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其具有的枯燥性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影響最終的數學教學質量,為此,新課改下數學教學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改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67-01
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對小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鞏固學生計算的能力,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提升其自身的計算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1.小學數學重視計算教學的意義
1.1 計算教學可以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可以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構建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多與計算有關的問題,因此,通過計算教學,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可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1.2 計算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學校教育的教育任務,因此,利用計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1.3 計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計算過程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驗證過程,在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運算,促使學生形成科學、嚴謹的計算態(tài)度,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2.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2.1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去練習計算能力、培養(yǎng)口算能力。研究表明,學生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最有利的動機。只有當學生真的對某一件事感興趣,樂于去完成這件事時,才能促使學生真正愿意去學好它。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應該更多地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感到陌生,通過對計算的學習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計算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更好學習數學計算的興趣[1]。一般而言,數學計算大多是比較抽象的數學公式,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失去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計算教學時,一定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給每一個計算公式賦予實際含義,使枯燥的公式靈動起來,從而使學生有興趣去計算,去解決生活中的計算問題。
2.2 更重視學生的基礎。教師要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就不能忽視學生的基礎。換言之,教師不應該單純地將計算當作一個獨立的教學內容,而應該充分認識到計算是一種相對綜合的能力,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并掌握一定的思維和技巧,才能夠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效率。因此,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基礎,必須不斷夯實學生的基礎,引導學生會熟練使用基本的運算法則,并能快速精確地進行口算和心算,同時避免出現算理不清、概念不明等錯誤。這需要教師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更加重視基礎教學,并加強對學生的監(jiān)督與管理。具體地說,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進行抽查,教師可以通過速算的形式檢驗學生是否熟練的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并利用系統(tǒng)的練習來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基礎知識。
2.3 采用合適的計算教學策略。在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主要通過講解例題的形式,得出計算法則,然后讓學生根據計算法則,反復練習,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這種計算教學模式不僅降低了教學效率,而且阻礙了學生數學能力和發(fā)展,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猜想是指利用已知的事實和數學知識,判斷未知量以及其關系,它可以幫助人們發(fā)現事物的規(guī)律,找出研究的線索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猜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以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以一位數"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編一道計算題,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然后通過與同學的交流、討論,感受計算方法的靈活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4 引用生活化情境改變學生的觀念。教師應該逐步轉變學生對計算的認識,讓學生意識到計算能力的重要性與實用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诖?,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使用生活化情境達到目的。首先,教師可以在計算教學中引用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實例增強學生的認識。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情境:"周末某某學生與爸爸去看電影,成人票30元一張,兒童票半價,同時還購買了一些零食共計15元,請幫爸爸計算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錢?"這個問題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緊密聯系,甚至可能出現在學生的生活中[2]。因此,這個問題能夠顯示出計算能力的實用性,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計算能力的重要性,改變其對計算能力的輕視心態(tài)。
2.5 保證適量練習,利用游戲活動"刺激"學習。新課程提倡個性化學習,張揚學生的個性,但是計算教學的目標是多元的,其中重要的是,通過一定量的練習,讓學生學習掌握一定的高效、統(tǒng)一的運算方法和熟練的技能,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并在練習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數學興趣。追求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抓課堂教學的高效,所以一定要加強課堂練習。首先要重視練習內容的選擇。以封閉性問題為主,開放性問題為輔。其次,練習形式多樣。計算教學不要單純?yōu)榱擞嬎愣嬎?,避免計算的單一、枯燥。從基本練習、針對練習、變式練習到拓展練習等層次要分明,難易適中??梢圆扇《鄻拥男问饺缬螒騺?刺激"學生,促進練習的高效率。
3.結語
總而言之,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獲得數學計算的知識技能之外,還要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與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必須首先改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洪霞.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 鄒志紅.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策略[J]. 海峽教育研究,2012,01:75-76.