思維進行積極的引導。
第三,為解決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秩序混亂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制定嚴格的課堂行為規(guī)范和標準的方式加以改善。具體來講,教師可以明確給學生日常的課堂表現(xiàn),也將成為最終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優(yōu)良的一個重要標準之一。這樣,學生就能夠在這種教學管理模式中,形成自我規(guī)范的自主意識。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良性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增加競爭程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遵守課堂秩序的主動性。比如,在講解《項鏈》這一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置人物形象相關的問題,來促進發(fā)散性思維的釋放。而教師則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加以記錄,以此綜合評價學生。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在適應了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教學問題。為此,教師要采取積極的教學措施,不斷改善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