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道杰
摘 要:體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增強學生體質,普及體育基本知識,也能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礎。小學體育課堂的主體是小學生,他們活潑可愛,愛跳愛鬧。因此,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效率、保證完成教學目標是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的重點。文章結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特點以及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的目的、作用,探索當前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方法
小學高年級學生有其自身獨特的學習特點、個性特點和心理特點,他們正處于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關鍵期。因此,為了提高小學高年級體育課堂的效率,教師就要充分理解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方法。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小學高年級階段是學生由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關鍵期,其生理發(fā)展速度較快。另外,由于女生和男生在成長發(fā)育上的差異性,小學高年級女生的成長速度要大于同一時期男生的成長速度,所以小學高年級的女生實際上已經進入青春期初期。
伴隨著小學高年級學生大腦神經的不斷發(fā)育,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也發(fā)生了變化,具體表現(xiàn)為:該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已經由小學一二年級的具體、直觀思維向基礎的邏輯、推斷思維轉變;規(guī)范、標準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由小學初級階段簡單的口頭表達向連貫、復雜的書面語轉變;由小學初級階段隨意的、不可控的情感狀態(tài)向自覺的、穩(wěn)定的、可控的情感狀態(tài)轉變,同時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在不斷發(fā)展,喜歡與人交往。
二、新時期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目的及作用
新時期的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教給學生一些必備的防護技能,為其他方面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促進學生德育的提高。如在小學高年級教授室外籃球,通過學生組成籃球隊,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溝通交流能力,讓他們充分理解“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集體的力量是無限”的這一道理。同時,他們也可以理解競爭的存在,明白只有不斷增強自身能力,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比賽中也要及時分析對方的戰(zhàn)略方法和戰(zhàn)略技巧。因此,新時期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既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新時期小學高年級體育的教學方法
教育新理論的出現(xiàn)和社會各方面的發(fā)展使得教師在教學中可選擇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所選用的教學方法應該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和其課程所學習的內容特點,進行科學的選擇。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出學生熟悉的、有趣的、具體的場景,進而引起學生興趣或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所要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法大部分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使用,教師可以使用圖片、音樂、言語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其課程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之后的其他課堂環(huán)節(jié)更好地進行。
如在講授人教版五年級小學體育第二單元《田徑》中的跳遠時,教師就可以出示一張青蛙的圖片,或講個關于青蛙的謎語,如“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這樣,就可以首先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學生在看完圖片或者猜完謎語之后,便會迫不及待想知道青蛙和本課內容的關系,這時教師就可以找?guī)酌瑢W表演一下青蛙跳躍的樣子,讓其他學生仔細觀看“青蛙跳躍”并說出其跳躍的特點,進而引出本課的內容——跳遠。
(二)教師講授法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體育教學也可以稱之為動作技能的習得,因此,教師的講授必不可少。教師在講解動作要領時,不要單純地講授理論知識,要結合小學高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思維方式仍以具體直觀思維為主等特點,對所要講授的內容進行精細加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體育課堂上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背歌訣、講故事等方法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解。
如在講授人教版五年級小學體育第四單元《小球類》中小籃球的行進間傳球時,教師就可以帶學生背誦相關歌訣:“如常奔跑放輕松,小球就在身側邊,一步輕輕接過來,二步送給其他人。”學生在背誦歌訣的時候,就可以把行進間傳球的動作要領記在頭腦中,有利于自己掌握這些動作要領。
(三)教師示范法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教師在進行示范時要注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示范的同時還要對動作要領進行講解,力求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教學的內容。教師在親自示范結束后,要引導學生對動作進行有效的練習,在學生練習期間,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動作或不規(guī)范動作,避免其他學生犯同樣的錯誤。
如在講授人教版五年級小學體育第六單元《武術》中的基本步型時,教師在示范之后,要請學生進行示范練習,及時糾正學生弓步中后腳拔根、外掀腳掌、上體前傾或后推屈膝,馬步中腳尖外撇、腳間距過大或過小、彎腰屈膝以及虛步中虛實不清、支撐腿過高等常見錯誤,保證教學質量。
(四)愉快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體育游戲法
體育游戲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如果將游戲合理地運用到小學高年級體育課堂中,將較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進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如在講授人教版六年級小學體育《障礙跑》一課中,教師就可以設置游戲——搶西瓜,將學生分成幾組,學生聽到口令,就開始進行障礙跑,看看誰的速度最快,誰就先搶到大西瓜。
2.體育競賽法
小學高年級學生自尊心強,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一些體育競賽。體育競賽法還可以初步培養(yǎng)起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完善學生個性。
如在講授人教版五年級小學體育第四單元的《足球顛球》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比賽,看看一分鐘之內哪組顛球最多。
(五)成功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高年級的女生已經進入青春期初期,一些女生會出現(xiàn)不想上體育課、不愿意進行體育鍛煉的想法,這時,教師就要進行及時的引導,采用成功教學法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內在動機。
如在講授人教版六年級小學體育《跳繩》一課中,教師要先表達自己對學生積極的期望,相信學生可以完成花樣跳繩等運動;然后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此時的動作要求應該是學生可以完成的;最后,在學生完成了這些動作之后,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
總而言之,小學高年級學生有自身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體育教學的新理念、新理論,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李 霞,王俊杰.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講解與示范[J].知識經濟,2011(1).
[2]韓廷軍.淺談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及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旬刊),2014(6).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清市濱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